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疾病自测(心理疾病自测)

七月网4740

一、自测血糖怎么测测几次

如何自我监测将每天如何吃饭,如何用药,四段尿糖记录下来,将每1—2周完整地测一天4次或7次的血糖记录下来,将生活中特殊情况及其引起的血糖变化记录下来,这个监测记录反映的是您的病情最真实的情况,可以发现哪些事情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哪些事情可以使血糖降低,哪些事情对血糖无影响,从中可以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并为医生指导您正确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a.四段尿糖:把一天分为四个阶段:睡觉——早餐,早餐——午餐,午餐——晚餐,晚餐——睡觉。分别将每个阶段的尿无论尿几次都留在一起,称为段尿,它体现每个阶段血糖从低→高→低的综合结果。 b.血糖:(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点的血糖,早8点以后抽的所谓“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义)临床意义: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黎明现象)及降糖药远期疗效的综合结果(如果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2)午餐前、晚餐前、睡觉前血糖临床意义:体现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药的较远期疗效(远期疗效差,此时的血糖不是最低值)。(3)早餐后2小时、午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血糖。临床意义: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11.1mmol/L(≥200mg/dL)可诊断糖尿病,若小于此值,需要做糖耐量试验(OGTT)来确诊。注意事项:①餐后2小时指从吃第一口饭算时间。②既然体现治疗效果,故验血曰吃饭、运动、用药、生活中各种情况要与平常一样。(4)夜间血糖临床意义: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凌晨时才高的,两种情况的治疗不一样,故可以自行设计测测夜间血糖,如:0点、2点、4点、6点的血糖。(5)随机血糖临床意义:捕捉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低血糖后机体中升血糖的激素马上释放,10分钟左右血糖就会升高,甚至高出平时的水平(梭莫基反应),所以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捕促低血糖的瞬间。若测血糖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则不能明确是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还是本来就没有低血糖,两种情况治疗完全相反。(6)餐后1/2—1小时血糖临床意义: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如粥、果汁、饮料、西瓜、葡萄,血糖可能升高得更快,故需要测吃这些食品后短时间的血糖,如1/2小时的血糖。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品或吃一般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血糖最高时的情况,应测餐后1小时血糖。 c.怎样做监测记录:(1)最好每天都测四段尿糖并记录下来,在没有条件存放段尿的情况下,最好每次排尿都用试纸测测尿糖并记录下来,这样更能反映实际情况。①无论是否用口服降糖药,还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当血糖未达标时,需至少每周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有血糖)。②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病人,如果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2周最好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至少测一天4次血糖(即早餐前+三餐后2小时血糖)。③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如果血糖已达标,生活有规律,无特殊情况,每1—2周必须正规测一天7次血糖。因胰岛素剂量或种类的调整需依据一天7次血糖的结果甚至更多的结果,一天4次的血糖结果不够全面。④以前只测“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或早餐后2小时血糖)现在认为是不全面的,应当纠正。⑤医院门诊只能测早餐后2小时及午餐后2小时血糖,其他血糖的测试是满足不了的,需病人自己在家测试,故每个糖尿病病人必须自备一台血糖仪,并且随身携带,出门在外可按时测血糖,也可随时捕捉特殊情况下的血糖变化,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⑥购买血糖仪时不要图便宜,要“买好不买坏”。因不同厂家生产的血糖仪与试条是配套的,互不通用,故要买保证试条供应的血糖仪。血糖值是以静脉血的血糖为标准,有些血糖仪测试值低于静脉血测试值,需要增加适当的比例,使用血糖仪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好选用将测试值已修正好与静脉血测试值一致的血糖仪。(3)将每天如何吃主食(总量及分配),如何用降糖药,四段尿糖,定期测的血糖及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血压、体重,按日期都填到本监测记录本上。看病时一定要携带此监测记录本。(4)定期到医院做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①糖化血清蛋白(GSP)可每2—4周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每2—4个月测一次。②肾功能、血脂、肝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③眼睛病变的检查(如眼压、晶状体、视网膜的检查)正常者每6个月—1年检查一次。④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心理障碍等)应定期到相应科室检查与治疗。⑤若有相关疾病,要遵医嘱按时检查治疗,不要因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医生而不找其他医生看病,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机。糖尿病监测治疗记录表示范(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亚太地区治疗糖尿病达标标准(2002年5月)插表控制指标正常人糖尿病血糖空腹血糖(FPG)mmol/L≥3.3-<6.0≥4.4-<6.1≥6.1-<7.0≥7.0餐后2小时血糖(PPG)mmol/L≥3.3-<7.8≥4.4-<7.8≥7.8-<10.0≥1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 4--6<6.5≥6.5-<7.5≥7.5血压mmHg<130/85<130/80≥130/80-<140/90≥140/90体重指数(BMI)公斤/米2男 18.5--23<25≥25-<27≥27女<24≥24-<26≥26

疾病自测(心理疾病自测)

二、艾滋病自测

1、艾滋病并不是靠一些症状来判断的,而是通过检查来确定,目前艾滋病的检查手段其实还是不少的,甚至出现了艾滋病测试的试纸,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准确,但至少便宜,如果怀疑有艾滋病,那么可以先自测一下,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艾滋病自测的相关知识吧。

2、如果怀疑自己有艾滋病,可以先自测一下,那么艾滋病自测方法有哪些呢?

