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我们的教育更有创意
1、 一件毛坯房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设计,每个人的心理和风格不一样,设计出来的风格不同。但是差别在,不管什么样的风格,有创意的设计总是让我们眼前一亮,但是普通的平凡的设计不能激起我们心灵的一丝涟漪,因为见过了,司空见惯的东西就打动不了人心。我们不喜欢一个城市到处都是一模一样的建筑,我们都喜欢去异域体会不一样的风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有创意的生活,这样让心灵更加的丰富。在教育方面,何尝不是这样?名师的课堂和设计总是充满魔力,充满设计的灵性和巧妙地启迪人的智慧的方法。听完一堂富有教师独特创意的课,我就在想,为什么名师的设计如此高妙?这也是我去海门新教育学校的感受,我觉得这些老师们都在认真地并且充满激情和创意地在做事情,他们身上的特质是有热情,有教育的激情,爱想办法,会想办法,充满智趣地设计自己教育管理方法和教学课堂理念。

2、 细细想来,我从四个方面学习了海门教育:一、名师引领:新教育精神讲座。二、灵性设计:新教育特色课堂。三、倾情展示:孩子们生命成长。四、校园绽放:新教育校园文化。
3、 因为有了卞之琳,中国新诗灿若星河的文化中,多了一朵洁白耀眼的浪花;因为有了张謇,海门曾经成为一个各个新实业领域走在前沿的城市,他的精神印在海门这个风清天高的美丽江南小城中;因为朱永新,新教育从草根开始改革教育,从人性出发寻求人文教育;因为有了许星海,他让新教育推进更扎实,更大脚步向前走。他们都是爱做事情的人,做有创意的事情。卞之琳:”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在曾经和现在都装饰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性灵更加丰富,卞之琳是海门人。许星海丰富深刻的思想在童喜喜的《那些新教育的花儿》里已经洞若观火,他把能做事情当做最快乐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奔走,因为热爱,所以想改变教育行走方式,许星海是海门人。因为这些人,这个湿润的城市充满温润的文化意味,他们的思想也会永远刻画在海门记忆当中。
4、 新教育的发展史,我们既在许星海博士的报告中聆听,也在新教育展厅看到展板展示。13年的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新教育的理念,新教育的行动研究……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行走中的教育行者,多少人为之倾情奉献,多少人为之深度思考。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为了孩子的身心灵的健康成长,说长远一点,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民族的复兴,为了我们的中国梦。教育体现在一点一滴,却关系着我们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责任意识,牵系着太多,太多,我们只有在生命的书写和叙事中,我们才更加的深入思考,省察自身。新教育为了孩子更加幸福,为了每一个人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充盈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上下求索的终极目标。许卫国主任的用自己的生命叙事印证新教育的生命叙事,新教育人要学会叙事,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只有写作才让我们更加深刻,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的真谛。吴勇的《学校文化建设》更加给新教育立魂,关照新教育的校训,“在展示中成长,在成长中展示”“我在这里”……每一个校训省察人内心,激起人心灵深处的涟漪。教育不是简单的事情,是丰富而又有创意的事情。吴建英作为一名校长,她饱含深情的给我们做整本书共读的讲座,可以看出这个校长的文化管理。实验小学校长的精细化管理讲座,是新教育关照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教育行政典范,实验小学文化因此精细的管理和文化的积淀而光荣绽放。
5、 晨诵和整本书共读的课堂让儿童课程更加的丰富,《鸭子学车记》、《我的妈妈是精灵》、《夏洛的网》的共读,让孩子们进入读书的深层阅读境界,孩子们高高举起回答问题的手,积极踊跃的展示自己,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生命状态,他们小小的脑瓜都在积极的思考,老师们饱满的精神状态,柔和的言语像清泉一样渗透入孩子的心灵。高波老师君子兰班的叙事,给我们展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重视,从位兜里的干净程度,从值日的安排,从出游的智慧的引导,都可以看出这个大个子老师的对于教育和孩子的至深的爱和智慧的引导。这些孩子,就是将来长大的大人!金宁老师的《北大荒的秋天》如同秋高云淡的天空里一片绚烂的晚霞,词语如同彩带般的在孩子们脑海中飞舞。在课堂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热情的参与,热情的学习,每个孩子的深度参与,这是我们老师的追求,也是老师的幸福。但我也在思考,每节课从头至尾的PPT使用,是否合适?不管语文还是数学,ppt都是整堂课的使用,那平时呢?对孩子的眼睛是否有影响?
