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阳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有什么区别

七月网1790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的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在校生5300人,为办学达到8000人以上的规模,学院已制定了“2011—2015年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为贵州经济社会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服务,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阳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有什么区别

学校现设置有12个教学单位,另有直管附属医院2所,非直管附属医院6所,非直管临床医学院1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15所,其它专业实习单位12个。

学院依据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贵阳医学院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了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医事法律、医事英语9个医学类本科专业,依托贵州神奇集团的校企结合,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学院将建成以医为主,向文、经、法、管专业方向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护理系护理学护理(幼儿保育)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病理检验)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药学系药学药学(药品营销)麻醉系麻醉学医学检验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系医学影像技术社会科学部(法律系法学(医事法律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事业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外语教学部(外语系)英语(医学英语)临床医学系

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前身是原国立贵阳医学院医本科。1938年随贵阳医学院的建立而诞生,是当时国内仅有的9所国立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之一,也是贵阳医学院创办最早、具有坚实基础和较强优势的核心品牌学科和品牌专业。1958年9月组建医疗系,1976年改称医学系,1996年改为临床医学系,2003年11月更名为临床医学院,2005年11月更名为第一临床医学院。解放前11年医本科设置的临床学科有: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主干学科,经过近70年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已发展为拥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感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针灸学、中医学、肿瘤学、急救医学、护理学、检验、影像等17个专业,集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为一体的学科。临床医学院主要专业课程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共有内科学、外科学等17个临床教研室和诊断学、外科学基础2个教学组承担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则负责学生基本医疗技能的培养。

口腔医学系

贵阳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成立于2008年,前身系贵阳医学院口腔医学教研室(暨贵医附院口腔科),于I938年由解放后贵医附院第一任院长美国加州大学牙科学博士张舒麟教授创立。80年代起随着一大批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生分配至口腔医学教研室,逐渐形成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及口腔正畸学的完善和有序的临床和教学体系。

口腔系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教师中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从1986年至今,累计面向全国培养了900余名口腔专业专科和本科学生,2005年获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贵州省普通高校口腔医学本科省级示范性专业,2009年9月获得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读研究生45名,已毕业研究生50余名。

临床教学基地附院口腔诊疗中心拥有进口齿科综合治疗台50台,数字式口腔影像系统(RVG)、全颌曲面断层机、牙科电脑比色仪ShadeeyeNCC、精密研磨仪、电脑烤瓷炉、高频、中频铸造机、一流的牙科清洗消毒设备等价值近550余万元的口腔门诊临床及教学实习配备,拥有60张病床的颌面外科一、二病区给口腔本科及研究生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证。教研室拥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和能力。

口腔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基地:贵医附院口腔治疗中心、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口腔医院、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凯里市418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

主要研究方向有:1、口腔颌面部肿瘤防治研究;2、口腔粘膜病分子病理学机制研究;3、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整复研究;4、牙体牙列缺损的种植与固定修复研究。承担各种科研课题30余项,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总经费250万余元。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科研奖励8项。2007年自筹资金80万元建立口腔医学研究室。

麻醉系

麻醉学教研室建院初期隶属外科学教研室,1985年设科、1992年成立教研室,200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37人,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3人、助教7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3人。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获奖6项,目前有研究方向4个。

医学影像系

医学影像系下设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及技术与设备学3个教研室。现有在职职工52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2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

医学影像学学生经过基础医学理论课、临床医学理论课、医学影像学各专业课和临床实习课等阶段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及医学影像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基础影像学、系统影像诊断学、超声心动图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为适应现代医学知识的飞速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还开设有PC多媒体应用、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等选修课程。

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3年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了论文70余篇,还编著了《实用中枢神经影像诊断学》、《实用影像技术学》、《脑血管介入诊疗图解》及《骨发育与骨龄测评》4本专著,作为医学影像系本科生、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以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研究生参考教材使用。获省、厅级科研成果10余项。通过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指导,提高本身的科研水平和素质。还准备与其它院校共同开发研究数字化影像技术与诊断方面的有关课题。与有关方面合作,主持承办了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省级学术会议、各种专题学术讲座12次。

医学检验系

贵阳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成立于1986年,是全国较早建立的医学检验本科教育基地之一,是贵州省培养医学检验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现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贵州省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院重点学科、具有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医学检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现有在编教师42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23人,正高职称教师10人,副高职称14人,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7.14%;博士10人,硕士17人,硕博士人数占教学人员总数的64.29%;35岁以下青年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45.24%。现有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承担了主要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后劲足”的教师团队,是医学检验系后续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力。

