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玉刚版《叹》宛若唐宫夜宴,经过他的演唱为何能如此出彩
李玉刚老师之所以能够将《叹》这首歌唱得这么出彩,主要是因为以下四个原因:1、改编很丰富;2、演唱技巧高超;3、舞台设计很到位;4、整体感很强。
首先,《叹》这首歌其实是黄龄的原唱,原版的编曲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合成器的音效,而且有很多层乐器音色的叠加,靠着这些音色来营造了一个极具氛围感的歌曲环境,而李玉刚老师则是将这首歌完全按照中国风来改编了,而且全程也都是使用中国风的乐器,依然是靠着重重的音效和乐器音色来营造出歌曲的氛围,这种改编其实很丰富,也很精彩。
其次,其实李玉刚老师这一次的编曲并不是那么好hold住的,因为太多乐器会导致人声被压住,但是好在李玉刚老师本身的唱功非常好,他的声音技术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声压足够强,所以李玉刚老师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能够突出自己的人声。
另外,李玉刚老师的舞台其实是非常好看的,有网友表示这完全就是一幅唐宫夜宴图,在综艺节目中,其实舞台表现也是歌曲的一部分,大家会因为舞台设计好,而逐渐进入到歌曲的情景中去,这也是李玉刚老师版本的《叹》精彩的地方。
最后,其实李玉刚老师因为这一次的演唱遭到了现场观众的质疑,有人觉得李玉刚老师的改编有一些“满溢”,李玉刚老师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我虽然认可这个观点,但是我依然觉得李玉刚老师的舞台整体性很强,他本人和他的声音是完全融入到舞台里面去了,这也是这个版本打动观众的地方。
二、李玉刚版《叹》宛若唐宫夜宴,这首歌最出彩的地方是什么
1、出彩的地方是李玉刚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其擅长的男女声及高低音的转换,辅以精湛的戏曲花腔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唐宫夜宴般欢乐喜庆的喧闹氛围。一直以来,李玉刚都致力于在歌曲中进行传统文化和国风元素的宣传和发扬。
2、这首《叹》,李玉刚也是充分发掘和灌输了国风传统文化的概念,通过歌词、曲风,以及传统意义的舞美效果,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又一次极致的宣传。本期《为歌而赞》的节目中,李玉刚的《叹》除了一如既往地为观众带来舒适的听觉享受,舞蹈演员的精彩演绎更是和李玉刚一起带来了完美的舞台效果,伴着充满国风元素的旋律,看上去宛如一幅盛唐画卷。
3、一首歌,真能唱出一场唐宫盛宴?看,一身西服、内穿长袍的李玉刚出场,直接唱到你一秒入魂。来,你先看图解解馋。是吧,连酒神李谪仙听了,都忍不住再来一套葡萄美酒夜光杯。
4、这舞台,真好一幅《唐宫仕女图》,奏古筝的、弹琵琶的、操古琴的、吹萧吹笛的……这怕不是唱的一首古曲?看原唱——黄龄的《叹》。慵懒声线、魅惑音色,真能完美改编?结果李玉刚一开唱,哗,绣口一吐,就是一副盛唐画卷。从伴随箫声的轻声旁白开始,就引我入宴。我在如梦似幻中一转头,仿若华灯初上,哪家的盛宴正在入席。
5、所谓盛宴,岂能无乐?而李玉刚一人,就唱出了满堂生香,听,那高低音的转换,真假音的转换,男女声的转换。一声一台阶,一句一风景。
6、假声清透,花腔婉转,戏腔好似行云流水,而我就仿佛随着歌声,步入唐宫,满堂宾客坐定,时候刚好,盛宴开席。此时,琵琶声绕着满堂转了一圈,古筝声声荡漾、笛萧余韵悠长,乐器声与李玉刚演唱情绪的变化相互交叠,一山过去,还有一山,群山层层叠叠,听者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这场景,真是杨贵妃看了,都想在线加入一起嗨唱。但盛宴到这里,才过了一半。接下来,原本熟悉的一首歌,竟又多出一份新的风景。原来是唱者随着歌声的脉络,填入了古风情结的歌词,歌还是那首歌,景却又焕然一新,听——“像是雾一般,弥漫夜晚。你的轻叹,犹在耳畔。往事如梦幻,风流云散。你我已然,成为遗憾。”
8、这段演唱,仔细听,又品出一番不同来,正常发声、戏曲旦角发声、美声花腔、甚至说唱,全都融为一炉,却又各自灿烂。唱到收尾,又一段京剧戏腔,全场都被点燃了。恍惚之间,我从盛宴现场漫步而出,夜晚亭台楼阁,花灯璀璨,哇,原来是盛唐。盛唐灿烂,夜宴喧闹,街市喜庆,梦境美妙。原来一首歌,真的能带听者入梦的。
关于李玉刚版《叹》宛若唐宫夜宴,李玉刚《李》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