3、艾滋病自测方法有牙龈渗出物检测:通俗说法叫唾液检测,那取样棒在牙龈上刮几下,然后在一种稀释液里面稀释一下,再将液体倒入检测试纸检测,原理和血液检测是一样的,可以在家里进行检测,相对而言比较隐私,方便。

4、如果出现了长期的发热,并且有慢性腹泻,伴有体重的下降,这类人群需要警惕有艾滋病的可能,需要常规的检查艾滋病抗体以判断。一部分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处于潜伏期,这时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没有办法来进行评估。但如果既往有高危行为,也建议常规的排查这些性传播性疾病。如果不慎感染了艾滋病,也不需要太担心,目前经过正规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是比较稳定的。

5、目前艾滋病检查有艾滋病自测试纸,那么艾滋病自测试纸多久检测呢?

6、艾滋病检测试纸检测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滴度实验来检查的,所以试纸检查也具有一定的窗口期,常用的艾滋病试纸是对于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其窗口期是2周到6周,平均是6周时间。所以如果自行用艾滋病试纸检测,可以在高危接触艾滋病病毒之后,6周来进行检测,基本上可以准确的反映身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果检查是阳性,一定要去医院,在做第2次甚至第3次的复查来最后确诊艾滋病的诊断。

7、注意患者用试纸检查的结果如果是阳性,说明患者可能感染艾滋病,还需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确诊。一旦明确艾滋病的诊断需要尽早进行系统、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将病毒抑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身体的免疫也就不会遭受到破坏。

8、艾滋病自测血液和唾液都是可以的,那么艾滋病自测血液和唾液哪个准呢?

9、艾滋病自测血液和唾液哪个准没有确定数据。艾滋病自我检测主要是应用各种艾滋病检测试纸,艾滋病检测试纸目前有3种,分别是血检试纸、唾液试纸和尿液试纸。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在正规渠道公开出售的试纸都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认证过的产品,安全可靠,准确率很高,选用任何一种都可以。

10、一般来说,如果操作环境和手法无误,在窗口期后单次使用艾滋病试纸检测,结果准确率可达95%~97%。在同一时间使用不同品牌或种类试纸同时进行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9%以上。不过,使用试纸得出阳性或疑似阳性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必须到各地疾控中心复检才能够得到最终结果。

11、艾滋病自测试纸不是百分百准确的,那么艾滋病自测试纸准确率有多少呢?

12、对于合格艾滋病测试试纸,准确率相当高,可以达到99%左右。所以如果有高危性行为,建议可以在6周左右,自己到正规单位购买艾滋病测试试纸,在家测试,如果出现阳性,需要到当地疾控部门做抽血化验检查,确诊一下是否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窗口期一般是1~3个月。如果三个月以后,做艾滋病检测阴性,基本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毒。

13、使用艾滋的自检试纸,通常以3个月为上限,如果3个月仍然检测不出艾滋病毒的抗体,基本可以排除艾滋病毒的感染。当然,试纸敏感性也有差别,如果是四代试纸,还有同时检测抗原的作用,可能更早的检测出艾滋病毒,有时可以在2-4周左右就能检查出大多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

三、几道精神病自测试题

几道精神病自测试题,随着生活压力大增大,很多人都有一些精神上的压力,精神疾病有时候是不受自身控制的,很多人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精神上的疾病,下面就给大家几道精神病自测试题。

1、吃西红柿炒蛋时,你常烦恼该先吃西红柿还是先吃蛋吗?

2、你敢不惧他人的耻笑,牵着驼鸟去逛长安街吗?

3、你经常为了睡觉时,手要摆在哪里而失眠吗?

4、早上睡醒时,经常烦恼该先上厕所还是先刷牙吗?

5、你胆敢在非常感伤的毕业典礼上疯狂地说笑话吗?

6、别人说了一个很难笑的笑话,你胆敢不笑吗?

7、你敢不惧他人讪骂,穿着海滩裤参加重要宴会吗?

