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有核细胞计数(有核细胞计数正常值)

七月网4150

一、单核细胞计数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单核细胞计数的别名 5单核细胞计数的医学检查 5.1检查名称 5.2分类 5.3单核细胞计数的测定原理 5.4试剂 5.5操作方法 5.6正常值 5.7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5.8附注 5.9相关疾病 1拼音

dān hé xì bāo jì shù

有核细胞计数(有核细胞计数正常值)

与粒细胞有相同的祖细胞,成熟的单核细胞释放入血。但实际上单核细胞并未完全成熟,在血中约停留3~16天后就进入组织继续发育成为巨噬细胞(macrophages),血中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具有强烈的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酸性条件下,可将稀释液中α醋酸萘酯水解,产生α萘酚,并与六偶氮副品红结合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沉积于单核细胞内,与其他白细胞区别。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然后滴入计数盘内,计一定范围内细胞数,可计算每升血液中单核细胞数。

下述瑞氏姬姆萨复合试剂或快速染液可任选一种。

(1)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甲液:取瑞氏染粉1g,姬姆萨染粉0.3g,置干燥清洁研钵中,另备甲醇(不含水或丙酮)500ml分数次加少量甲醇研磨,分次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摇匀3min,经1周后即可应用。乙液(磷酸缓冲液)(pH值6.8~7.0):磷酸二氢钾(无水)0.3g,磷酸氢二钠(无水)0.2g,加适量水溶解,校正pH值,加水至1L,可加入0.01%TritonX100改善染色性。

(2)快速染液甲液:取磷酸二氢钾6.64g,磷酸氢二钠2.56g,水溶性伊红4g(或伊红B2.5g)加水1L,酚40ml。乙液:亚甲蓝4g,高锰酸钾2.4g,水1L,煮沸,冷后备用。

(1)采血1小滴于载玻片一端,用一推片以35°~45°倾斜推出四周留有适量空隙,可分清头、体、尾的薄血片。血膜长度不少于2.5cm,末梢至玻片另一端尚余空隙约1cm。血膜干后染色。

(2)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平置血片于染色架上,加染色液3~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轻轻吹气使染液与缓冲液混和,5~1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后镜检。

(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

(4)镜检:选择血膜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已基本不相重叠之处用油镜检查,检查应上下左右有一定方向,并顾及血膜长径两侧边缘,否则影响各类细胞的检出率。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分类,并求出百分率。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0.04~0.07)×109/L(40~70/mm3)。

(1)感染:肺结核病活动期或恶化期、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痘疮、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原虫性疾病(疟疾、黑热病、立克次体病)等。

(2)血液病:慢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斑替(Banti)综合征、高雪(Gaucher)病等。

(3)慢性疾病:肝炎、肝硬化等。

(4)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恢复期、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等。

白细胞分类受技术因素和细胞分布因素等原因而有较大变异,故分类计数的离散度较大,且分类中占大比例的如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变异呈正态分布,占小比例的如嗜酸粒细胞、嗜堿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呈普哇松分布。根据Rümke等研究,白细胞分类计数的95%及99%可信限范围,可参见下表(表1)查得。例如某血片作200个白细胞分类,其中粒细胞为60%(p),其他细胞为40%(q),则出现p可能性的标准误(SEp)为,n为计数的细胞数,查表Low95%及High95%行与p60,q40列,相交处得53及67,即本例分类95%可信限最低为53%,最高为67%,同理99%可信限为51%~69%。也即对同份血片或同一病人的另一张血片再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有95%的可能性,粒细胞的分类计数范围在53%~67%,99%的可能性范围为51%~69%。超出此范围的即认为分类计数误差过大,不符质量要求,应予重视。

二、有核细胞是什么意思 多少为正常

1、有核细胞指的是有细胞核的细胞,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其中白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这些细胞都属于有核细胞,且分布于外周血中。成熟红细胞是无核细胞。

2、有核细胞就是指在细胞内具有细胞核这种结构的细胞,在外周血中白细胞有细胞核,属于有核细胞,但是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却没有细胞核,属于无核细胞,血细胞是否有核与它们的功能进化密切相关。红细胞为了更好地发挥运输氧气的功能,在红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细胞核逐渐脱去,更多的携带氧气,虽然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是成熟红细胞也经过了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5个阶段,脱去细胞核以后才成为了成熟的红细胞。正常人在外周血中是无有核红细胞,如果出现有核红细胞,这是一种病理现象,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各种急性失血或溶血性疾病。

3、有核细胞计数一般是指骨髓中的有核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红细胞占20%,淋巴细胞占15%,粒细胞占65%,原始阶段的细胞低于5%。临床上如果患者有核细胞降低或者增高都是异常的,如果有核细胞降低,可能见于一些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有核细胞明显增多,可能见于一些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患者。如果要明确具体原因的话,可以进一步检查,平时要注意定期随访。

4、有核细胞计数是指细胞核的细胞,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若外周血管的中细胞,其中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这些细胞都是有核细胞计数。分布在外周血管当中,集中成熟的红细胞是有核细胞。正常外周血管中看不到有核红细胞的。若外周的血管中有红细胞的计数,则提示异常的。

三、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分类时,至少计数多少个有核细胞

目前使用的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系统参考值与临床实际出入大,而且血小板数无参考值,为此研究巨核细胞系统参考值,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4例正常骨髓涂片,观察1.5cm×3.0cm的血膜上巨核细胞总数、分类100个巨核细胞,并计数50个油镜视野中血小板

有核细胞计数和有核细胞计数正常值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