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学区房新政策2023
2023年上海学区房新政策是:随迁子女上海上学实行五年一户、积分制顺序入学。

各个区内各公办小学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区内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受一个学生(双胞胎和二孩例外)。举例:2021年买的房子,孩子2023年读对口小学。往前推5年,也就是2018年之后,没有别的孩子用这套房子的地址报名读对口小学,孩子就满足“五年一户”的要求。
本市户籍优先录取;还有名额再录取持上海居住证积分的随迁子女;最后录取仅持有上海居住证的随迁子女,一般只会被统筹。如果要进公办学校,正常参加上海中、高考,上海居住证积分必不可少。在孩子一路升学的过程中,“五年一户”和“积分制”也一路相随。
学区房,一个特别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
例如天津学区房的远洋城,同样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一部分家长认为,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学区房成为一些房地产商的一个促销手段,好的学区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0%,尽管价格不菲,但往往经常受到关注。
二、上海入户口新政策2021
1、根据最新政策,规定对于落户申请材料的要求要降低;
2、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落户;
3、对于高科技、高新技术之类的人才相关政策放宽了落户的条件;
4、关于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条件政策规定了取消毕业回国第一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规定;
5、降低了临港、张江地区的上海居转户申请条件。
应届生落户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落户方式。学最多的知识,只要积分满72就可以申请上海落户。对于拼不过家底的人来说,自己努努力考个好大学就能拿上海户口,实在是不二之选。但是机会只有一次,本科错过的话,就只能靠再次升学了。
2021年上海颁发的落户新政来看,留学生落户无疑是耗时最短,要求最少的一种落户方式。只要满足境外停留天数,拿到相应文凭,回国只需要缴纳一倍社保满六个月就能申请落户。
回国后首份工作地不在上海也可以办理,但是要求回国后2年内在上海参加工作,并且此后一直在上海工作,不能再去外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三、上海升学新政是什么
1、上海升学新政是什么,我们知道国家为了保证公平性,让每个孩子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国家一直在完善升学新政,通过新政的实施,希望实现两个转变。来看上海升学新政是什么。
2、《实施意见》要求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来,上海各区将根据《实施意见》制定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方案和具体事项,将于3月13日和3月20日公布。
3、 2019年6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今天公布的上海版《实施意见》即为地方实操版本。
4、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的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实施的是“公民同招”政策,即公办学校采取对口入学方式报名、录取,民办学校公办对口入学的同一天,进行“面谈入学”。一名想要报考民办学校的学生,可以填报一所民办学校,如果未能被录取,其原本对口的公办学校又招生满员,则这名学生就要进入区级统筹,由区教育局为其就近分配一所合适的学校。
5、改革后,民办学校的“面谈入学”环节,被改为了“摇号入学”。即,民办学校在报考人数超过其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情况下,采取公开摇号的办法决定一名学生是否可以入学。“公民同招”政策保持不变。
6、“通过新政的实施,希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民办学校从生源依赖,向学校特色发展转变;二是学校教育从选好学生,向教好学生转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期待通过新政阻断升学与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们。
7、针对公众关注的摇号公正性问题,《实施意见》规定,为确保公平公正,家长在市级平台统一报名,电脑随机录取使用全市统一软件,全程录像,向市、区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民办学校要在招生简章中公开“三个承诺”,包括: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
8、此外,针对一些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新政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参考2019年的直升比例,确定直升计划额,直升名额可在全市统一摇号前由学校摇号产生;剩余的面向校外招生的名额,则参与全市统一摇号。”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勤健说,民办一贯制学校可设置小升初本校免试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如本校直升意愿人数大于免试直升计划数,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9、记者了解到,上海近年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新优质学校建设等举措,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让市民就近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据悉,上海全市目前建有学区、集团共233个,覆盖75%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深入推进。
10、 2018年起,上海幼升小开始实施“公民同招”,对促进公民办学校发展机会公平、优化教育生态、缓解家长焦虑起到积极作用。
11、新政下,民办学校招生将采取“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的办法。有意愿就读民办学校的,需要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上填报志愿。家长可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并可填报1个民办学校调剂志愿。“这个调剂志愿,可以是同一所民办学校的不同收费标准的班级或者不同教学方案的班级,也可以是另一所民办学校。”周勤健说,学生填报志愿后,如民办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如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5月18日-19日将按分类计划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12、记者注意到,在加强公办学校建设的同时,上海还将继续积极支持民办学校特色发展,推进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等建设,如果是“不挑选生源的民办学校”,可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
13、上海市教委11日公布《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测评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14、根据实施意见,上海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招生政策基本稳定。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入学。实施均衡分班。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15、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各区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为确保公平公正,家长在市级平台统一报名,电脑随机录取使用全市统一软件,全程录像,向市、区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6、民办学校要在招生简章中公开“三个承诺”,包括不提前组织学生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招生录取不与任何培训机构挂钩。
17、实施意见明确,今年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采取“分类计划、分类报名、分类摇号、分类录取”。有意愿就读民办学校的,需要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上填报志愿。
18、此外,为让上海市民更深入了解“家门口的好学校”,实施意见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和有意愿的民办学校自3月21日起举行网上“校园开放日”,开放时间不少于7天。“校园开放日”不与招生录取挂钩,学校不得组织报名或变相报名。
19、升学考试的核心目的是,给予考试者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以获得某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或工作台的资格。但在某种程度上,会学习不会考试的学习者往往要败给不会学习会考试的学习者,因为前者就是不能在考场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20、升学考试常常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这就决定学习者在资格考试时会转化为考试者,在升学考试这一高度浓缩的时间段,一个人会不会学习已经不再是关键,会不会考试才是核心。
21、典型的.资格考试有小升初、中考、高考。
22、考试一旦怯场,面对试题就会头脑空空,平时熟悉的公式、定理回忆起来也变得困难,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静下来,已浪费了许多时间,看到许多未作的题目,则会再次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这时要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
23、拿到试卷后,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先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看看这份试卷共多少页、总题量是多少、分哪几大部分、有哪几种题型。这样不仅可以要防止试卷错误,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通过对全卷作的整体把握,能尽早定下作战方案。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下试卷的难易度,以便自己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会做的没有做,不会做的却浪费了时间的情况出现。
24、一般来说,一份成功的试卷,它上面的题目的排列应是由易到难的,但这是命题者的主观愿望,具体情况却因人而异。同样一个题目,对他人来说是难的,对自己来说也许是容易的,所以当被一个题目卡住时就产生这样的念头,“这个题目做不出,下面的题目更别提了。”事实情况往往是:下面一个题目反而容易!
关于上海升学新政,上海升学新政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