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2013国考申论(2013国考申论地市级)

七月网3590

一、国考申论考些什么内容

1、河北华图建议考生可以关注一些官方新闻网,例如新华网、人民网等,以及河北华图的官方网站,在网站上会定期更新最新的热点话题以及专家评论,为考生备考面试环节提供素材。同时,考生可以在平时多注意收听收看各类新闻联播,了解当前政府的执政理念,补充自己的政策理论。

2013国考申论(2013国考申论地市级)

2、更多详细内容请百度河北华图,谢谢采纳

二、21年国考申论作文题目是什么

2021年国考申论作文题目,全部题目如下:

问题一:“给定资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问题二:“给定材料2”中,S市进行了“局区合一”改革,请你概括这项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问题三: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回答下列两个问题。(20分)

1.谈谈什么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

2.假如你是F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的工作人员,请根据讨论内容,按照“将冷的工作做热”的工作思路,起草该处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1)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工作要点包括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措施;

问题四: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

问题五:“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三、2013年国考申论所涉及的方面请教

1、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已经发布,和去年相比,一字未改。换言之.自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拿,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连续4年一字末改。从命题角度看,华图教育专家认为,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将呈现出强烈的“稳中有变”的特点。一、突出考查五大能力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明确说明申论是典型的能力与素质的考试。在机关工作里,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申论,恰恰是重点考查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这一综合性的能力,包含以下五大能力:

2、(一)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五大能力之首,中公教育专家概括其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看得懂,即能正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字面含义,特别是一些理论政策或专业词汇的相关表述。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给定资料1第一段,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重大政策;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级)给定资料3,重点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这一应急管理的重要概念。第二,看得透,即能抓住给定资料背后的观点和本质,特别是命题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意图、主旨或精神。比如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给定资料3谈到了美国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经典案例,其背后隐藏的命题人意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就如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二是反驳“道德失范根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这一错误观点。多数考生都忽视了第二个层面,导致题目失分。第三,用得止,即能恰当运用给定资料来作答。对非作文类的题目而言,要能够根据题干要求,精准提炼并有效加工给定资料里的相关要点,组成条理清晰、要点齐全的规范答案。对作文而言,要能够根据题于要求,从材料中提炼总论点和分论点,并恰当地运用给定资料,对论点进行阐述、说明和论证。

3、(二)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必考能力,要求考生做到如下两点:第一,观点明确。即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中命题人的意图和主旨,准确地提炼观点。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二大题第1小题:“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提炼出“林老板心态,反映出‘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主题。第二,有理有据b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要求考生能够恰当地运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理论和政策,对给定资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依据就是要恰当地运用给定资料里提供的各种案例、事实等论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4、(三)贯彻执行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申论必考能力,自2010年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从最近三年命题情况看,重点表现为应用文写作,这恰恰是机关工作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几乎是申论必考能力,中公教育专家发现,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和市地级试卷均出现现了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命题要求有两个:第一,准确提炼和概括问题。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地级)第三大题考查解决问题能力,在题于中明确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即要求考生首先简要概括问题,然后再谈对策建议。第二-,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最近几年,对策题n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对纸上谈,兵式的假、太空,以及万能化、套路化膜式化的对策,转而要求对策“具体、切合实际”。

6、(五)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文案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申论考试中,有如下四个要求:第一,连贯。在历次作文命题中,均会出现“语言流畅”、“语言畅达”等要求,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要恰当使用连接词汇,保证全文逻辑严谨、语句通畅。第二,简洁。因申论考试字数要求非常严格,各题大多有字数上限,因此在文字表达上要求“简洁明了”,特别是作文标题,更是以短为美。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作文:“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考生若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做好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虽然观点明确,但语言冗长,易失分,就不如直接写“海洋要开发,也要保护”来得更加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第三,规范。规范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使用书面语,申论作文是非常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测试,在遣词遣句上必须使用书面诺,避免出现口头语、网络用语等非书面语表达;二是使用机关惯用语,诸如“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等规范表述,应学会驾驭。第四,生动。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作文命题,首次出现了文字表达“生动,健个新要求,令很多考生望而生。二、重视政策分析水平无论报考副省级,还是市地级,从命题规律来吞,都特别重视考查考生政策分析水平,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霹解与运用能力』自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以来,无论选择什么热点,背后的指导思想都是科学发展观。考生应重点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难题,明确提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根本命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兼顾,则解决了“怎么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个难题。

7、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文章分享结束,2013国考申论和2013国考申论地市级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