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黄雀衔环(黄雀衔环文言文)

七月网2350

一、黄雀衔环是何意·出自于哪

1、汉代有一个人叫杨宝。传说他九岁那年,有一次从华阴山北面经过,看见一只猫头鹰追赶一只黄雀,黄雀被猫头鹰抓伤后,掉在了树下。

黄雀衔环(黄雀衔环文言文)

2、杨宝赶紧过去一看,黄雀浑身伤痕累累。不能动弹,十分痛苦。杨宝很同情黄雀,小心地用手将它捧起,带回了家中。

3、回到家后,杨宝将黄雀放在一只小箱子里,每天都精心地照料它,用洁净的清水和新鲜的黄花喂养它。慢慢的,黄雀身上的伤口好了,吃的东西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4、大约一百天以后,黄雀的伤痊愈了,羽毛也重新长得丰满光滑,它终于又能在天上高高地飞翔了。但黄雀不舍得离开杨宝,它每天白天飞到外面玩耍觅食,晚上又飞回杨宝身边。几天之后,黄雀终于飞走了再也没回来过。

5、一天夜里,杨宝读书到了三更时分。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个穿黄衣服的童子,向他跪拜行礼。杨宝异常诧异地地问他是谁,来干什么。童子再次下拜,毕恭毕敬地对他说:“我就是你救出的那只黄雀,本是西王母的使者。那天我奉王母之命出使蓬莱,途中不慎被猫头鹰伤害。若不是你以仁爱之心救治我,我早已死于非命。纵使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说完,他取出四个白色的玉环赠给杨宝,并对他说:“祝你的子孙如这玉环般洁白,位居三公。”说完他就立即消失了。果不其然,后来杨宝的后代都做了大官。

二、黄雀衔环文言文翻译

1、杨宝,系后汉时人,九岁于华阴山山北,看到一只黄雀被鸱枭击败而跌于树下,被蚂蚁所困。便上前拾起黄雀,放在放头巾的小箱子里,带回家细心喂养。经过一百多天的`喂养,黄雀的伤终于好了。

2、后有一天,杨宝依依不舍地放走了黄雀,黄雀绕杨宝的头顶飞一圈后,就飞走了。然而,就在黄雀飞走的当天夜里,有一个黄衣童子,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特地前来感谢杨宝救命之恩,并送给杨宝四枚白环,祝杨宝子孙像这玉环一样品德高尚,官至极品。“黄雀衔环”这个成语便由此来。

3、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4、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言文

三、文言文《黄雀衔环》的翻译

1、原文: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2、三事:即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3、译文:杨宝,系后汉时人,九岁于华阴山山北,看到一只黄雀被鸱枭击败而跌于树下,被蚂蚁所困。便上前拾起黄雀,放在放头巾的小箱子里,带回家细心喂养。经过一百多天的喂养,黄雀的伤终于好了。后有一天,杨宝依依不舍地放走了黄雀,黄雀绕杨宝的头顶飞一圈后,就飞走了。然而,就在黄雀飞走的当天夜里,有一个黄衣童子,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特地前来感谢杨宝救命之恩,并送给杨宝四枚白环,祝杨宝子孙像这玉环一样品德高尚,官至极品。“黄雀衔环”这个成语便由此来

文章分享结束,黄雀衔环和黄雀衔环文言文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