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籍华人科学家名单
1、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美籍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
2、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62年移居美国,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4、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苏州太仓,美籍华人。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美籍华人,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祖籍浙江杭州,美籍华人。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
7、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英美双国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美国各州华人
1、除东南亚外,美国是海外华人华侨移居最早与聚居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一个移居美国的中国人是在1820年。如今,美国华人人口估计已突破200万人。美国华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也相应较多,参政意识比较强。他们为美国的繁荣与强盛作出了开拓性和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全美公认的民族的尊严与荣誉,被美国历届政府赞扬为“模范少数民族”。
2、除东南亚外,美国是海外华人华侨移居最早与聚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美国移民委员会记录,第一个移居美国的中国人是在1820年。1950年,美国华人华侨人数达到117,629人。随着移民配额的增加和中美建交以及印支难民的涌入,美国华人华侨人数急剧上升,1980年达806,027人,1990年达1,645,472人,如今,美国华人人口估计已突破200万人。据美国普查局调查,移居美国的华人97%以上生活在美国的城市里,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约占全美华人总数的40%;其次是东部的纽约,约占18.4%;再次便是中部的伊利诺斯、南部的德克萨斯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等各州。
3、早期移居美国的华人大多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契约华工,文化程度并不高。由于华侨华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具有高学历的新移民的到来,今日美国华人社会中,华裔受教育平均年限已达13.4年,高于全美的平均年限;高中文化程度者占华人总人口的71.3%,36.6%的美国华人持有大学以上的毕业文凭,华裔博士占全美博士的7%,华人受教育程度高居美国各民族之前列。这还不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数以万计持F-1签证的留学生。美国华人素质的提高使其就业领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和扩大。许多华人进入科技、工程、商贸、法律、文化、教育、医学、金融、经济、政治、军事等行业,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的工作,取得诸如教师、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师、建筑师、议员、法官、行政官员、军队将领等令人羡慕的社会职位。据美国普查局统计,美国华人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约占其人口的26.5%。全美约12万第一流的科学家中,华裔占了四分之一。在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平均每两个工程师中就有一位是华人。美国华人中出现了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吴健雄、陈省身、田长霖、贝聿铭、朱经武等许多蜚声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在步入主流社会的同时,美国华人的经济收入也相应提高,1982年美国华人家庭平均年收入达22,259美元,高于全美平均数19,917美元。1992年美国华人企业已超过16万多家,其中不乏营业额达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之巨的金融企业与高科技企业,全美华人资产远远超过1,000亿美元,表明美国华人社会中已涌现出一个人数不菲的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
4、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相比,美国华侨华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参政意识比较强。美国华人华侨积极参与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并取得了胜利。在当今的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许多以凝聚旅美华侨华人力量,支持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维护族群合法权益,帮助新老移民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美中人民友谊为宗旨的华人团体,如美华协会、旧金山华人进步会、华人权益促进会、纽约亚洲人平等会、美国华裔政治委员会等,以及一大批代表美国华人利益的著名的政治明星,如吴仙标、陈香梅、吴家玮、邝友良、余江月桂等。
5、移居美国的华人凭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战胜了异国他乡的种族歧视与排斥,为美国的繁荣与强盛作出了开拓性和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全美公认的民族的尊严与荣誉,被美国历届政府赞扬为“模范少数民族”。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道:“他们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实现了美国之梦。他们的成功,不仅为美国同胞,也为至今仍在不断加入美国民族大家庭的亚太裔诸民族带来了希望和鼓舞,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然而美国毕竟不是人间天堂,美国华人社会也存在不容忽略的阴暗面,如党派、帮会纷争,住房拥挤,以及语言、文化、就业、健康、养老等诸多问题。美国华人中,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在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新移居美国的华人,即便是学有专长,却因其专业知识不符合美国社会需要而找不到满意工作者在美国也比比皆是。
