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的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二、山中行者
1、刚到这片大山,就迫不急想领略这片山水的秀丽风华。趁着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大好时节,溯沿江边,踏歌而行,岂不快哉!
2、午后的阳光打在北面连绵的山腰之上,即便是正午时分,山谷之中依旧一片阴凉。道路的一旁,藏族、彝族和汉族的民房错落有致,虽然民族之间长期的水乳交融,很多文化和风俗都已同化,但一看那楼顶上飘扬的五彩经幡,就知道那是藏族的特色;然而据说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石砌”技术精湛而闻名,你看那房前屋后,用石头堆砌的院墙和块块庄稼地,不禁让人惊叹。一座农家小院里面,一只不大的小狗蜷伏在家门口,几个孩童在院内追逐打闹,只有那一支不甘寂寞的红杏伸出了墙外,枝头挂着累累硕实,着实令人眼馋。
3、道路的另一旁是雅砻江的一处支流,丝毫没有高山峡谷那般湍急雄浑,那孱孱流水倒也有几分悠然自得。有的从石头上面流过,有的从石头缝里流过,也有的从石头下面流过,尽管石头的百般阻拦,也挡不住流水前进的脚步。在狭窄的山谷里,水流拍打着乱石,或低吟浅唱,或高歌猛进,溅起的浪花,白雪无暇。
4、从山谷另一头灌进来的风,不知走了多远,走了多久,许是有些无力了,轻轻柔拂过脸颊,夹杂着山间的水花,丝丝清凉,沁人心脾。
5、穿过一片林子,只见一处山泉,泉水从崖间乱石中流过,流水孱孱,伴着山间的鸟鸣虫吟,倒也相得益彰。顺着斜坡向下,在水边选一块中意的青石坐下,脱去鞋子,把脚伸向水中的瞬间,被一刹那的冰凉打了个激灵,只觉得全身上下无比的轻松自由,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没有一丝响动,静得出奇,令人心生寒意,就想这样静静地呆着,抛开一切凡尘俗世,让自己遁入这飘飘仙境。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要是有我这般随遇而安的心境,汨罗江畔又怎会空多一具亡魂!
6、沿着山路,曲曲直直。高的是树,矮的是草,其间藤萝缠绕,无名野花星星点点,有无数蝶儿蜂儿环绕,头顶蓝天白云,身后绿水青山,此番景致,真真是美不胜收,嘴馋的我像是多饮了几杯,晕晕然已有沉醉之感。
7、突然想唱歌,想吟诗,想喊,想跳,最后,却什么也做不了,就只有沉默,面对这般极致的美,我只能保持沉默,我怕打扰了这份清幽,破坏了这份祥和。
8、夕阳掉进了山涧,天色也渐渐昏暗,山中林间,云雾弥漫。
9、捡一支长蒿,叼一朵狗尾,在风中奔跑,那扬起的飞絮,迷蒙了眼睛,回首来时的路,已和这林子的绿水青山融为一体,突然我忘记了我是谁,我从何处来,又将去往何处,只记得眼前的这片山水,格外迷人。
10、我不愿离去,可我身着尘世,却始终和这山川不是一体,不是我不愿放下风尘,只是我沦落世间太久,早就忘了我原本就是这“山中人”
11、(作于2016年5月31日晚,晚风习习,独倚窗前,所感所想,源于所见之美景)
12、王世均,笔名木兮,四川达州人。本职财务,闲暇之余舞文弄墨,皆兴趣使然,无关名利。作品散见于各网络平台。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行者的小院和行者 小g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