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厦大论坛(厦大论坛厦大三院)

七月网2620

一、厦门大学的论坛是多少

1、厦大论坛鼓浪听涛,的确是实名制,不过可以经常进去看看的啊。中国里面全是厦大人。

厦大论坛(厦大论坛厦大三院)

2、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3、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

二、厦门大学好吗

很好的大学还能时常去蹭易中天的课

厦门大学在网上出镜率比较高的就是学校的颜值,被评为最美大学,当然了,也有网上说武大是最美大学,但不管咋说,厦门大学的老校区的确很漂亮,说一步一景真心不为过,生活在这么漂亮的大学里的确是一种幸福,当然也容易审美疲劳。厦门大学是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现在还有马来西亚分校,这个的确开创了国内高等教育的先河,说了这么多没用的,那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到底如何呢?我们以厦门大学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为基础,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厦大的相关情况。

厦门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计7441人。其中本科生4504人,硕士生2727人,博士生210人。这么多毕业生,当年来自哪呢?我们看看厦门大学的主要生源地都是哪些省份?

通过生源地数据可以看出来,厦门大学本硕博最大的生源地是学校所在的省份,基本上占到30%左右,这个数据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再比较多的省份就是河南、山东、安徽这些高考大省了。

截止到2017年底,该校总体就业率为95.6%。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4.7%,硕士生为97.5%,博士生为91.9%。这样看来,厦门大学的硕士生就业是非常不错的,反而博士生就业率比较一般呢?通过学生去向分析可以发现,本科生升学和就业并重,比例很接近;而博士生和硕士生则是就业为主:

该校毕业生境内升学的主要去向为国家双一流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本科生国内升学有1332人,占本科毕业总数29.6%。硕士生境内升学有153人,博士生做博士后的有22人

2017年,该校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84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1.4%。该校毕业生出国(境)留学首选国家为美国,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27.6%,其次是英国(23.7%)、澳大利亚(11.7%)、中国香港(10.7%)、新加坡(6.3%)、日本(4.3%)、德国(3.2%)。

根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6-2017学年世界大学排名,该校2017届毕业生进入世界前100强的国(境)外高校深造人数达464人,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54.8%;进入世界前200强深造人数达574人,占比67.8%。

除了升学,大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就业,厦门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就业比较多的是其他企业(民营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而博士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高等教育单位。

2017届本科毕业生签约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1%)和金融业(16.3%)。硕士毕业生签约流向较多的行业是金融业(19.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5%)和制造业(12.3%)。博士毕业生签约行业更趋集中,以教育行业(65.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1%)为主。

2017届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占比较高,主要流向厦门、福建(不含厦门)、深圳、上海、浙江等省市,这与我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源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毕业生签约情况统计,2017届毕业生签约集中用人单位如下。

学校持续推动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2017届毕业生到国家经济建设、科技教育、社会管理、国防和国家安全及其他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及战略性新兴行业等单位就业的人数为1735人。其中,研究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1074人,占研究生签订协议人数的43.3%。本科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661人,占本科生签订协议人数的39.3%。

总体来说,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出路还是不错的,对于你个人来说,关键看你的能力啦!学校的实力和水平在国内也是很不错的。

三、厦大考研 企业管理

1、厦大考研专业下的方向选择是在10月报名时就定下的,

2、厦大企管的复试科目真的挺多的,同期学硕就没见过科目比我还多的,一共考察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听力,英语面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比40%,40%,10%,10%,专业课有指定书目三本,人力资源,营销原理,公司理财,都挺厚的,复试准备还是要尽早开始,这样起码能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3、专业课笔试部分,三本书的知识点非常多,理解难度最大的是公司理财,但是考的相对简单,一条名词解释和一个计算题,很基础,记忆难度最大的是营销原理,背完全部知识点是不可能的,整理出笔记,重点记住一些名词解释,基本概念,以及整本书的基本框架就可以了,我是把书粗看了两遍,后期就只看名词解释和框架了,人力资源相对简单,只要整理出框架,记小标题就行了。

4、复试的专业课不同于初试,除了名词解释和计算题外,考的都很灵活,今年的真题,论坛里我们这一届的第一名有发,大家可以去看看,背肯定是不可能像初试一样背的非常熟的,所以在后期的时候会有感觉看不完,非常焦虑的心情,和初试反差很大,这一点曾经让我很痛苦,但是事实证明,千万不能放弃,记不住就理解,要懂得选择和舍弃,重在记忆重点的名词概念和整体框架,细节的知识点了解就行,不要花太多时间纠结在那个上面,我本来非常担心没背完背熟到考场上没东西写,但是完全不会,联系书上有的知识点,加上自己的理解完全够了,但是时间方面一定要把握,我前面写太嗨了,最后一条基础的计算题没来得及写。

5、专业课面试方面就得看你平时的积累了,一共15分钟左右,会有2分钟的自我介绍,以及专业课问题二选一,我考的是用营销原理分析mobike单车为什么会走红,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还有一个是怎么看待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没有时间思考,抽完题目就要回答,所以准备期间一定要多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36氪之类的,有积累就不会没话说。还有一个老师问了我经济学的问题,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随后就是一些个人问题了。老师们实施的似乎是压力面试,没有笑容和眼神,点头回应,都比较严肃,所以千万不要怯场,要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当时就表现的比较不怯场,其中一个老师有说我的脑子转的很快,虽然我的专业课问题只讲出了两点,回答的不够好,面试分数也还不错。

6、英语的话大家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听力的话20分钟,前面语速慢,能听懂,一到对话,就非常快,我是没怎么听懂,题型跟六级差不多,短对话,长对话,还有填空,我是用的星火英语复试听力,还有六级听力练习的。

7、英文面试,今年跟以前不同,是和专业课分开的,时间差不多五分钟,一分钟自我介绍,随后根据介绍问问题,对于自我介绍一定要熟悉每个点,我是给自己挖坑了,我的实习经验比较丰富,我说我从中学到管理知识,老师就问了学到什么管理知识,举个例子,还有一个问题是问我如何看待我的专业,我说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结果就问我科学与艺术的区别,为什么企业管理会是门科学又是门艺术,差点没晕倒。后来才知道,英语面试也是管院的专业课老师,所以你说什么专业方面的英语她们都懂!我英语面试准备的时间很短,因为专业课笔试压力太大,只花了一天和研友们一起整理了常用问题和答案,以及英文自我介绍,花了一天背熟其中的关键词,我有在某宝上上过四节外教课,搞突击,就是练习自己的表达,纠正读音,我觉得还蛮有用的,因人而异,这对我在英文面试的时候有自信,敢说,且表达相对流利有一定帮助,英文面试我感觉应该不错,结束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very good!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