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连实德徐明(大连实德集团现在归谁)

七月网4880

一、实德集团的董事长

1、1992年,他创建了大连实德集团,任大连实德集团总裁。

大连实德徐明(大连实德集团现在归谁)

2、1999年接手大连足球队,创造了大连实德八冠王的辉煌。曾任辽宁省政协常委、大连市致公党副主席。

3、2005年,徐明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八。

4、2011年,在胡润机构发布的首个《东北财富报告》中,徐明以130亿元资产位列第五。

5、2000年,获“大连市优秀人才奖”和“大连市优秀企业家”称号。

6、2001年,获“大连市乡镇企业功勋企业家”称号。

7、2002年,获“辽宁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称号。

8、2003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

9、2004年,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光荣称号。

10、2005年,获“大连市优秀企业家”和“大连市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11、2006年,被大连市政府授予“大连市优秀企业家”称号。

二、大连实德集团

1992年春天,衣装简朴、年仅21岁的大学生徐明背着一个装着六本书的书包,只身从庄河老家来到大连打天下,开始了他创业的艰苦历程。十年后有记者在采访徐明时,一再追问那六本书是什么书,徐明神秘地一笑,坦言他是不停地读着书创业的。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举目无亲,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孑然一身的懵懂小子在十年后会成为大连乃至全国都叱咤风云的人物。

此前,1990年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经外贸专业的徐明在当地的外贸局工作,帮助外商做出口贸易。根据国家的政策,那个时候对虾的出口是需要出口许可证的。徐明在仔细研究政策后发现,国家并没有规定熟虾的出口也需要许可证,于是他联系上一家台商企业,联合起来做熟对虾出口。当时对虾出口的利润很高,买入价在7万元左右1吨,而卖出价却高达37万元1吨。徐明的第一桶金,就是从这笔生意开始的。可以这么说,徐明的第一桶金就是从正确把握政策的取向上挣来的。这是徐明用睿智抢占商机的传奇经历。

睿智在勃发,财富也在堆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传遍大江南北,嗅觉敏锐的徐明预感到经过连续三年治理整顿的中国经济将要进入又一轮快速增长期,中国大地将要变成轰轰烈烈的基本建设工地。徐明立即辞职下海,用做水产贸易赚来的钱购买了30台进口太脱拉自卸车和20台大型挖掘机,组建了当时大连市实力最强土石方公司。徐明的亲戚朋友都说他发疯了,可徐明自有主见,成竹在胸。在得知大连市政府宏伟的市政建设规划后,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公关,徐明一口气拿下了大连胜利广场、星海湾广场、金石滩高尔夫球场等30多个大型土石方工程。当时做胜利广场工程的时候,有60多万立方的废土石,要运到什么地方呢?徐明当时考虑到:就是应该在做一个工程的同时,把另外一个工程做好。他就向大连市政府提出这个设想,结果政府根据他的设想,在星海湾那边依山填海,建设了一个可能是现在亚洲最大的广场。徐明把胜利广场挖出的土石方运到星海湾广场填海,一份工程赚了两份钱,一下子就赚了3 000万元。

当徐明的土石方生意正做得十分红火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之外地激流勇退。他认为土石方工程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比较容易摹仿,竞争残酷,也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且国家基本建设有一个循环期,高峰过后就是低谷,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基建工程也会有回落,大批工程机械要闲置还要保养。而此时,徐明瞄准了一种朝阳产业——塑料型材。1994年徐明到欧洲考察,注意到当时在国内还鲜为人知的塑钢门窗。他回国后马上成立了实德塑胶工业公司,开始生产塑料型材,并成功地完成了连续六年的跳跃式发展。如今实德集团塑胶生产能力由1995年的年生产能力1.2万吨一跃发展成年产6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型材生产基地之一。

抢占商机是商人暴富的秘诀,这需要异乎寻常的远见卓识和气吞如虎的雄心勇气,抓住机遇,敢冒风险,而徐明表现出来的战略视野与他的年龄却形成了奇异的反差。与同龄人不同,小学他只上了五年,高中上了两年,而大学的第三年就在外面做事了。徐明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每个阶段的机遇都不一样。假设我高中多读一年,就是1989年毕业,社会环境和1988年完全不一样。如果1991年我大学才毕业,则赶不上小平南巡讲话。机遇稍纵即逝,我碰巧赶上了。”豪赌足球

有这样一个漫画场面:很是富态的大都督徐明手擎指挥刀,胸前挂着望远镜,背后是一支越聚越庞大的足球联合舰队:两支甲A大连实德、四川大河,一支甲B赛德隆,新成立的三德汽车俱乐部乙级队尾随其后,还有即将入队的女足(徐明曾承诺要接手一支女足球队),当然不要忘了还有非洲雇佣军、18个即将成才的喀麦隆足球小黑人环立在徐都督身后……

