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玫瑰露天种植技术
阳光玫瑰属二倍体欧美杂种,自2007年引入我国,品质较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近几年种植面积逐渐广泛。
阳光玫瑰的自然果穗圆锥形,果穗较大,平均穗重1000g左右,果粒椭圆形,黄绿色至黄色,平均粒重7.0g。
果粒着生较松散、成熟一致,不易落粒;果粉浅,果皮无涩味,果肉脆,有浓郁玫瑰香味;有核,不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4%以上,品质优。
阳光玫瑰一般在3月中上旬萌芽,5月初进入初花期,5月上中旬盛花期,6月上旬开始第一次幼果膨大,7月中旬果实开始转色,8月初开始成熟。
属中熟品种,物候期与巨峰接近。
结果枝率为95%,第一花序着生位置3、4节。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数为1.2个。
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1500kg/亩(1.5m×3m株行距,V型水平架栽培)。
该品种适于温暖、少雨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棚、篱架栽培均可,以中短梢修剪为主。
阳光玫瑰在低温下生长较缓慢,且病毒病症状明显,所以最好采用设施栽培,以提高春季生长环境温度。
如采用单层冷棚,可较露天栽培萌芽时间,提前30天扣棚。
如采用双层冷棚,可较露天栽培萌芽时间,提前40-50天扣棚。
如采用三层膜的冷棚,可较露天栽培萌芽时间,最多提前80天扣棚。
如采用双层或三层冷棚,为保证提升地温,需在扣棚过程中遵循“先天、再地、再中间”的原则。
也就是先遮盖外膜,外模封闭后灌水;间隔一周内覆盖地膜;地膜覆盖一周后再遮盖内膜。
外膜和内膜之间至少保持20厘米以上的空间。
如果在覆盖外膜的同时覆盖地膜,或只扣棚不覆盖地膜,则地温难以保证或地温提升速度较慢,会导致葡萄萌芽晚或萌芽不整齐。
覆膜浇水后,可使用单氰胺涂抹芽眼或枝条喷雾,保证葡萄提前萌芽且萌芽整齐。
就近几年效果表明,使用单氰胺喷雾效果,优于涂抹芽眼。
如采用日光温室或暖棚栽培,可在棚内白天气温稳定在16℃左右时,开始使用单氰胺。
在具体操作中,先在枝条上喷施清水,提高枝条表面湿度,等到枝条上没有水滴后,使用50%单氰胺20倍液喷施枝条。
(1)必须保证棚内湿度,经常用水,以清晨棚内可见雾气为宜。
如棚内湿度小,使用单氰胺后会存在较大的“烧芽”风险。
(2)单氰胺对人畜毒性较大,在喷施前后,严禁操作人员抽烟喝酒,必须带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作业。
在萌芽以前,设施内保持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葡萄提前萌芽。
葡萄萌芽以后,白天棚内气温如果超过28℃,要立即通风降温,避免出现持续的30℃以上高温。
否则极易出现枝条徒长、花芽退化的风险。
促使根系提前恢复正常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是春季果树管理的重点。根系复苏早则地上萌芽早、根系活力高则地上长势旺。
可在果园基建中开沟起垄,不仅可以保证根系的呼吸质量,还能在春季增强土壤与空气的热交换,提高地温,促使根系提前复苏。
近几年生产实践中,在葡萄零星出现伤流后,每亩地使用一公斤海藻肥,随萌芽水冲施或滴灌,不仅可保证葡萄提前萌芽、萌芽整齐,且萌芽后长势显著增强,病毒病症状明显减轻。
阳光玫瑰春季叶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摘心、控梢和叶面肥补给。
(1)新梢萌发后,待第六片叶有拇指指甲大小时,开始摘心。
此次摘心可避免新梢过旺生长,促进新生叶片发育成熟;强化花絮养分供应,有利于保证花絮分离质量;强化花芽分化养分供应,一则保证当年花的质量,二则保证来年花量。
(2)临近开花(大约萌芽后40天左右),花絮上留六至八片叶再摘心。
坐果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花期,花絮的养分供应情况。
临近开花再次摘心,节省养分,不仅可强化花絮养分供应,提高阳光玫瑰坐果质量,延迟生理落果高峰,保证充足的保果处理时间;并且可强化花芽分化的养分供应,保证来年花量。
如果春季新梢生长过旺(主要标志是梢头下勾,枝条上腺珠较多、节间距长),则需配合摘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梢。
坐果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务必注重药剂的安全性。