8、你讨厌的人要送你免冲水晶马桶,你会收下吗?

9、你很想要和流浪狗玩“主人亲狗”的游戏吗?

10、你叫了一碗牛肉面,老板却端来一盘鱼丸,你会吃下它吗?

11、你敢用发明的“马桶型冰温冷三段漱口机”吗?

12、与你争辩中的朋友给你一个蛋塔,要你住口,你肯答应吗?

13、你很想念故事给动物园里的猴子听吗?

14、你会因为讨厌公司里的订书机,而辞去工作吗?

15、监考老师在你的座位附近走来走去,你会瞪他吗?

16、陌生人要请你吃好吃的火腿蛋炒饭,你会接受吗?

17、你嚼口香糖时,都用牙齿中固定的一边嚼吗?

18、吃蚕豆时,你会连壳带肉吞下吗?

19、说你是神经病,你会承认吗?

20、说你以后可能会变成神经病,你相信吗?

A——你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经病,即使你不承认也没有用,因为光凭你有这麽大的耐心做完这些题目就足以证明了。希望你好好地在工作上发挥你的耐心美德及铁齿性格,将来不排除有出人头地的可能。

B——你是一群神经病中比较善良的那一个,但并不因此代表你的症状就比别人轻。反而你要担心的是,你是这一群神经病中,最有可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使症状再加重的人。希望你没事少跟别人说话。

C——你是一个性格豪迈的神经病,虽然现在的症状满严重的,不过请不要心灰意冷,只要多接触一些有趣的事物,你的精神状态将会因你的`乐观性格而逐渐正常化。但是,要改掉参与危险活动的习惯。

D——你是神经病中的神经病!简直病入膏肓了!更可怕的是,你虽然口口声声地说:“我绝不是神经病!”可是你的潜意识却告诉自己:“我是神经病中的王!”你该接受治疗了。

延伸阅读:著名的心理测试有哪些

1智力测验: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后发展出美国陆军用甲、乙两种测验。有基于因素分析理论编制的测量多项能力的韦克斯勒的儿童智力量表。还有桑代克编制的标准化教育测验。

2人格测验:1917年武德沃斯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1912年问世的罗夏克墨迹图测验(RIT)和于1943年首次出版,由哈撒韦和麦金利编制的目前影响最大的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3心理年龄测试:个人的心理年龄不一定与他的实际年岁相符。有的人年事己长,言行举止犹宛如孩童;有的人身处花季,却已然少年老成。

心理测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

1、是否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谎

2、有些事情出错了或者结果和预想差很多,你是否坚持认为这事与自己无关

3、是否平时好好的,但偶尔会自言自语

4、是否感觉身边的人都在说你坏话,并且在跟踪你,固执的认为他们都要加害于你

5、是否感觉别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在针对你

6、是否喜欢一个人发呆,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角落里

7、是否过度依赖外界刺激或者倾向于常常感到生活没意思,做什么都没意思

8、是否突然有种想做某一件事情的冲动,不管这件事能不能做,也不管其他人的感受

9、之前活泼好动的性格是否突然间变得郁郁寡欢

10、是否喜欢一个人坐着的时候想这想那,总想着别人要暗害你

11、是否突然变得喜欢说谎,说过的慌最后连自己都不承认自己说过

12、是否有“浅层效果”就是说你只有淡淡的恐惧感、喜悦感、愤怒或其他各种情感。麻木且冷淡。

13、是否有早期行为问题历史,简单点来说,就是孩子时期你是否是一个邪恶的小孩

1、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2、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3、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这是精神病的前期症状之一。

4、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5、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精神病的前期症状导致患者很难与别人交流。

6、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1、生化因素:生化因素是患精神病的原因之一,患者在胎儿时期,曾受到病毒感染,在成年后换上精神病的概率也是远高于普通人群,在胎儿时期受到各种合并影响,也会使精神病的发病率增高。

2、遗传因素:对于精神病这种严重的精神科疾病,遗传因素是其不可忽略的患精神病的原因之一,在精神病患者家族史分析上来看,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上精神病的概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而且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精神病的发病率越高。这个现象在双胞胎身上更为明显,同卵双胞胎的通病率也是高于异卵双胞的通病率。

3、个性特征因素:对于一些孤僻、敏感、逻辑性思维差、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个性特征的人也是比较容易患上精神病的,而且据调查发现,在众多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有这些明显的个性特征,因此个性特征因素也是患精神病的原因。

4、社会心理因素:成长环境、成长历程、心理承受能力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患精神病的原因,对于一些成长于贫穷、困苦的环境中的人,精神活动也容易受到影响,患上精神病的概率也比较高。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承受不住,也是容易患上精神病的。

关于疾病自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