6、 最让人眼前一亮莫过于孩子们的古诗文吟唱和童话剧《一百条》裙子,孩子们的艺术才华让人叹为观止,当《赋得古草原离别》的小男孩吟唱时,小男孩的眼神和肢体语言都是那么的适时,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我们不就是培养这样的孩子吗?他落落大方,表情自然,一展歌喉中是生命美好地抒发和赞叹。《一百条裙子》孩子的展演,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肢体表达能力,心理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机会。孩子从童话剧中得到的是生命的体验和做人的引导和生命的指向。
7、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满别情。”连接起了音乐和诗歌,连接起了古代和现在,连接起了古人和今人的心灵,孩子们和诗人对话,和历史对话,和我们国家的文化对话。如此美好的音乐点缀着孩子稚嫩而寻求美的心灵。如此多的感悟,如此多的美好。
8、 校园盎然绿意绽放,给我们的学习增添了绿的心情,绿的饱满和绿的希望与生命。南方城市的树木葱茏,油亮亮的树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葱茏绿意,而教室里孩子们认真学习的身影更让人心生感动,每一个班后面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他们班喜欢的名言,他们的花草,他们的园地,颇具班级特色,每一个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在认真的学习和做事情。老师是引路人,他有创意就会带领孩子们有创意的学习,让这个世界与众不同,让我们心灵与众不同,我们喜欢丰富的生活,我们喜欢不一样的课堂,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灵性,我们的生命自然成长,我们的生命充满创意,我就会创新地做事。
9、 因为我们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所以我们存在;因为我们行走在有创意的新教育的路上,所以我们心灵更加充盈的存在。
10、 海门之行落下了帷幕,我们的心灵拉开了帷幕……
二、如何理解以创意为本的美术教学
1、20世纪80年代,两项有关儿童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一项是关于神经学科的研究。对大脑研究的结果令人惊奇,改变了我们对幼儿大脑能力的看法。根据神经科学家的理论,大脑急速增长的旺盛期在10岁左右开始减缓,在青春期(18岁左右)即将结束的时候,大脑的可塑性降低而其技能却在增加,那些已形成和已强化的能力就会发展起来。这一事实充分表明对儿童开展早期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另一项是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可以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虽然在数学、物理、化学或语文、外语等方面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却能够创造优美的美术作品、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的孩子,同样可以得到智能方面的肯定,并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2、20世8290年代,乔治·布什(George
3、H.W.Bush)总统正式颁布的“开发大脑十年方案”促使这项研究有了重大的进展,“我们在近五年对大脑的了解要比过去一百多年来对大脑的了解增加了许多。”[3]一项有关个体是否有创新思维的实验研究证明,人的一生中不时会出现崭新的想法。在实验者的头部带上电极,让他们观看一些杂乱的图像,检测脑部由运动皮层形成的电流的活动,就可以看到新思想的闪现。当实验者产生新的想法时,检测仪上就会在许多相同的电波中发现一条独立出来的电波,灵光在瞬间闪现,这种独特的信号出现的时间很短,只有5秒钟左右。而在日常生活中,新点子(创新思维)的细微电波信号被淹没在杂乱的背景中,无法鹤立鸡群,需要去掉背景,让脑部放松下来,才能激发灵光。而美术教育正具有放松脑部、激发灵光的功能。英国脑科学家塞莫·萨基(Semir
4、Zeki)提出“美术的目的在于延长脑的功能”的观点,明确地指明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大脑机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5、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在法国巴黎制定的《儿童早期价值观教育行动框架》[4]中指出,早期阶段的发展对儿童产生的积极影响深远而重要;要建立一个“灵活的、创造性的、沟通的、支持性的”幼儿学习环境,每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都能够表现其创造能力和沟通技能;通过创造性活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进行多种文化教育,树立全球意识。
6、上述大脑智能的研究成果和联合国的文件帮助我们从生理学和价值观层面认识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独特功能、重大意义和无限的价值。
7、二、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
8、走进21世纪,无论东西方都意识到自工业革命后,独尊科技、偏重理性的教育已无法应对新时代的多元需求。许多国家、企业都发现,在全球的科技与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之际,高科技只有结合高感性才可能有出路,有创意的心灵和深邃的智慧才是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力。与此同时,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科技创新将奠基于文化基础上,国家、人才的竞争力更深层地蕴藏在每个人的创造力、感受力以及美感经验之中。这股看不见的竞争力,力量更巨大,影响更深远。
9、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际美术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创造力”成为核心概念。200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首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是“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Building
