一、母猪养殖技术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殖管理工作。

饲养中可通过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死亡数降到最低限度。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母猪怀孕后,受精卵在第9-13天内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这是第一个死亡高峰期;妊娠后第三天出现第二个死亡高峰,两次死亡数占受精卵总数的30%-40%;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天。
对妊娠母猪的饲喂应因猪而异,生产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即在配种前20天和配种后10天增加喂料,待体况恢复后以青饲料为主,按饲养标准饲喂,直到妊娠80天后,再加喂精料,但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
2.“前粗后精”。这种方式适合于配种前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即在妊娠前期多喂给青饲料,后期再加喂精料。
3.“步步登高”。这种方式适合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即在妊娠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逐渐增加精料比例,相应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但应注意在母猪产前1周,饲喂量应减少10%-20%。
满足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保证母猪和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母猪从日粮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然后供应自身,并为哺乳贮备营养。生产中除应供给母猪足够的能量和蛋白饲料外,还应满足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喂给妊娠母猪的日粮,要讲究卫生和保证质量,严禁饲喂霉变、冰冻、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同时要注意不要随便更换饲料品种及配方,喂青粗饲料应少喂勤添,随时让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减少运动量让母猪自由活动;母猪妊娠后期一定要单圈饲养;如发现流产预兆,应及时注射黄体酮。
生产实践中,70%以上母猪在晚上产仔。晚上产仔,在管理上有许多困难,不少养殖户因管理不善而导致仔猪伤残过半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母猪能在白天产仔,既便于监控管理,又易于提高舍内温度,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F2a类似物,具有强烈溶解黄体作用,同时兴奋母畜子宫,舒张宫颈肌肉,对诱导母猪产仔成功率达95%以上。试验证明,在早晨8∶00左右肌注此制剂0.05mg-0.1mg,可于第二天中午12时左右分娩,无明显毒副作用。
冬季气候寒冷,防寒保暖工作很重要。产房要求干燥,湿度保持在65%-75%;温度保持在22-23℃;猪舍尽可能坐北向南,采光性好,背风向阳。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产房应在母猪产前5-10天用3%的火碱水进行消毒,围墙可用20%的生石灰溶液粉刷,并于产前3-5天把母猪赶入产房,同时准备好分娩用具和充足的垫草。]
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具体做法为:产仔结束或开始排胎衣时,肌注长效青霉素120万IU2支/100kg体重,安痛定10ml-15ml,地塞米松磷酸钠 10mg,催产素20IU-40IU。产后3日内母猪厌食或食欲不佳而又无恶露排出时,选用:①速效开胃增食灵5ml-10ml,复方胆汁A注射10ml,分别肌肉注射,1日2次,连用3d;③复合VB注射液5ml,比塞可灵注射液5ml,混合1次肌注,1日2次,连用3d。如产后3d内仍有恶露现象时,可选用:①10%浓盐水清洗子宫,而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I鄄U,或环丙沙星注射液10ml;②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子宫,排出冲洗液后注入抗生素药物。
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h后开始下降,12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实践中,常常将仔猪身上、口中黏液擦拭干净,脐带消毒处理后,即辅助哺乳,要使每头新生仔猪都吃足初乳。对个别体质弱小力量微弱的仔猪,要先将其口中黏液掏净,身上胎液擦干,滴服50%温葡萄糖液10ml-15ml。然后置放35℃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初乳。以后几天内都应人为协助吃足乳汁。固定乳头,是实现仔猪均衡发育的有效方法,也是预防仔猪打架争乳的有效措施。固定乳头应当顺从仔猪意愿适当调整,仅对个别弱小仔猪定位,其他仔猪以不争食同一乳头为宜。弱仔一般选择固定在前两三对乳头上。
