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共产党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中国共产党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及他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其主要内容是:
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转折点,并因此而彪炳史册。
2、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在突破乌江天险后,智取黔北重镇遵义。其时,国民党大军已被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相对和缓的军情,给召开黎平会议决议中的会议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和比较安全的环境。
3、遵义会议是党在危急时刻召开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事求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面临的重大的、关系全局的问题。
4、遵义会议的最大功绩,是改变了中共中央的领导。会议决定“取消三人团”,会后张闻天根据会议讨论内容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明确指出李德和博古执行了“左”倾军事路线,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大损失“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5、以上内容参考共产党员新闻网——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遵义会议
三、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确定过哪几条不同的基本路线
1949年3月,党中央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战略方针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为全面开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准确判断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1957年9月开始,党中央批判了经济建设上的“右倾保守”和“反冒进”,加上受到急于“超英赶美”这一发展战略构想的影响,毛泽东在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于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4、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1969年4月,中共九大根据“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前即已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主张和“文革”中形成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提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方针,随后邓小平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清了执政党的使命。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被人民所抛弃,跟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长期搞不上去有很大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要在认识上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是搞好其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性怎么估量都不过分,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经济建设的环境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单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因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变化,我们就得不断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今天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自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