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桃李满天下指的是谁(桃李满天后半句)

七月网3390

一、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

1、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满天下指的是谁(桃李满天后半句)

2、“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这一名句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3、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

4、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5、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

6、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7、公元700年,七十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二、桃李满天下最初是形容谁的

1、桃李满天下最初是形容狄仁杰的。“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这一名句最初是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所以“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狄仁杰。

2、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宰相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三、桃李满天下的主人公是谁

1、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则将“桃李满天下”的美誉给了狄仁杰。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的宰相,以刚正不阿和断案如神著称,很受女皇武则天信任。为了能有更多的人才支持国家建设,武则天便让狄仁杰举荐人才。人才也分三六九等,狄仁杰便问武则天:“不知陛下想要用此人担任什么职位?”

2、武则天告诉狄仁杰:“宰相之职!”于是,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但并没有一次性把张柬之提拔为宰相,而是先让他做了洛州司马。没多久,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再次推荐张柬之。武则天有些恼怒,说道:“朕已经提拔了他,你就没有其他人举荐了么?”狄仁杰说:“我举荐张柬之当的是宰相,而不是洛州司马。”

3、出于对狄仁杰的信任,武则天后来真的让张柬之当了宰相。而张柬之也没有辜负狄仁杰的期望,确实是个栋梁之材。而除了张柬之外,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人,也都是被狄仁杰推荐的。狄仁杰先后推荐了数十人担任重要官职,而他们也确实成为了能臣良将,替大唐扛起江山社稷。

4、所以有人称赞狄仁杰:“如今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都是由你培养和推荐的,就像遍天下的桃李都是你栽种的。”对于这样的夸奖和称赞,狄仁杰并没有骄傲,而是分外谨慎。因为这看似褒奖的话语,实则暗藏诛心之论。很容易让皇帝怀疑他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所以狄仁杰也清楚地告诉他人:“我这是为国举荐贤才,并非为了一己之私。”

5、后来,桃李满天下便主要用于指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的老师。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桃李满天下指的是谁和桃李满天后半句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