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蛰节气吃什么
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之后,春季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一声声的春雷惊醒了冬眠蛰伏中的虫子、动物,故称之为惊蛰。那么在惊蛰这天有什么习俗呢?吃些什么东西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春雷如同一声号角,唤醒沉睡的万物,天地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和寒冷寂静的冬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气温逐渐回升,人们也脱下了厚厚的冬装,但惊蛰时节气温乍寒乍暖,气候也是干燥多风,还是要注意保暖,不要一下子脱衣太多,应上厚下薄,以免着凉引起感冒,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最好等到春分过后再开始更换春装比较稳妥。
除了衣着上要注意,在饮食上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季节转换的时候,饮食搭配也应跟着做相应的变动,才能让身体更好的适应季节的变化,由内到外调整成最佳的状态。春季养生要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少酸多甘,不宜油腻,同时多补充水分,多吃水分含量高,能降火的食物,防止春燥的发生。春季人的精神焕发,肝火也比较旺,容易伤脾胃,中医很早就有春宜养肝的说法,饮食方面也应养肝为主,多吃一些山药、枸杞、猪肝等食材为佳,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
早春季节相对干燥的气候,迅速回升的气温,都会容易让人口干舌燥,嗓子干痒咳嗽,春燥情况明显。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春天吃梨,如果太凉身体不受,可以将梨熬成糖水,或者蒸熟了吃也是可以的。
三月里草长莺飞,百花盛开,花茶温和不刺激,味道芳香,不但应景,更有助于散发体内冬季寒邪,让人放松身心,消除春困带来的乏力感。
韭菜被称为春季第一鲜,韭菜也是最早上市的春季蔬菜之一,春天的韭菜鲜嫩辛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全面,具有温中下气的功效,所含的硫化物还能杀菌消炎,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誉,在古时候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银耳性温和,有益气的作用,适合肠胃不好的人食用,所含的银耳多糖具有很好的活性成分,春季食用银耳,能快速的滋润身体,补充缺失的水分。
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强身健体的作用,惊蛰前后多食用山药,有助于在温度、湿度快速变化季节转换时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春宜养肝,猪肝富含维生素A和铁、锌、铜等为微量元素,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补充营养,补肝明目,可以制作成猪肝菠菜汤、熘肝尖等菜品隔三差五的食用。
过去的老时年间,在惊蛰交节的当天,家家户户恶老人们都会手持清香和艾草,对家中的犄角旮旯予以熏之。目的是为了驱赶蛇、虫、蚊、鼠和相应的霉污气味。在古人朴素的观念里,认为惊蛰是雷始震的节气,适宜的气候和轰隆隆的雷声,会把冬眠中的蛇、虫、鼠、蚁等唤醒,生发危害。适时敲打熏之,可以对此加以规避,免除相应危害。
这样的习俗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已经演变成了现代的惊蛰日打小人。也就是每年到了惊蛰交节的当天,由家中主事的妇女负责,一边用拖鞋拍打亲手剪成的纸公仔,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反复说道,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等民间流行的打小人咒语,祈望就此驱除掉一年内所有的不吉和霉运。
3.2、两祭中的其一是祭白虎化是非。
在民间的传说中,白虎被认为是一种口舌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与雨水交节的这天出来觅食,并且还会开口噬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假如有谁在惊蛰日不加注意而冒犯了这位是非之神,那他一年内都会不得安生。日常生活中,会因此隔三差五地被邪恶小人在背后使坏算计,影响运程,招致不顺。
出于趋利避害的纳吉自保目的,民间也便有了在惊蛰当天祭白虎的说法和做法。
所谓的白虎,就是自己用纸绘制的不涂其它颜色的纸制白老虎,或者是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一般口角之处都会画上一对獠牙。在行祀祭拜时,多以猪血供之,取意让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祀后还要用生猪肉为纸老虎的嘴巴抹上猪油。
3.3、两祭中的其二是祭雷神蒙鼓皮。
在《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中有说法是,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启蛰是惊蛰最早的称呼,在民间的讲究里认为,尽管人类是可以掌管万物的智慧生灵,但任谁想要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不都要顺应天时,时时处处注意契合四季的生态运行之相。
古人认为,惊蛰始雷。惊蛰期间之所以会有蛰虫被惊到,都是因为雷声而起。在古人的传统认识里,雷神是地位崇高,不仅长着能够飞翔的翅膀,而且是一手持锤,另一手还能连击环绕着周身天鼓的九天之神。惊蛰节气之后的雷,本身就是雷神敲击天鼓,用以震动人间所发出的隆隆之声。
惊蛰日祭祀雷神,表达的是既是对雷神的敬意,也是为了唤醒自己,免得迷茫,找不准行事为人的方向。传说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要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讨一个全新的吉利。
二、惊蛰当天吃什么食物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关于惊蛰吃梨有几种说法:
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
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相传经过冬眠的龙,在惊蛰那天也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三、惊蛰当天吃什么食物 惊蛰十大传统食物你吃过几种
1、惊蛰当天吃什么食物惊蛰十大传统食物你吃过几种
2、惊蛰吃梨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梨”同“离”,吃梨可以远离虫害,让庄稼在新的一年获得丰收;另一说法则着眼于养生保健,认为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气候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止咳。
3、一些地区在惊蛰这天有“炒玉米”的风俗,称之为“炒虫”,即玉米经过翻炒的过程便是虫子被消灭的过程。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意的是“炒黄豆”。据传陕西一些地区有惊蛰吃炒黄豆的习俗,黄豆在锅中被爆炒的噼啪声,正如害虫在接受煎熬的“蹦跳声”。
4、惊蛰还有吃鸡蛋的食俗,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5、有说法称,山东一些地方有惊蛰吃煎饼的风俗,以前烙煎饼需要生起火炉,有烟有火,意为让害虫在烟火的熏烤中消失殆尽。
6、惊蛰这天还有吃驴打滚的食俗,驴打滚取“滚”字之妙用,即翻滚、翻身之意。惊蛰在春季,一年之始,吃驴打滚寓意在新的一年可以“翻身”,心想事成。
7、相传二月十二惊蛰这天,古时候人们会多吃豆子,用来增加身体营养成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开始食用花生豆以代替豆子。这样也是可以的,并不能说花生不能使用。花生的营养成分和大豆差不多,每天吃一些,可以增加体内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对舒缓肠胃也有不错的效果。
8、随着惊蛰的到来,水萝卜也开始逐渐上市,也是惊蛰的时令菜,可以隔三差五吃一次。水萝卜主要以凉拌为主,凉拌的味道可以做好几种出来,具体做法就不累述了,大家记着吃就是了。
9、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很多人惊蛰时候要吃香椿,香椿里面有一种很特殊的香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吃了香椿,春天才真的到来了。不过香椿属于发物,对于身体比较容易过敏的人来说,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这道蔬菜了。
10、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炒黄豆(代表消灭多种虫害)。
11、中医认为芋头可补中益气,因其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12、窨糕,本名印糕,江苏一种传统节令美食。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立夏前市场上就没有卖的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