三、有多少华人在海外定居
全球有四千万华人华侨分布于海外。最多的是东南亚诸国,共两千多万。其中印尼800余万,秦国600余万,马来本来500余万。新加坡300余万。其次是北美,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350多万,加拿大150万。再次是太平洋诸国,其中澳大利亚100万,新西兰30万,秘鲁150万此外,在欧洲诸国也有大量华人华侨,近年来非洲也有不少经商和务工的华人华侨。----------------------------------------------------------------聚居地域美国华人的八大聚居地分别是:大纽约—新泽西地区,共有华人584,317人,占当地人口的3.1%;大洛杉矶地区,共有华人461,314人,占当地人口的3.6%;旧金山—奥克兰湾区,共有382,773人,占当地人口的9.2%;圣荷西—圣他克拉拉湾区,共有142,338人,占当地人口的8%;大波士顿地区,共有104,452人,占当地人口的2.3%;大芝加哥地区,共有93,743人,占当地人口的1%;首都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地区,共有91,765人,占当地人口的1.7%;大西雅图地区,共有70,633人,占当地人口的2.2%。由上可见,半数以上的美国华人(53.8%)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综上所述,华人主要集中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湾、波士顿等城市
朝鲜的过年风俗和中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富有本国特色。相同:朝鲜人在临近新年时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干净,在家里贴上动物年画,并穿上传统服装。不相同:中国人吃饺子,朝鲜人最重要的过年食品是年糕,年糕汤被看成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新加坡柑橘是必购年货。新加坡华人在拜年时,一定用一个精致的小纸袋装上两个柑橘作为贺年礼,以表达“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的多重祝福。“红包”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今年“红包”将被“金包”代替。因为金、蓝、黑和白被认为是今年新加坡的吉利色,而华人不喜欢在春节用素色,所以多选金色。马来西亚华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而他们也过春节。为此,教堂大年初一开放,供这些教徒做弥撒,教堂还允许华人的舞狮队到教堂舞狮,象征兴旺发达。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向未婚女孩抛苹果,而女向男抛柑橘,希望未来找一个如意郎君或温柔女孩。伊拉克为数不多的华人们喜欢吃从底格里斯河里打捞上来的螃蟹,可伊拉克本国人因为不知如何下嘴,不吃螃蟹。哈尼店的伊拉克老板一般只进少量的螃蟹,如果赶上哪家中国公司来人多,或是使馆举办活动采购,这家小店的东西就会被抢购一空。所以,要想在节日里能保证吃上螃蟹,就要隔三差五到这家店逛逛。然而,美国的部分华人却在春节忌吃螃蟹,因其有横行霸道或不行正路之名,可见同宗、异地文化的差异。美国每逢春节,纽约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上的1327只彩灯就会一改往日美国星条旗的红、白、蓝三色,亮起华裔喜爱的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这一形式至今已延续了6年。加拿大由于当地中餐文化的兴盛,许多华人都选择在餐馆吃年夜饭,然而在饭桌上,有两种习惯是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演变而来的:一个是人们交谈大都轻声细语,少有高谈阔论,另一个是个人饮酒随意适量,少有酩酊大醉。澳大利亚春节正逢盛夏,民间便以龙舟赛作为春节庆典活动的压轴戏,往往能吸引数十万观众。此外,墨尔本有世界最长的巨龙,长150米,有1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走街串巷,喜庆至极。北极 2002年2月16日,我国第一支纯粹民间性质的北极探险队飞向北极,并于除夕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朗伊尔城举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极地春节联欢晚会,在极地燃起了红红的中国火焰。世界各国的春节:饿肚子印度人在新年这天实行禁食,从凌晨直到午夜。过了午夜,各家才品尝准备好的饭菜,互相祝贺新年。法国:存酒喝光法国人有一种迷信,认为除夕家中有剩酒,来年会交厄运。只有干干净净,才能迎来一年的好日子。因此,他们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中的酒喝个精光。波兰:吃青菜波兰少女在过新年时,要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据说吃了青菜会事事顺心如意。巴拉圭:不食烟火南美洲的巴拉圭人将年终的最后5天定为“冷食日”。这5天,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时钟声敲响后,才能开始点火烹煮佳肴,大摆宴席欢度新年。马达加斯加:忌吃肉在马达加斯加,新年以前7天时间内不准吃肉,要到除夕晚餐,方可吃些禽类。元旦这天,夫妇要向双方父母赠鸡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赠送鸡腿,表示关心和友谊。越南:禁止喝汤越南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夕夜要到平日取水的地方烧香、磕头,并打一桶水煮年夜饭。煮好后,先祭奠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饭。吃这顿饭的时候,绝对禁止喝汤。他们认为,喝了汤,种下的庄稼就会受涝。匈牙利:忌食飞禽匈牙利人除夕夜不吃禽类,因为他们认为吃鸡、鸭、鸽等飞禽,来年的幸运便会飞走。他们在新年送亲友的礼物,大都喜欢礼物上有打扫烟囱工人和小肥猪的图形,打扫烟囱当然是除旧的象征,胖乎乎的小肥猪,令人喜欢,含意也喜欢。人们在形象上尊重小肥猪,但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新年的传统食品是油炸小乳猪,那是要拿小肥猪开刀的!保加利亚:打喷嚏得牛羊你若在保加利亚人家吃年夜饭,一定要打喷嚏,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当地习俗认为,第一个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带来一年的幸福。于是主任走向自己的农场,将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只羊,第一头小牛,或第一匹马驹牵过来,送给第一个打喷嚏的客人,这个喷嚏打的多么值得啊
朝鲜的过年风俗和中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富有本国特色。相同:朝鲜人在临近新年时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干净,在家里贴上动物年画,并穿上传统服装。不相同:中国人吃饺子,朝鲜人最重要的过年食品是年糕,年糕汤被看成是不可缺少的食品。
好了,关于海德堡华人之家和海徳堡人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