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
1、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指标。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

2、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m2/hm2)
3、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
4、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5、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6、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7、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8、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9、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
10、人口净密度=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
11、建筑间距主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求,综合考虑确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12、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日照质量是指每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 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13、城市道路面积率是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城市道路拥有量的重经济技术指标。这里所说的城市道路系指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不包括居住区内的道路。建成区的城市道路面积率计算公式如下:
14、城市道路面积率=(建成区道路用地总面积÷城市建成区用地总面积)(%)
15、也可以计算建成区内局部地区的城市道路面积率,公式为:
16、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总面积÷建设用地总面积)(%)
17、城市的总绿地率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这里所说的各类绿地必须符合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 90)的规定。也可计算建成区内一定地区的绿地率。如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绿地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二、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概念和区别!!
(1)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区别是计算方式不同:
(1)建筑密度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底层面积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2)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
建筑底层架空作为通道、公共停车、布置绿化小品、居民休闲、配套设施等公共用途的,架空层层高宜在2.8米至3.6米之间,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1、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2、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三、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什么区别
(1)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建筑密度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计算方式不同
(1)建筑密度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2)容积率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
楼密度是直接指标。容积率是地块拍卖时的一个指标,但楼密度有明确说明,容积率和楼密度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楼密度=容积率/建筑层数。
高层建筑容积率一般在2.8-4.5之间,楼密度为13%-20%时,小区景观环境较好,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高层的容积率如果是2.8,那么要想小区环境好,还要住得舒适,其层数应高于14层;如果小区的容积率是4.5,那么小区的层高要高于22层,才满足条件。
因此购房者们可以参照这样的关系进行计算自家的小区是否楼密度合适,是否居住舒适。
OK,关于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筑密度对照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