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是南海还是东海
普陀山属于东海海域。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东海北部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中部佛顶山最高,海拔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
扩展资料
普陀山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钦赐宝陀观音寺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山以寺名,此为普陀山名之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日军侵占普陀山,海港封锁,香客断绝,庵院失修,佛事败落。抗战胜利后稍有复苏。
1950年5月19日,普陀山解放,时有僧侣316人。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当宗教活动,并拨款修建普济、法雨两寺和杨枝庵等。
1979年4月,普陀山管理局成立,国家拨出资金和物资,抢修危房,修复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
南海观音在普陀山哪个景区
普陀山南海观音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
南山海上观音像的造型设计集中了各个时代造像艺术的经典之处,并将其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极富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其衣袂飘飘似举、其面相慈悲庄严,犹如踏海而来,欲度众生脱离苦厄,整体形象令人一见而生崇敬之心,是“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结合。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局和海南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三亚南山寺,并在寺前的海中塑108米高之海上观音圣像,属于南山文化旅游区。此像由海南三亚南山功德基金会发心敬建,一体化三尊,巍峨壮观,实乃世界造像之最。
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山海上观音”。
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工程历时6载,于2005年4月15日建成,2005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南海普陀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普陀山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北纬29°58′3至30°02′3,东经122°21′6至122°24′9之间。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公里,南距朱家尖岛本岛2.5公里,东临浩瀚大海,陆地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3]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4】普陀山景区小山较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狍子、水獭、红腹鹰、红隼等。普陀山风景区的植被围绕佛顶山呈环状分布,山坡上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海滩沙丘上有盐生沙生植物群落,海岸岩壁上有海藻群落。[3]普陀山风景区于1979年4月对外开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健康山、安全山、文明山”、全国文明景区、国家AAAAA级景区、ISO14000国家示范点、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顾客满意十佳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