医学检验系实验教学中心为贵州省合格专业实验室、贵州省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免疫、微生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血液和输血等基本检验技能训练平台;建有基因分析、蛋白分析、细胞培养和病原微生物检测等科研实验室。拥有全自动血凝仪、数码一体显微系统、基因扩增仪、荧光定量PCR仪、双向蛋白电泳系统、蛋白质纯化系统、遗传工作站等优良设施、设备,教学、科研条件优良。积极围绕临床医学开展科学研究,已形成特色鲜明,发展稳定的“生殖医学检验、肿瘤的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疾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及免疫诊断”三个研究方向。

医学检验系承担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共113项,科研总经费达382.5万元,获教学改革成果10项,获科研成果46项,发表论文218篇,参编教材25部。

医学检验系坚持“教学建系、科研立系、人才兴系”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学科发展和临床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质量,已形成了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的办学体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已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药学系

药学系设有药学、药学(营销方向)、药物制剂三个本科专业。下设药剂学、药物化学等13个教研室、综合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中药标本馆。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8%,逐步了建立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承担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4项,院级教改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院级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各类教材及学术专著13部,获得了《分析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和《药物化学》院级精品课程,58人获得了省级和院级优秀毕业论文,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3项,发表了科研论文313篇,其中核心期刊186篇,SCI期刊收录22篇,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护理系

护理系下设外科护理学教研室、内科护理学教研室、妇儿科护理学教研室、护理学基础教研室、护理人文教研室、护理学技能实验室等6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共45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中级13人,初级1人。主要承担着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课程有《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老年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美学》、《精神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等理论课程;同时承担护理学专业本、专科开出的课程涉及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母婴护理、儿科护理、健康评估体格检查的教学实验与技能训练。共计30余项护理专业技能实验项目,并且不断新增实验项目。

外语教学部(外语系)

作为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的一个系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外语系)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院校的一切教学条例。下苦功,花大力使大外部成为院校的一支活泼生动的有生力量。抓政治、抓思想、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开扩教学思路。使本部教师都以高度的热情和崇高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中肖闻爱曹雨。

大学外语教学部(外语系)承担了全院的英语公共课教学任务及培养英语本专业的学生任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把我院外语教学推向新的台阶,大外部特制定了外语教学工作条例及工作准则。对外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继续推行外语教学改革,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外语教学传统教育模式转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话题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尽可能的创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外语兴趣。教师在任课中注重采用丰富多彩的对话、小组讨论形式的教学活动。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通过现代化载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上实现交互式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主题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新的教学理念给我院外语教学注入无限生机。

社会科学部、法律系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社会科学部,现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社会科学部下设7个机构,其设置如下:社会科学部办公室、概论教研室;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思品教研室;普通法学教研室;医事法学教研室。我部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医事法律专业课以及人文选修课的教学科研任务,是一个定位于教学为主型的单位。社会科学部党总支现有1个教工党支部。

基础医学部

基础医学部下设4个行政科室,15个教研室,5个实验室和3个实验中心,是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体的重要教学单位,每年承担学校近43%的教学任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1个博士授予点(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方向),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基础医学本科专业(医学生物技术方向),4个省级重点学科,8门省级精品课程。

基础医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5项,973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项,贵州省优秀人才省长基金项目、贵州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贵州省委组织部特助经费、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科技基金、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州省卫生厅基金等项目143项,市、院级科研项目55项,合计资助金额达1400万余元。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近600篇,其中核心期刊327余篇,SCI收录29篇,主编教材8部,参编教材27部。

体育教学部

神奇民族医药学院体育教学部成立于2011年8月,负责全院的体育工作,目前有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16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讲师8人、助教4人。体育部以特色体育为发展契机,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以课外锻炼和群体竞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特色体育涵盖了户外运动、瑜伽形体和健美操,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设置保持了贵州省学校体育的省级精品课程贵阳医学院的“大学体育课程”,同时根据我院的具体条件组建了各个学生运动协会和俱乐部。

实验教学中心

贵阳医学院神奇医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物理实验室、化学及生化实验室、人体解剖室、多媒体形态实验室、多媒体机能学实验室、药学实验室、检验综合实验室、护理技能实验室(筹)、临床技能实验室(筹)等共计9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另有药物研究所一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实验中心总面积9000平方米,药物研究所6000平方米。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负责全校学生实验教学任务。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120人,其中硕士60人、博士5人,讲师35人、副教授53人、教授18人,主管技师2人、高级实验师5人。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在哪里

一、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在哪里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地址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云关坡笋子林3号,该校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独立学院。

二、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介绍

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是由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和贵州神奇集团联合举办,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国标代码为13676。学院以贵州医科大学的优势学科为基础,依托校本部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由贵州医科大学统一教学、统一管理,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医药人才。学院纳入国家教育部全国统一招生计划,自2005年起,面向全国15个省、市、区招生。学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按教育部有关独立学院的规定执行。

