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鲼怎么读(鲼怎么读音)

七月网2500

大家好,鲼怎么读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鲼怎么读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鲼怎么读和鲼怎么读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鲼怎么读(鲼怎么读音)

蝠鲼怎么读

一、读法:[fúfèn]

蝠,拼音:fú,声母是f,韵母是ú,读作第2声。

鲼,拼音:fèn,声母是f,韵母是èn,读作第4声。

二、释义:一种鱼,身体扁平,略呈菱形,宽约6米,口大,胸鳍呈三角形,头部两侧有一对鳍向前突出,尾细长如鞭。生活在近海。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虫

五、相关词组:

蝙蝠、蝠蛇、血蝠、蝙蝠衫、蝙蝠怪

扩展资料:

物种学史

蝠鲼的英文名是“manta”,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毯子”,可见其体形如何了。由于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跟夜空中飞行的蝙蝠很相似,所以中文名为“蝠鲼”。

蝠鲼因其长得“异形”,故此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它总会不知所措,它实在很难让人将其与正常的鱼类联想到一起,可是它的祖先早在中生代侏罗纪时便在海洋中畅游了。约在1亿多年前开始,它们的体形就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就此在海洋中定形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蝠鲼

鲾鲼怎么读

拼音为:bīfèn,蝠鲼是一种长相非常奇怪、生活在海洋当中的鱼类,它和我们熟悉的鲨鱼有近亲关系,同属于软骨鱼类。就象一只展翅飞翔的确大蝙蝠一样,因此人们俗称它为“蝙蝠鱼”。蝠鲼生活在热带海洋中,我国南海、台湾海域也是它经常出没的场所。

它的身体在6米长左右,体重可达1-4吨,头上长有2个突出来的、可以摆动的肉角,叫做“头鳍”,位于眼睛两侧,能够自由的转动。在捕食时,两个头鳍就不停的摆动,好像两只手一样,把食物迅速的拨进宽扁的嘴里,饱饱的美餐一顿。

扩展资料

蝠鲼行动敏捷,以翼状胸鳍自由翱翔水中,平时栖息底层但常上升停近表层,张口吞食,并运用头鳍转动纳食入口。当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有时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

主要食浮游甲壳动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鱼类。鳃耙多少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母体子宫壁上具乳头状突起,分泌营养液以滋养发育后期的胎儿。胎儿体盘宽0.41米,仔鱼体盘宽1.13米;幼体体盘宽1.44米。

肌力大,连凶猛的鲨鱼也不敢袭击它。蝠鲼在南海整年可见到,每年6~7月洄游至福建、浙江沿海,于8~9月去黄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鲾鲼

鲼的拼音

鲼的拼音是:fèn。

鲼是鲼科、鲼属鱼类,拼音是[fèn]。

最大盘宽为183厘米,最大重量为14.5千克。圆盘宽度比长宽得多,并且有广角的角。头部略短,有一个明显的圆形鼻子。嘴位于头部的下侧。上颚的中排牙齿比其他牙齿长得多。背鳍起源于骨盆鳍尖的后面。胸鳍射线在眼睛下面继续向前,在鼻子下面形成一个近侧叶。

在普通的鹰射线中,叶短而钝。尾部与圆盘不同,比圆盘长2-2.5倍。它很细,鞭状,尾巴顶部靠近身体的地方有一根或很少两根刺,尾鳍不存在,背面是暗青铜色或带橄榄色到紫色阴影的黑色,而腹表面是白色,边缘带褐色,尾巴是黑色的。

身体的背部和腹侧皮肤都很光滑,但是大的成鲼可能会在身体中部和尾部底部有些刺。雄性在每侧都有一个突出的圆锥形眶上结节。

生活习性

鲼主要以底栖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它们用胸鳍尖和近侧叶将它们从沉积物中取出。它们也以鱼为食。它们有时被认为对商业牡蛎和蛤蜊床具有破坏性。

关于鲼怎么读,鲼怎么读音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