目前常见植物生长抑制剂中,在硬核期以前应避免使用生长抑制能力强、持效期长的矮壮素、多效唑、PBO(果树控旺剂)成份等
优先选择较安全的调环酸钙及缩节胺,其中调环酸钙的安全性更占优势,合理剂量下对花絮生长几乎无不良影响,可满足全株喷雾的要求。
两次摘心后,可全株喷施调环酸钙,10%含量可湿性粉剂可选择500-600倍液。
花前葡萄的养分消耗,主要集中在根系生长、新梢生长、花絮分离、花芽分化及开花坐果几个方面。
葡萄新生组织生长,需要大量的氮,以促进营养生长。
春季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长则对磷的需求较高,同时在植物生长初期,是补充中微量元素的关键期。
在葡萄新梢六叶摘心后,每亩滴灌或冲施硝酸铵钙10-15公斤,主要快速补充氮素,满足新生组织生长需求,保证春季叶片生长和花絮分离质量。
萌芽后30天左右,大致距离开花10天左右,每亩滴灌10-30-20型高品质水溶肥4公斤,一则盛花期是花芽分化盛期,以形成来年的花。此时补充磷素,保证花芽分化质量。
二则适量补充钾素,促使新生叶片发育成熟,尽早进行光合,保证花期养分供应质量。
两次追肥需搭配水溶性有机肥,氨基酸类或黄腐酸类等。
阳光玫瑰春季病毒病症状较明显,叶面喷施锌肥和海藻肥,对病毒病的控制有一定效果。
从萌芽到临近开花,是花絮生殖细胞(花粉及胚珠)形成高峰期。
需叶面额外补充有利于生殖系统发育的叶面肥,优先保证硼和磷钾的供应。
新梢六叶摘心后,在水肥供应良好,尤其是土壤湿度保证的前提下,花絮开始分离。
距离开花10天左右,大致是萌芽后30-35天,花絮分离基本到位,开始进行疏花。
保留花絮末端3-5公分,最多80粒花,往上部分全部去除。
阳光玫瑰与其他品种相比,异常花絮发生较高。
在整理上,基本上留下第一花絮,枝条顶端的花絮去掉;花絮末端分成两股的,减掉一边或从分叉处减掉,留花絮中间的花;花絮极端弯曲的不要,使用花絮最上端副穗坐果。
(1)花絮顶端分叉,分成两股,且两股枝梗上花粒分布均匀,要切除一边,进行整形。
(2)花絮顶端扁平,花粒簇生成团,没有明显的絮尖,则将顶端形状不好部位完全剪除,使用花絮中间枝梗坐果。
(3)花絮主轴完全弯曲,则选用花絮最上端较长的、朝下生长的枝梗。
具体要求是枝梗长度在3.5公分以上,最好水平生长或朝下生长。
利用上部枝梗坐果,在处理时需注意,一则上部枝梗开花较早,需提前处理;二则需降低赤霉酸浓度;三则果粒注定较小。
阳光玫瑰去核难度较大,单纯在保果期间使用赤霉酸或氯吡脲,难以保证阳光玫瑰的无核率。
目前对阳光玫瑰去核效果最好的是链霉素,不建议使用农用链霉素,可使用医用或兽用链霉素。
在葡萄开花前一周内,针对花絮喷施200PPM链霉素。
在阳光玫瑰保果处理时,搭配赤霉酸、氯吡脲,再使用一次200PPM链霉素,去核效果更佳。
目前阳光玫瑰所公开的技术资料,提及的保果方案较多。
根据经验,2PPM氯吡脲即可保证阳光玫瑰坐果质量,然后可根据生产目标添加赤霉酸。
阳光玫瑰裂果风险低,原则上可通过增加赤霉酸用量,提高果粒大小。
但保果处理中,赤霉酸浓度越高,果梗普遍加粗变硬,未来落粒风险越大。此外,如果树势较强,赤霉酸浓度较大,可能会导致果轴弯曲。
因此综合考虑,不建议使用高浓度赤霉酸。10PPM或略高的赤霉酸,即可保证坐果和未来果实膨大效果。
根据部分种植经验,实际用量为10PPM赤霉酸+2PPM氯吡脲+200PPM链霉素。即40斤水,添加1克20%赤霉酸,40毫升0.1%氯吡脲,4克(瓶)100万单位链霉素(可参考)。
在具体操作中,需注意如下几点:
(1)务必在满花两到三天后进行处理。
即在花絮最顶端花打开后两到三天,使用药剂浸渍花絮。如处理时间较早,一则大小粒风险高,二则出现僵果的风险大;
(2)保果处理后必须采用大水大肥,尤其要持续保证田间土壤湿度。
保果处理后如供水不及时,土壤湿度小,一则保果效果不稳定,落花落果严重;二则果梗明显偏硬,后期落粒风险大;三则出现僵果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保果后一周左右,需进行疏果处理。
就几年经验,阳光玫瑰疏果较晚,副作用较明显。
阳光玫瑰果穗中,越靠上的枝梗,对赤霉酸越敏感。
因此保果处理后,果穗上部枝梗会快速拉长。如不进行处理,一则果穗肩部过大,穗型不标准;二则上部果粒稀疏,果粒抱不紧,采摘或储运过程中掉粒严重。
阳光玫瑰是日灼发生较重的葡萄品种。根据近三年来对日灼的调查,隐约感觉,疏果越晚,日灼现象越重。该猜测还在证实中。
就近几年经验,阳光玫瑰膨果处理和保果处理之间,所间隔的时间不宜过短。建议保果处理后15天左右,开始进行膨果处理。
可用25PPM赤霉酸+5PPM氯吡脲处理,果实品质较好。
在树势一般的情况下,浓度不易过高,否则有较大概率出现普遍的果粒空心现象。
蘸药后必须进行水肥管理,尤其是保证水的供应,保持田间土壤湿度,一直持续到果粒开始软化。
田间供水不足,膨果效果难以保证。就近几年经验,甚至硬核期遭遇干热,也有较大的僵果风险。