贵州神奇集团创立于一九八六年,现有职工6000多人,资产总值50多亿元,年平均上缴国家税收1亿元以上。依靠科技、人才与市场竞争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神奇集团现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1个上市公司,跻身于全国大型制药企业行列,成为以制药为龙头,跨多个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并沿着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2001年,贵州神奇集团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2年,"神奇"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由贵州省科技厅批准,在神奇科技工业园内设立"贵州苗药制剂工程技术中心",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十五"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

神奇集团将积极筑巢引凤,汇聚精英,加强对外联系,争取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合作,把贵州医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创办成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为实施科技兴国,大力培育现代人才战略作出新贡献。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新校址坐落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贵阳市城在林中,四季常青,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人居舒适。2004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授予"森林之城",2007年又被授予"避暑之都"称号。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地处贵阳国际机场大道旁,青山绿水的龙洞堡鱼梁河畔,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学院规划占地总面积1100余亩,现已建成的笋子林校区,占地面积492亩,是一个已具有办公、教学、学生学习、生活,开展文体活动等功能齐全的环境优美的校园。目前校舍房屋面积18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8栋共计建筑面积52980平方米,具有500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1个,16个阶梯教室,30余间多媒体教室,200多间普通教室、100多间教研室、办公室、资料室。学生宿舍5栋22235平方米,运动场17000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7874平方米,综合办公大楼15200平方米,综合图书大楼15100平方米。可满足10000名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校园整洁美丽、仪器设备先进、人才实力雄厚。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6814人,为办学达到8000人以上的规模,学院已制定了“2016—2020年发展规划”。学院的办学定位:即面向定位是立足贵州,大力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大学;层次定位则以四年制、五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发展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定位是以医为主,向法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发展。学院的办学原则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投入有保障。学院的办学理念为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和谐建校。学院将进一步发展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2010年11月,神奇集团与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合作办学、新药开发,成立同济神奇民族医学研究院等项目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2010年12月,神奇集团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合作举办中美国际商学院,按照3+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中国完成三年的专科学历并强化英语,在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继续深造,攻读高级护理(包括健康事业管理高级人才)等专业硕士学位。同时,中美国际商学院将定期派遣部分骨干教师赴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学习和交流。新的时代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热忱欢迎志存高远、渴望成才的青年朋友们报考贵州医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在贵州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指导下,学院严格遵循“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原则,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内涵建设,建设好绿色、安全、文明、和谐、智慧的现代化美丽校园,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贵阳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贵阳医学院按新机

制、新模式举办、实施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国标代码为13676。

学院以贵阳医学院的优势学科为基础,依托于校本部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

学条件,由贵阳医学院统一教学、统一管理,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过硬的新

时期高级医药复合型人才。2005年面向全国部份省、市、区招生,学生毕业证

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按教育部有关独立学院的规定执行。

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3月1日,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隶属于教育部的我国最早的九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12月24日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政府管理。

首任院长是我国著名热带病学家李宗恩博士。建院初期学校教学设置和管理沿袭欧美体制,同时由于正逢抗日战争,曾有大批国内知名医学专家云集本院执教,如生物学家林绍文、生物化学家汤佩松、病理学家侯宝璋、外科学专家沈克非、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等。这些老一辈专家出色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奠定了该院最早的办学基础,开创和形成了该院严谨办学、严格训练、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六十七年来,贵医人始终铭记李宗恩院长提出的“诚于己,忠于群,敬往思来”的校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服务地方、励精图治、团结拼搏,走过了创建于抗日高潮、扎根于贵州沃土、成长于建国之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壮大于迈向新世纪的历史轨迹,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六十一届3万多名合格的医学本、专科生和二十四届900余名硕士研究生。截止到2005年7月31日,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823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91人,博士研究生5人。

学校占地面积768.5亩,现有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82,729平方米,教室面积28,040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56,521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43,345平方米。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16,204平方米,是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指定的贵州省医学信息中心和全国医学信息三级中心,除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外,还承担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和全省卫生科研课题的查新检索工作。

学校现设置有12个教学单位,另有直管附属医院2所,非直管附属医院6所,非直管临床医学院1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15所,其它专业实习单位12个。

现设有2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另有6个专科及高职专业。现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血液病)共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1993年批准的我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学科,于2001年在省级评估中获省级优秀重点学科。

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位、“向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单位、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于2003年9月批准成为我院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我院有4个二级学科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通过了贵州省学位委员会评审,已报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待批。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3777人,学院编制教师共有730人,其中,教授83人,副教授14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31.64%;讲师229人,占31.37%;专任教师627人,其中,博士50人,硕士27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51.20%。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20人(含附属医院编制人员),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8人。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1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8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

2002~2004年,获科研项目总数为413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分别为2项、4项、6项。其它国家级(科技部、教育部等)基金1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件。

2002~2004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473篇,其中权威和重要期刊351篇,以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共82篇。出版学术专著5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87部。

贵阳医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校园整洁美丽、设备先进、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省属医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