及时补铁,及早预防黄白痢3日龄时,要用含硒牲血素进行及时补铁。方法:在后股股内侧皮下注射1ml,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及腹泻。如果场内有黄白痢威胁时,此时可同时肌注治菌磺(长效磺胺制剂,主要成分smM、TMP)0.4m/头,3d后再注1次0.5ml/头,一般可安全渡过危险期。适时补料及早补料是提高仔猪断乳重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的补料时间应从7日龄开始,但需有耐心。逐头扒开口腔将料糊抹在舌根处,让其品味诱食,1日数次,待其有自食欲望时可将补料盛于补料糟内让其自由舔食。母猪于产前2天开始减食,至产仔当日,仅喂1/3平常料量。产后当日,喂以淡盐麸皮汤。
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养殖场户的调查表明,母猪产后粥样喂比干湿喂效果要好,日喂4次比日喂2次效果好。
一般原则如下:产后第二日开始增料,至5日龄时给到常量。在此之前切忌一次吃得过饱而伤胃,待其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行加料。日采食风干料量应大于4.5kg,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日喂3次-4次,要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高峰期,采食量最好达到6kg以上,断奶前2d-3d逐渐减少日喂量至3kg左右。泌乳期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7%,赖氨酸≥0.85%,消化能≥3.2MJ/kg,若能添加4%左右的油脂,或10%的熟化大豆效果更好,可提高乳脂率。
二、养母猪技术大全
1、提高母猪受胎率法。配种完毕,趁母猪未走动时,对准母猪后躯猛击一掌,使母猪受凉,迫使阴道、子宫颈收缩,使精液不倒流,并迅速进入子宫。母猪配种完毕未走动时,用手掐压脊背侧,使母猪伸腰向下闪背1次,防止精液外流。
2、提高母猪产仔率法。母猪断奶后3天至发情期内,每头每天加喂维生素B1400毫克、维生素E200毫克,配种后剂量减半,继续喂3周,窝平均可多产仔2-3头。②母猪怀孕第30天和第90天时,分别肌注人用维生素B121盒(2毫升×5支),窝平均可多产仔2头。
3、控制母猪春秋分娩法。将分娩时间安排在春秋两季,有利于母猪产后康复和仔猪提高成活率。可把第1窝安排在11-12月配种,次年3-4月产仔;第2窝安排在5-6月配种,9-10月产仔。
4、控制母猪白天产仔法。母猪夜间产仔,护理不易,会发生母猪压死仔猪现象,寒冬时节还有仔猪被冻死的情况。据试验,只须在早晨八九点给母猪授精,可使90%以上母猪在白天产仔。
5、母猪妊娠早期诊断法。配种3-4周时,可使母猪站立端正,先轻抚全身使其无恐惧感,然后用拇脂和食指捏压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间腰背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已受孕,脊背凹屈者即未受孕。此法准确率达95%以上。
6、母猪预产期推测法。母猪正常妊娠期为108-120天,平均114天。推算母猪预产期有两种方法:配种日期加3个月、3周和3天,假如母猪配种日期是4月20日,预产期则为4+3=7(月),20+21(3周)+3(天)=44天,为8月14日。配种月份+4,日期-6,即4(月)+4=8(月),20(日)-6=14(日)。
7、猪人工催情法。①体重75千克-100千克的母猪肌注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单位或皮下注射人用孕马清5毫升,4-6天后即可发情。②淫羊藿、当归各50克,益母草500克,陈艾250克煎水内服后,1周内可发情。
8、母猪催乳法。将产后的胎盘用清水冲冼干净,切成长4-5厘米、宽2-3厘米的小块,文火熬煮1-2小时,将胎衣连汤拌入稀粥内,从产后第二天起,按每日两餐喂给,喂完为止。历来缺乳的母猪,以木通30克、当归20克、黄花30克煎汤和熟胎衣一道喂给,效果极佳。海带250克,泡胀切细,加猪油100克煎汤,每日早晚各喂1次,连喂2-3天,奶汁分泌量大增。
9、母猪乳房炎简易法。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草、知母、黄柏、大黄、甘草各15克,研末拌稀粥内服,2-3剂痊愈。当归、生地、地丁草、银花、赤芍、夏枯草、甘草各15克煎服,疗效甚好。
10、仔猪白痢简易疗法。每仔猪用草霜(锅底灰)6克拌入稀粥或玉米羹内服,食后10小时即愈,有效率95%以上。②仙鹤草、车前草、地榆、陈艾、海金沙、大蒜、生姜、甘草各20克,煎水喂母猪,1日3次,连服2-3日即可痊愈。
三、母猪怎么养殖技术
母猪怀孕后,受精卵即开始生长发育,母猪除了满足本身营养需要外,还要供给胚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因此,怀孕前期必须给母猪多喂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并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饲料的品质一定要好。怀孕20天左右,受精卵开始移植到子宫角上,形成胎盘,但此时期容易流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止母猪跌倒、打架、挤压及防止饲料、环境突然变化和患病。严禁饲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的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以免引起受精卵发育停止,以致死亡。怀孕两个月以后,要单圈饲养,每天加强运动和晒太阳,严禁鞭打快赶、跳沟等,以防流产;怀孕3个月以后,母猪进入重胎期,此时青饲料可适当减少,精饲料要比前期增加,日喂料为2.5千克左右,尤其要注意蛋白质饲料和钙质的补充。待母猪临近分娩时,精饲料应适当减少,避免发生乳房炎和大便干结,以保证小猪能顺利产下。
关于养母猪技术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