阳光玫瑰抗病能力较强,尤其对霜霉病抗性较强,春季防治重点是黑痘病、灰霉病和绿盲蝽。
自葡萄萌芽后,至麦收以后,重点预防绿盲蝽,10-25天用药一次。
防治的有效药剂推荐菊酯类搭配新烟碱类药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联苯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搭配吡虫啉或噻虫嗪。
葡萄展叶后、花絮分离期、开花后、果实黄豆粒大小时期,是预防黑痘病的高峰期。
具体表现为外表未见明显的灰霉病症状,但实则病菌已经侵染,导致落花落果严重。
灰霉病侧重于预防,尤其强调在开花前后提前防治。
在果实处理期间,水肥供应质量,直接决定果实膨大效果。
幼果快速膨大期,应优先保证氮的供应,具体配比根据树势灵活调节。
葡萄保果处理后,如树势一般,可使用高氮类肥料30-10-10型,滴灌或冲施使用。
此期追肥务必保证用水量。如此时树势过旺,枝条节间距明显增长,则换用20-20-20平衡型水溶肥。
自保果处理至硬核期,基本保持每三天滴灌一次的频率。在三次使用水溶肥时,都搭配有5公斤左右水溶性有机肥。
自保果后,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叶面肥。选用高氮高钾型添加足量钙锌元素等进行补充。
果实膨大处理后,就可以实施果实套袋。
近几年的经验表明,阳光玫瑰的日灼,可能和套袋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基本建议是,膨果处理后在气温提升前尽早套袋。
如气温已经较高,则需推迟套袋。套袋最好在每天下午气温降低后进行。
阳光玫瑰务必选择绿色袋或蓝色袋。
一则确实可降低果锈;二则果粒成熟度基本一致,采摘时果穗上下部果粒成熟度没有较大差距;三则可去除果粉,保证果皮光亮;四则成熟时果粒呈青绿色,避免果粒发黄。
就日本经验,使用绿色袋最有利于果实发育;使用蓝色袋果实果锈最轻。
葡萄套袋前,需严格使用杀菌剂,避免病菌随果粒入袋。
就2017年经验,阳光玫瑰也存在较大的霜霉病病菌侵染果粒,导致果粒发病的风险。
阳光玫瑰套袋前杀菌处理,重点针对霜霉病,其次是炭疽病等其他病害。
在药剂选择上,可使用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嘧菌酯、喹啉铜组合用药,重点针对果穗喷雾,待果穗上药液蒸发变干后开始套袋。
务必保证当天用药,当天套袋。如用药后当天未及时套袋,则来日需重新用药。
在阳光玫瑰幼果停止膨大后,开始进入硬核期管理。
硬核期管理,除了保证湿度外,最重要的是葡萄进入硬核期后对钙的吸收量大幅度提升,需重点追施钙肥。
日本研究认为,阳光玫瑰的果锈问题,和用肥的氮/钙比存在直接关系,保证钙的用量,不仅可降低果锈,还可提升果肉可溶性固态物含量,增加果粒香味。
阳光玫瑰果实处理以后,叶片管理的核心是反复摘心和避免高温障碍。
葡萄叶片有效光合日龄约100天左右,即葡萄叶片展开100余天以后,养分制造能力严重下降。
阳光玫瑰果实发育时间长,越是果实发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越高。
因此阳光玫瑰不得绝后摘心,必须保证果实发育后期,树上也有足量的新鲜叶片。
为避免阳光玫瑰日灼现象,需对果穗进行恰当的遮阴。可在果穗上留一个副梢,副梢采用3-4片叶绝后摘心。
如新梢生长快,节间距过长,可使用药剂如缩节胺控旺。
成熟期管理的核心是追肥及防病。
阳光玫瑰硬核期以后进入对磷钾的需求高峰期,供应质量直接决定糖分的积累速度。
阳光玫瑰成熟期气温较低,加上阳光玫瑰含糖量普遍高,需重点预防炭疽病。
阳光玫瑰进入软果期,需严格控制供水,长期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保证根系的呼吸质量。
此时根系质量对果实香味浓郁与否至关重要。
就近几年经验表明,如阳光玫瑰临近成熟,土壤湿度持续较高,一则软果,二则果锈严重,三则果粒普遍没有香味。
如此期雨水较重,需提前采取深开沟高起垄的措施。最好行间铺设农膜。
阳光玫瑰硬核末期,每亩滴灌5-10-40型高品质水溶肥4公斤,搭配水溶性有机肥5公斤。间隔10天后再追施一次。
叶面追肥,采用5-10-40型600倍,搭配有机钙1000倍,叶面喷雾,间隔10天,连续使用两次。
果粒软化以前,全园喷施三唑类杀菌剂,重点预防炭疽病。可选用戊唑醇或丙环唑成份。
此期使用生长抑制能力较强的三唑类成份,可提升植株脱落酸含量,加速成熟。
二、阳光玫瑰的产地在哪里
阳光玫瑰的产地在山西、新疆、云南、甘肃、宁夏等地区。
阳光玫瑰葡萄的主要产地在山西、新疆、云南、甘肃、宁夏等地区。有丰产、稳产、大粒、抗病、耐贮性好等优点,果粒着生紧密,椭圆形、黄绿色,果面有光泽,果粉少。果肉鲜脆多汁,有玫瑰香味,不裂果、不脱粒、丰产且抗逆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
