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枧水是什么(枧水是什么做成的)

七月网1170

一、枧水是什么东西

枧水,是用碳酸钾和碳酸钠作为主要成分,再辅以碳酸盐或聚合磷酸盐,配制而成的碱性混合物。

枧水是什么(枧水是什么做成的)

它是广式糕点常见的传统辅料,在以前,人们是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取上清液而得到碱性溶液,PH值为12.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而如今,使用的枧水已不是草木灰,是用各种成分配合制作的,在功能上与草木灰枧水相同,故仍称为枧水。

在广东一带,人们用枧水包粽子,包成的粽子叫做枧水粽,是传统名点,属于端午节食品。加入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相对长久。而且食用少量枧,可平衡人体酸碱度。加上枧水粽口味爽滑,不油不腻,很受食客欢迎。

当代人疑心枧水对人体不利,建议制作时不加枧水,令“枧水粽”之有名无实,失去其甘香脆口的传统特质。其实一年之中才有那么一段日子吃这种食物,窃以为少量吃入枧水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而不加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也并不长久,容易腐臭变质。

二、枧水是什么水

枧水[jiǎn shuǐ]又名碱水,是生产广式月饼很重要的原料之一。

它是用食用碱粉加小苏打用沸水溶解过滤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具有碱性,质量好的枧水还含有约10%的磷酸或聚合磷酸盐,以改善保水性和酸碱缓冲性,保证了枧水的稳定性,以使长期储存不易失效变质。

1、纯碱粉50克,水15克,混合一夜后再过滤方可使用。

2、纯碱粉25斤,烧碱20克,开水80斤,食用苏打0.9斤,全部拌匀即可使用。如果不用烧碱,水用75斤,烧碱使烤出的月饼发红,在调配时可加入。

枧水与饼皮回油没有直接关系,饼皮是否回油只与糖浆浓度用所用的糖,包括饼皮和馅,油有关。搓皮时,一定要接配方标准加入枧水,如果枧水过多会使成品色泽发暗,易焦黑。

烘烤后易霉变,影响回油。枧水放得少,烘烤时饼皮难上色,熟后饼边出现乳白点,点子分有少许皱纹,饼的底部皮色变白,有砂眼影响外观。

目前,市场上的枧水品牌较多,质量和浓度差异较大,厂家在大生产使用前,最好先进行小批量试验,直到月饼的颜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使用量为止。同时,由于枧水中含量有金属离子,较易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使用前,最好先加热,再过虑,除去沉淀物等杂质,这样使用效果会更好。

另外,枧水的浓度也非常重要。枧水浓度太低,造成枧水加入量大,会减少糖浆在面团中的使用量,月饼面团会“上筋”,产品不易回油、回软,易变形。枧水浓度太高,会造成月饼表面着色过重,碱度增大,口味口感变劣。

枧水浓度一般为30~35波美度(oBé)或碱度为60度左右,相对密度1.2~1.33。其中,碱度是指中和100克试样中的碱性物质所需要(H+)的物质的量,n(H+)是用毫摩尔作单位的数值;单位为:摩尔/千克,表示符号为SI。实际使用时,右用碱度计来测定枧水的碱度。

一是中和转化糖浆中的酸,防止月饼产生酸味而影响口味、口感;

二、控制回油的速度,调节饼皮软硬度;

三、是使月饼饼皮碱性增大,有利于月饼着色,碱性越高,月饼皮越易着色;

四、是枧水与酸进行中和反应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促进了月饼的适度膨胀,使月饼饼皮口感更加疏松又不变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枧水-作用

三、什么叫枧水

1、枧水是用食用碱粉加小苏打用沸水溶解过滤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具有碱性,质量好的枧水含有约10%的磷酸或聚合磷酸盐,能够改善保水性和酸碱缓冲性,保证了枧水的稳定性,以使长期储存不易失效变质。如果仅用碳酸钾和碳酸钠配成枧水,则性质很不稳定,长期贮存时易失效变质。一般都加入10%的磷酸盐或聚合磷酸盐,以改良保水性、粘弹性、酸碱缓冲性及金属封锁力。

2、枧水可以中和转化糖浆中的酸,防止月饼产生酸味而影响口味、口感;控制回油的速度,调节饼皮软硬度;使月饼饼皮碱性增大,有利于月饼着色,碱性越高,月饼皮越易着色;枧水与酸进行中和反应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促进了月饼的适度膨胀,使月饼饼皮口感更加疏松又不变形。

3、只有做广式的月饼才需要添加枧水,而苏氏的月饼是添加酥油。所以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4、枧水实际不完全等于碱水,枧水是烧碱和纯碱水的混合物,而碱水则是碳酸钠溶液。枧水浓度为60度,由于各家配制枧水配方不一样,所含成份也不一样,所以厂家在使用要做实验,看放多少能否合自己的需要。

好了,关于枧水是什么和枧水是什么做成的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