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口平坟事件”为什么会让政府难堪
1、据说花了3亿人民币平坟,刚强制平了200万个坟头,中央就出台文件不让强制平坟。等于和中央对着来。可是为了置换建设用搞房地产卖钱,只能硬着头皮推行到底。
2、谁知道到了过年,一夜之间100多万的坟头又被农民们重新堆起,不相当于打市政府脸嘛,谁让当时他们说是农民自愿平坟。
3、再加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大肆曝光他们更觉得脸上无光。于是,从农历初五又开始强力推行平坟,再次被媒体曝光。估计这次周口是上下不落好了!一再被打脸,能不难堪吗?第二次被平的坟,清明节时肯定会再起来!而且中央媒体已经说周口市政府是违背民意!
二、南阳平坟是不是真的
1、长江商报消息近日,河南政协常委赵克罗实名发微博,炮轰南阳市集中整治墓葬的行动,称当地只铲平民祖坟,而村里在统计副处级以上官员名单,“副处级祖坟”可不动。此博一出,立刻引起网上的轩然大波,叫骂声不绝于耳。昨晚,赵克罗删除了相关微博,并表示自己失察向社会道歉。(5月7日《中国网络电视台》)
2、现在不能确定赵克罗为什么突然“反悔”,单就这一微博缘起和目前的报道来说,是针对当地出台的《南阳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方案》的。方案称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广泛开展专项平坟活动,但是,“知名人士墓”等特殊坟墓不在此列。所谓“知名人士墓”,落实到具体的平坟工作中,就有可能被曲解了。据报道,“要是领导打招呼就往知名人士祖坟上靠”,于是,“副处级坟”一说出现了。
3、“副处级坟”在当地无明文规定,但这事儿无法明文规定,也无需明文规定。首先,“知名人士墓”是个方便的口袋,可以随意解释,可以任意定义。其次,在官本位下,一切价值都可以与行政级别挂钩,犹如货币与黄金挂钩一样,那么“副处级”的确有可能成为衡量“知名人士”的可靠标准,“知名人士坟”完全有可能实现“副处化”变种。关键是,逝者已矣,生者还有力量,祖坟能否能够保留,要看后代是不是有着副处级般的权势。从传统迷信上看,后代命运隐蔽于祖坟的青烟,从现实来看,祖坟命运隐蔽于后代的权势。
4、当然,这不仅仅是个行政级别的问题。平坟在基层是个老大难的工作,正因如此,我国殡葬改革往往直接针对新增的坟墓,对于已经存在的坟墓不会给予强烈的平坟要求,而会在传统习俗与殡葬新规之间寻求平衡。1997年出台的《殡葬管理条例》,就没有以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土葬、火葬,而是给予分别对待,提倡因势利导,强调因地制宜。总之,殡葬改革有着一个过渡的过程。
5、但是,这个“因地制宜”,于很多地方而言变成因地方土地规划、地方发展而具体制宜。为了土地,为了发展,革除陋习要更快,少数地方已经来不及因势利导,开展强势平坟工作的欲望变得强烈。强势工作既为权力所推动,就难免为权力所诱导、腐化,也难免变成风格化的运动。即如南阳平坟工作,在工作全面开展的当口,“副处级”们便首先着了慌,纷纷打招呼。反之,如果是在一个渐进的、因势利导的殡葬改革过程中,平民、副处的待遇差别,也许不会如此骤然间明朗化。
6、事实上,随着《行政强制法》开始施行,作为行政强制行为的强制火葬或者平坟,应由各民政部门执行,并且要先向法院申请。在这个意义上,《殡葬管理条例》有必要通过修法而做出跟进。一些地方强制平坟工作已经闹得矛盾重重,“副处级坟”不过是这一乱象的荒诞体现,而根除这一乱象的唯一途径便是让种种行政强制行为走入法律的程序中。
三、河南周口平坟的事件后续
1、被平掉的坟又一夜之间多半被圆起,记者致电太康县逊母口镇党委书记徐莲,徐莲一听是记者,立即挂断电话。再打了5遍均拒接。发短信息也不回复。
2、记者致电该镇镇长马涛,马涛说他也知道村民在圆坟,只是政策还没有出台,只能再等等。
3、太康县民政局主管殡葬工作的副局长葛灏说,太康县人口138万,是周口市最多的。2011年平坟35万座,几乎所有的坟墓都平掉了。葛灏也发现大量的坟墓被圆起,“是不少,虽然没有统计过,肯定没有95%,也就一半吧”。
4、今日舆情解读:周口平坟,平不了民心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