豪赌足球,用足球打造企业品牌,这是徐明小小年纪却辉煌无比的神来之笔,由此透露出他过人的智慧和锐气。很多人认为在中国玩足球就等于在烧钱,许多企业和公司最终功败垂成,甚至不能全身而退。但是实德集团却在足球中受益匪浅,很多人都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何诀窍,徐明的解释非常简单:“搞足球能给我们带来最便捷、最快速的广告效应,实际上当初人们知道实德两个字的时候就是从足球开始的。”

1998年的中国足坛风起云涌,当时中国足坛的“大炮”大连万达集团的王健林愤然宣布退出。在有关方面的干预下,1999年王健林没有立即撤资,而此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实德集团斥资1 600万元入股万达俱乐部。当时就连媒体都不了解实德底细,甚至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也经常忘掉在大连万达队的后面还要加上“实德”两个字。许多人都认为中国足球又多了一个“冤大头”,实德集团只是一个不懂足球乱花冤枉钱的局外人。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2000年1月9日,实德集团出资1.2亿元买断了万达俱乐部的所有股权,正式入主大连足球,并在当年为大连夺回了联赛冠军。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实德俱乐部的第一年就为集团带来效益,在实德集团省了 4 000万元的广告支出的同时,俱乐部还为实德集团带来了7 000万的超值宣传效应。

对于徐明来说,足球最开始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向亚洲乃至世界宣传自己的传媒。听徐明介绍实德足球,他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话题引到相关的商业运作上,但当和他谈论商业的时候,他又经常会把商业话题引到足球上来。在徐明的心目中足球就是企业,企业就是足球,甚至在足球中体会到的心得他会嫁接到企业管理上,企业管理的模式一样可以移植来处理足球上的事。在徐明的脑海里,足球似乎不再是平常意义上的那种绿茵场上的野蛮拼杀,它只是一种理性的产业。

今年是徐明接手实德俱乐部的第三年,俱乐部已经实现盈利400万美元,仅卖球员一项就赚了5 000万人民币,稍微懂一点足球的人都知道这个成绩意味着什么。能把球队经营好就是硬道理,赚到了钱,懂不懂足球又有什么关系呢?

徐明尝到了投资足球的甜头,他要把足球玩大,充满着称霸足坛的渴望和期待,这几年每一次的足坛风波都少不了徐明在其中“搅和”。现在有人开始怀疑,徐明是否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没有经受“文革”风浪熏陶的他,呼吁“足球革命”的13份文件就将中国足坛搅起千层浪,一切都尽在徐明的掌控中。在与中国足协的交锋过程中,徐明一直是战略上紧逼不放,战术上外软内硬,体现了一个商人的精明与手腕。于是,中国足坛正隐隐约约地惊现一个未来“足球托拉斯”的巨人轮廓,上面有“大连”和“实德”的字样。

徐明说:“足球在大连是一张名片,是一种城市精神的象征。投资足球是我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回报,因为大连人民、全国人民都很喜欢它。同时,这也是我的一个夙愿,足球在我心目中是一种事业,是一种文化。我追求事业成功、回报社会和人民、与社会共进步的人生是最大幸福。”

但成就徐明自信的并不仅仅是足球,虽然是足球让他在13亿中国人中非常出名。但要不是《福布斯》杂志将徐明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人们对他身后实德的印象可能还仅仅局限在“实德与塑钢窗”的印象上。

眼下实德集团已入围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但徐明不满足于实德集团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一,他瞄准的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他要打造世界级的品牌。徐明构建的创新战略主要是基于他们的竞争对手越来越靠近实德,只靠原有的速度、灵活、品质已经很难再支撑核心竞争力,必须打破本行业的规则,增强核心竞争的能力和创造全新行业的能力,他要把实德推向世界,融入国际。

在多家对外合作中,徐明麾下的实德集团与杜邦公司、霍尼韦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西门子公司、台塑集团、LG集团、三菱化工、东芝株式会社、台湾宏基、中石油、中石化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肩成为合作伙伴。

实德集团计划和中东地区最大的非石油类工业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组建石化项目。这是一个上下游一体的项目,地址在旅顺的双岛湾。双方的谈判从去年年初开始,拟议的项目总值416亿元人民币。项目包括一个年产130万吨的乙烯工厂和一个年产1 000万吨的炼油厂。项目建设预计明年开始,2010年结束。大连实德集团和沙特方面各持股50%。如果该项目最终落成,这将为实德集团构建起一个“石油化工帝国”——从成品油和化工两大阵营进行突破。从原油炼化环节开始,提炼出的石油用以生产乙烯,而乙烯是化工的上游原料,而其余的产品如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可以直接切入国内成品油市场。

