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氏宗祠基本介绍
1、黎氏宗祠属于东莞人文景观的著名旅游去。

2、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中出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有包台,两侧为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后又重建,真是见证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古迹。
二、黎氏大宗祠的建筑布局
1、祠堂布局取形于龟,建筑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祠深48米,宽24米,前有包台,两侧有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祠堂面积1337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
2、祠堂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门厅前台左右有垫台,两条圆形红砂石柱,前檐额压檐披风,柱端两边梁架布满了雕刻,有鸟兽虫鱼、云雷如意等,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头门上端乘挂着“黎氏大宗祠”牌匾。大宗祠的基地是龟形,有头、有手、有足、有尾,祠前三级水,六脉入村怀,祠堂正对着黄旗山的尖峰,因此祠的门联写着“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联是翰林学士黎溢海撰的。
3、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堂(即正厅),其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这里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等图案,仰首凝望,玲珑别致,蕴涵着深厚的汉族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4、内进神台两侧保存安放有两块以精石为碑身、红石为底座的刻碑,上面记载着宋、元、明李春叟等六名贤所撰碑记。六人字体不同,铁画银钓,雕刻精致。此碑文在明朝复建,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东莞属年最远久的碑石,也是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之一。
三、黎氏全球唯一大总祠堂有多大
1、黎氏大宗祠祠堂布局取形于龟,建筑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祠深48米,宽24米,前有包台,两侧有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占地面积2360平方米,祠堂面积1337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
2、黎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黎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