1、栽植前,按行距挖宽0.8 m、深1 m的定植沟,667m2施入腐熟羊粪4000kg,与土混匀后回填,灌水沉实,然后起垄,垄高20 cm左右,垄面宽60cm左右。
2、选择有4个以上饱满芽、10条发育完好的根系、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伤的苗木,整株苗木浸入1000倍多菌灵溶液中处理后,按照1.2 m的株距在垄上栽植。填平踏实后,充分灌水1次,加盖地膜保墒。
3、灌水结合施肥进行。萌芽时,结合施肥灌水1次;开花前浇1次水,花期控水,花前最后1次灌水应于花前一周进行;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灌1次水;果实成熟期控水,11月份封冻前浇1次水。其它时间根据墒情适时浇水。
三、垄上覆膜的作用
辣椒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直到2~3真叶时才有较多二次侧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围45厘米、深度10~15厘米的土层中。露地栽培时株高多为40~60厘米。辣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在10%左右,为常异交植物。果实为浆果,圆锥形,但在植株营养不良、夜温低、日照弱、土壤干燥或栽植过密时,果实的肥大会受到抑制,形成小果或僵国果。即使正常果。在土壤干旱、施肥过多,植株吸收水分受到抑制时,果实也会变短。辣椒种子呈扁平状,微皱,肾状,淡黄或乳白色。种子寿命一般性5~7年,但使用年限仅为2~3年。二、辣椒的生育特点: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摧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主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时会造成落花落果。辣椒对条件水份要求严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辣椒被水淹数小时就会焉萎亡,所以地块选择要平整,浇水或排水的条件要方便。辣椒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都可以种植,但其根系对氧气要求严格,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沙性土或两性土壤中种植。辣椒生育要求充足的氮、磷、钾,但苗期氮和钾不宜过多,以免枝叶生长过旺,延迟花芽分化和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钾则是果实膨大的必需元素,生产中必须做到氮、磷钾互相配合,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搞好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三、育苗技术特点: 1、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四、田间种植及管理: 1、春辣椒的苗龄在110天左右,有的可达到150天以上,在北方地区,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才能定植。辣椒本身高产稳定,但是一些地方出现减产现象是因为品种退化。抗病力较差,病害严重造成,种植地块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黄烟的春白地。刚刚收过越冬菠菜的地块也不好。定植前7天左右,每亩地施用土杂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碳酸氢氨30公斤作基肥,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整平、起垄、覆膜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两棵。每667平方米2500-3000穴。 2、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次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垄上阳光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垄上阳光小区、垄上阳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