对实德进军国际石油行业,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心,“仅一个年产130万吨的乙烯工厂的投资就需50亿美元左右……”同时,摆在实德面前的还有诸多的政策门槛。但徐明坚信,凭他的智慧和胆识,凭着他的国际化思维方式,凭着他对国际石油市场前景的敏锐洞察,横亘眼前的诸多政策门槛将一个个变成脚下的坦途。

三、以前的大连实德球队去哪了,是改名了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作为喜欢和热爱足球的人,尤其是喜欢大连足球的人来说。心里都会有很清楚的答案。

先说说大连实德吧。这个球队是大连万达的延续,由实德于97年中段开始接手,改名为大连实德。可以说接过来的是大连万达55场不败和4夺甲A冠军的记录。在之后的很多年,包括由中甲改为中超的名称下。大连实德尽管有过低潮,但仍延续了大连足球的辉煌。之后也取得3个甲A冠军,包括1个中超冠军。给大连足球续写了新的8冠王的称号。

但是从05之后,由于经济的问题,人才的外流断档种种原因。大连足球开始走向低谷,很难延续之前的辉煌。很多人才流失。经济不景气等等。导致大连实德一蹶不振,苦苦为保级而努力。不幸的在于实德集团内部出现问题。终于12年的中超这个时候,在收官战那个寒冷的冬天。

大连实德足球队和我们说再见了。彻底注销破产,成为了这支球队最后的绝唱。很难忘记告别的那个时刻,多少人悲痛欲绝,一个辉煌的时代就此落幕。彻底堙灭在历史中。

在实德最后的时刻,一个同城的叫做阿尔滨的球队的崛起,多少挽救了大连足球最后的一丝荣光。阿尔滨作出一个为了挽救家乡人才,保留大连血脉的决定。决定合并实德。挽救大连足球于危难之中。但是由于没有理清其中的一些关系和规则。很遗憾阿尔滨没有和实德合并完成。大连的球员就此沦落天涯,各自天各一方。但是阿尔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留住了实德的基地,还有青少年的很多球员。并用转会的方式,保留住了大连几个能留下的球员。包括现在一方的圣张翀。无论这笔买卖将来衡量是对是错是值得还是糊涂。阿尔滨以及赵董事长为大连足球做出的这些。所有爱大连足球的人都记在心里,都看得到。

但是这是个经济发展的年代,仅仅靠感情是无法承担起大连足球这份责任和负担。阿尔滨走到后来,越发艰难,举步维艰。最后只能无奈到变卖球员的地方。自此有一批球员离开大连。好在大连足球最艰难低谷的时候,一方接手了大连。并最终过渡到万达的旗下。从万达到实德。在到阿尔滨,在到一方万达。足球终又回到了原点。足球和人生一样,就是一个轮回。

现在的万达一方,也许称不上纯粹的实德的继承。也许只有一半的血统。但这并不重要。过往的荣誉也可以放弃。最好的事情,大连足球回来了,大连的希望还在。八冠王这些荣誉可以随风而去。只要大连的火种还在,踢足球的孩子都会慢慢回来,校园的足球也会开展起来。球迷对足球城的痴狂和热爱也会慢慢回来。在万达的带领下,新的大连队一定会从零做起。厚积薄发。因为这是足球城。这里的人们不能没有足球。中国也不能没有大连足球。

大连实德确实是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以来,最为成功的,获得荣誉最多的球队,球队的历史可以用伟大和辉煌来形容。共获得了8次联赛冠军,至今这一记录还没有球队能够打破(恒大已经7连冠,若2018年再次问鼎冠军,也只是和大连的成绩持平)。

不过辉煌的历史却不能阻止一个顶级豪门的陨落,随着实德俱乐部投资人徐明2012年因为涉嫌经济案件被相关部门控制,获刑入狱,俱乐部收到了牵连。当时在大连还有另外一只中超球队,大连阿尔滨队,似乎是对于同城球队的惋惜和同情,阿尔滨队以3.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失去资金支持的大连实德队。

因为徐明的锒铛入狱,中国足协2013年发布公告,宣布了大连实德所处的困境,并经辽宁省体育局、大连市足协同意,实德队放弃了同年的中超联赛参赛资格,并与阿尔滨队合并。就这样,经历了502场中国足球职业顶级联赛的老牌劲旅,为球迷带来了无数欢乐,为国家队培养过大批国脚的大连实德最终告别了所有球迷的视野,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据我所知,大连实德球队早已经解散,不存在了,球员也各奔东西了。但大连实德俱乐部可能没有撤销或注销,尚挂名存在着,不过也只是一个空壳。现在的大连人队前身是大连一方队,而大连一方队前身是大连阿尔滨队,投资人由阿尔滨集团转为一方集团,当初实德队解散时,阿尔滨集团曾想整体收购实德队,将两队合并,并付出了金钱。但由于不符合足协的有关规定,收购流产,合并未能成功。可能只得到实德的部分资产。实德的几名队员是在第二年通过转会形式进入阿尔滨队的,而且只有区区几人。所以现在的大连人队(前大连一方队大连阿尔滨队)与大连实德队在法律上和传承上没有任何关系。