10、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21st
11、Century)。2010年5月28日落下帷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2届世界艺术教育大会”的主题为:“面向社会的艺术,面向创造力的教育”(Ans
12、for Society,EdIleation for Creativity)。
13、多项研究证明,美术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齐驱并驾,而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不是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结果,需要通过美术学习来获得,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深受文化与教育机会的影响。在优质的美术教育环境中,儿童充分发挥创意,选择相应的美术语言、表现手段和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情感和想象,以促进自身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早期美术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幼儿的创意,加强表达创意方法的指导,真正达到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目标,为培养富有创意的心灵和深邃的智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4、幼儿的审美体验有两个方向和四个问题。两个方向是“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四个问题是:(1)我们表现什么?(2)我们如何表现?(3)我们观看什么?(4)我们如何观看?问题(1)和(3)有关美术的内容,问题(2)和(4)有关美术的方法。这四个问题都与“创意”紧密相连。如何发现表现的题材和主题?如何找到创意表现的方法?如何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术作品?如何有创意地解读自己或他人创作的美术作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创意美术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境加以引导或指导。
15、日本美术教育家阿部寿文和他的团队以发展O岁~2岁的婴幼儿感知力与美感能力为主旨,开发了133种造型游戏活动并编成教材进行推广(图1)。美国戴维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探索K》中汇集了丰富多彩的幼儿美术活动案例。我国在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教师杨一宾指导幼儿进行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上的中国画学习和具有原创特征的表现,并将学习成果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学习迁移能力。又如,江苏省“民间美术进课堂”从中小学延伸到幼儿园,无锡地区和南通地区的多所幼儿园开展了与幼儿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图2为无锡新区鸿声中心幼儿园中展示的幼儿民间美术作品)。
1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幼儿创意美术教育活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经常来到嘉定菊园幼儿园指导“樱桃班”的幼儿们进行美术创作(图3);浙江省平湖广陈中学美术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中学生手把手地向幼儿们传授稻草艺术的制作方法(图4)。
17、“审美体验”和“创意”总是发生在每一次的幼儿美术教育场景中,是发现和创造,是分享和成长,是欢乐和爱,宛如温暖的阳光和激情迸发的篝火,给幼儿的心灵和智慧带来积极影响。
三、创意美术教育有哪些意义
1、诚如您所言,创意美术培训机构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为出发点开办的”,而并不是以培养儿童画得更好的目的。
2、所以,您不应该以“在培训班可以画的很好,回家后依然画的不堪入目”这样的结果,来作为检验“激发和锻炼孩子的创造力”的标准。
3、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创意美术和创意音乐、创意科技、创意戏剧、创意泥巴等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方式的不同。比如您送孩子去创意泥巴,绝对不是让他玩泥巴有多好,而是看他是否通过玩泥巴学到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4、我建议您不如从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方式等方面,去考察机构对孩子的影响。如果这些方面有好的变化,就是有用的。
5、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即使孩子在家画得不好,但孩子通过在机构的学习,愿意画画了,主动画画了,愿意多动手了(不一定是画画),也是有用的。
6、在孩子并没有展现任何突出的天赋之前,您可以在创意美术、创意音乐、创意泥巴等等,任意选择一种性价比最好的,它们的区别不大,对孩子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7、至于是否有必要,我可以说,没有必要,但是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需要。
8、如果您的孩子在9岁左右,而且展现出绘画天赋,可以去更专业的机构学习画画,那时候,画得好不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才是检验机构的标准。
创意教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创新教育期刊是什么级别、创意教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