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古代的名字和身份(古代人名字号大全)

七月网4130

一、古代皇宫里的身份排名,包括儿女。

1、周朝: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古代的名字和身份(古代人名字号大全)

2、秦朝: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皇后、昭仪、婕妤、娙娥、傛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上家人子、中家人子。

4、王莽新朝:皇后一人、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皇后、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6、魏:皇后、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7、两晋:皇后;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美人、才人、中才人。

8、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9、皇后;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美人、才人、良人。

10、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11、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12、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

13、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14、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15、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16、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17、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18、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19、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9人)、美人(9人)、才人(9人)、宝林(27人)、御女(27人)、采女(27人)。

20、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宸妃;各一人,五夫人。

21、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九嫔。

22、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员,二十七世妇。

23、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员,八十一御妻。

24、元妃、贵妃,淑妃、真妃、丽妃、柔妃

25、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九嫔。

26、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

27、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

28、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

29、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

30、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

31、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

二、古代有哪些尊贵身份 如:王爷 之类的

1、古代的所谓尊贵身份只能是哪些官场中人了

2、【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3、【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4、【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三公"之一,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5、【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设六部,唐后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最高长官。

6、【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等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现代点说就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8、【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9、【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0、【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1、【御史】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2、【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13、【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1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15、【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1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7、【太史】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18、【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0、【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1、【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2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23、【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2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25、【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26、【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7、【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2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29、【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中的林冲就是教头,还是禁军教头,那就相当于现在的正规军总教练了。

3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3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

3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对了,还有个巡抚没介绍,相当于省长。

3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了

3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估计差不多村长吧

3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这个应该就是大队长之类的吧,不大清楚了。

三、古代各种身份的人自称什么

1、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2、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3、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4、**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5、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

6、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

7、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8、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和珅不是经常说吗?),犯了罪了说“罪臣”。

9、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

10、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孤”、“朕”。

11、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

12、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

13、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

14、注意:因为史书上很少有宦官的文章流传下来,即使有也是很有地位的宦官了,这种宦官已经可以自称为“臣”,互相称呼直呼官名即可(那是还没“大人”)满意记得采纳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