一般人观点是看球队是不是延续要看所在的俱乐部是不是持续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连实德俱乐部的营业执照写的成立日期是1999年,而成立时候名字是大连万达实德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后来改名为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的,这就说明实德俱乐部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而不是在原来的万达俱乐部改名过来的,奇怪的是,你们说99年之前的万达俱乐部哪里去了。

好在说说实德与阿尔滨俱乐部,当年阿尔滨想和实德俱乐部合并,随即阿尔滨俱乐部收购实德俱乐部,但是这是属于企业行为,其实跟足协没有关系,但是问题是一家俱乐部不可能有两个球队同时参加同一级别的足球联赛,所以只能有一家球队存在,所以当时俱乐部想跟足协沟通的是想把两家球队合并成一支参加中超联赛,而不是现在流传的足协反对两家俱乐部合并,而是不同意两支球队合并,当然有人说这是其他俱乐部反对造成的,足协也没有办法,但是足协管的了参加中超联赛的名单,但是管不了其他的,比如俱乐部的其他硬件梯队教练工作人员等。所以只有当年的参赛名额被取消了,其他的大部分都是被归入了阿尔滨俱乐部,实质上两家俱乐部已经合并了,只不过实德俱乐部这个壳子还没有注销而已,但是俱乐部的债务等等已经转给了阿尔滨俱乐部。

所以结论是当年的实德俱乐部公司这个壳子还在工商延续,公司实质东西已经转移给了阿尔滨俱乐部,就是现在的一方俱乐部。当年的足协取消的是球队的参赛资格而不是解散一直球队,这支球队集体归入了阿尔滨俱乐部,说白了就是编制没有了但是实质还在。大连足球的跟还在,这就是赵明阳后来为什么迫于压力把球队给了一方,因为他知道这球队已经不是属于他自己得了,而是整个大连人民,所以咱们就不要纠结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大连足球就是大连足球,他不是万达的,不是实德的,不是阿尔滨的,更不是一方的。

大连实德年纪太大了,穷困潦倒,病了。大连阿尔滨娶了她,给他治病,结果两个都死了。埋在地下了。后来出来个小子冒充大连实德到处闯荡。隔壁老王发现这个小子有个性就收为自己下面了。然后改名叫大连人。以前大连实德的东西你也会继承。到底能不能继承就看你以后的能力了。

大连实德于1999年开始着手接手大连足球,起初是参与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30%股份,球队以大连万达实德队冠名,当年联赛由于万达要离开,及内部矛盾球队成绩不佳10轮不胜,差点降级,赛季末科萨诺维奇接手球队,几场关键比赛打得比较漂亮,成功保级。2000年1月实德集团全面接手球队,出手1.2亿人民币买断万达所有股份,球队名字由大连万达实德正式更名大连实德。当时俱乐部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30位,实德接手后,徐明投入巨大,俱乐部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向国际知名俱乐部学习,俱乐部发展逐渐国际化,俱乐部成绩也是亚洲一流,获得冠军无数,多次参加亚冠联赛,曾受邀参加海湾杯,海峡两岸杯,沙特王子杯,欧洲俱乐部邀请赛等等,俱乐部曾8次问鼎中国顶级联赛冠军(包括万达时期4次),共征战19个赛季(俱乐部成立以来),于2012年11月3日联赛第30轮,收官之战以0:3负于贵州人和,职业联赛定格在502场,送贵州人和以联赛积分45分成绩获得当年中超第四名,力压同城球队大连阿尔滨获得次年的亚冠资格,这场比赛应该说是大连足球的耻辱一战!此役孙继海代表贵州人和反戈老东家,“参与”了大连实德俱乐部的最后一场比赛,这也算是一种宿命吧!2012年11月末,大连阿尔滨宣布收购大连实德俱乐部,据说花了4亿。2013年在中国足协的干预下大连阿尔滨无法接续传承实德俱乐部,实德俱乐部无法继续维持运营,岁放弃参加2013年中超联赛资格,同年大连实德俱乐部在大连工商部门注销,8冠王从此淡出中国足球历史舞台,实德俱乐部的退出据说与老板徐明的出事有很大关系。辉煌时期的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仍是近些年大连足球的标杆。曾经留给大连60、70、80、

现在的球我连看都不看。浪费时间浪费电。不够上火的。没意思

OK,关于大连实德徐明和大连实德集团现在归谁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