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数据新闻)

七月网2280

一、考公为什么会越来越卷

衡量企业家有多荣耀,除了身价资产,还可以看他们给母校回馈了多少捐款。

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数据新闻)

2018年,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际,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向母校捐赠了6.6亿元人民币,寓意六六大顺。李彦宏也成为了给北大捐款最多的校友。

三年后,这个纪录被大幅度刷新。缔造新纪录的人便是中公教育的创始人李永新,一出手就是10亿元。至此,他完成了向母校捐赠“第一个1000万”“第一个1亿”和“第一个10亿”的愿望。他还承诺,以后对外捐赠的第一笔100亿也要给北大。

李永新豪捐的背后是中公教育当时红火的业绩。公考报考人数近年来都在百万以上,竞争愈发激烈。如此热潮让中国职业教育龙头中公教育扶摇直上,2020年的净利润达到了2018年的两倍。

在《2020胡润百学·全球教育企业家榜》的前五名中,出现了三个与中公教育相关的名字:李永新和他母亲鲁忠芳以910亿元成为全球教育首富,总经理王振东排名第五,他身后是新东方的俞敏洪。

然而去年风云突变,中公教育2021年预计亏损20-24亿元,甚至还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曾经的A股大白马,市值较最高点跌去了2200多亿。

明明考公是越来越火热,为什么中公教育却坠落得那么厉害?

中公教育在业绩上的红火以及衰落,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协议班。

所谓的协议班,指的是“考不过就退费”,虽然有“全退”和“部分退”的区别,但平均能退学费的70%以上[2]。对于广大学员,这可以是一次白嫖课程的机会,不过对中公教育也有自己的算盘,因为在它的商业模式中包含了拿学费去走投资这一项。

二、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现在编制越来越卷了呢

1、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我们可以发现编制也越来越卷了,很多时候都有几百人一起考一个编制,那么编制为什么越来越卷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2、第一,大环境越来越差。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特殊的大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面临许多极端的环境,如果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的话,很多人都非常欢迎的。在公司里面,我们往往要面临公司要破产或者是解雇员工的现象,但是在编制的环境下,我们就不用面临这种极端的环境,我们会安心地领着自己的工资,等着自己的福利的发放。而且在编制里面我们的任务也没有那么严格,很多人在面临了许多极端的环境之后,就想要一个安静稳定的工作,如果能有机会成为编制里面的一员的话,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现在大环境这么差,如果有机会能够成为编制里面的员工,我们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有了保障,那么就会有更加有动力去工作。因此编制越来越卷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大环境越来越差。

3、第二,编制的任务比较轻松。我们都知道编制里面是有正事员工的,如果我们在这里面工作的话,那么相对来说任务就没有那么多,很多人在经历过大公司里面的996之后,就放弃了和别人内卷的生活。我们觉得如果有机会进入编制里面的话,压力就会减少,我们也不用每天和别人一起抢公交地铁,只需要每天按时到班,然后去安静地做出自己的任务就好了。所以编制里面的轻松状态是要更多的,很多人也喜欢这种轻松的状态,我们如果有机会能够进入编制的话,也是非常开心的。编制现在也是越来越卷,因为很多年轻人都不想去大公司里面内卷。因此编制越来越内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编制的任务很轻松。

三、为什么现在考公务员的人越来越多

1、最近两年,随着大环境不是特别景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考公考编的大军。首先是因为本身就业形势的不明朗,加上没有太多很好的岗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学习上内卷,不停地参加考试,通往希望通过学历的提升以及考公考编的自己擅长的形式,进入到一种体面的工作。

2、其实是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年轻人,他们只善于考试而不愿沉下心来去进入社会闯荡,所以本身什么也不会,只能希望通过会考试来为自己谋求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3、所以内卷的形式越来越严重,包括普通大学毕业之后,很多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去考研,然后考研,毕业之后再去考公考编,总之一路上与考试进行死磕,希望通过考试来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一种心态。

4、当然在目前的社会体系中,这样的一种获得工作的方式也是底层人民,尤其是没有背景的家庭子女最稳定,也是最实惠的一种保证。

5、我们都说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但我们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其实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者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本身就没有什么背景,所以这一代辛辛苦苦读完书之后,希望通过考工,然后为子女打下基础,其实我们都是作为燃料,为下一代做贡献。

6、当然这样的逻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整个这么大剂量的大环境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达,已经发展得如此成熟的今天考工的比例如此之大,确实还是令人咋舌。

7、每年都有将近1000万的毕业生,而参加考公考事业编的人数就有将近400万,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纬度上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的行政人员。

8、换句话说,在这个竞争的道路上,已经严重的饱和而在很多的领域,其实很多的人都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岗位,转而投入到考公的大军中,这一点我觉得是有点人才的浪费。

9、这种扭曲的现象,让我想起了中考的分流其实职业教育与普通的教育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但是传统观念以及我们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家长的不认可,导致职业教育被称为考不上高中的无奈备选。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考工的大环境中如果有本事都去参与考公,而考不上了之后只能被迫去上班,甚至有的人上班之后心里还不踏实,还一边上班一边备考。

10、我想这与我们传统的比较,崇尚官员的官本位思想,以及中国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古代以来,当官都是别人所羡慕,向往的,他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和交际圈子,受人尊敬,自己更加的体面。

11、而很多人对于自身的定位并不是很明确,就贸然地加入到这个大军中碌碌无为。所以这两年,你看教培行业不景气,但是考工行业却依然井喷火爆,例如中公,华图等考公培训机构。

12、事实上,我认为考编和考公只是就业的一个途径他只是一个合理的补充,而不应该让所有人都趋之若鹜,这在整个大环境市场下也是不健康的。

13、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市场体系,是应该百花齐放的各种专业的人,各行各业都应该值得尊敬和去学习。

14、而习惯了死读书和考试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还希望在考试这条路上进行死磕,来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我认为还是应该多出去看一看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锤炼自己,同样能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

15、俗话说,读书死不如死读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你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就业和生活不要犯了这种本末倒置的错误。而且体制内的薪酬待遇虽然说很稳定,但是并没有太多的高薪而且大城市往往发达地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乡镇基层工作量也比较大,压力也比较大。有些人根本就不适合体制内所以一定要想清楚。

关于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考公为什么越来越卷数据新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