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姜昆曲个人简历(姜昆曲个人简历年龄属什么生肖)

七月网4950

一、姜昆对中国曲艺界做过哪些贡献

1、姜昆出道时,胆大的比较出名的。

姜昆曲个人简历(姜昆曲个人简历年龄属什么生肖)

2、70年代末,他和李文华去部队上演《如此照相》,第一次大胆讽刺文G,老三篇等均作为调侃对象。据说当时战士们听得面面相窥,不敢笑,生怕犯错误。80年代末,姜与梁左合作,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品,《虎口脱险》等,其中《特大新闻》里把某某广场说成大菜市场,据称引起不少“老革命”的不满,还想要处分他。郭德纲不敢吧?哈哈。只可惜后面梁左投向小品电视剧(我爱我家),后又英年早逝,加之姜昆本身职务的原因加之戴志诚与姜昆的风格十分不搭,变成这个样子。

3、姜昆的个人私德还是不错的,比郭德纲,赵本山都要好很多。姜昆当时掌握的资源很多,是国内娱乐界的“”大拿。做过5,6届春晚的主持人。但私生活干净,一直是知青插队认识的老婆,对师长也是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当年马季把姜昆调北京费老大劲,后面两人支持近30年,马季给姜昆主动让贤团长之位,姜昆最红时甘给马季的群口相声作配角。直到提携姜昆的马季在家中去世,是姜昆象对父亲一样,和马季的儿子一起把老头的遗体亲手抬下来的)。在他的团队里,哪有郭,赵2人这样的烂事?而在无私提携人才上,最好的例子就是赵本山,赵是当年姜昆力排众议,作为当时说唱团团长和几届春晚主持的身份几次大力度的推荐。不求回报,把他从铁岭农村剧团直接拿到央视表演,才有赵本山的今天。姜昆当时可没拿着提携赵上电视的机会,以求回报,叫赵当徒弟,孙子三拜九叩的,把赵的尊严打到底层,成为自己的小跟班。而且在赵本山如日中天的时候,姜昆公开场合没说他当年如何提携赵本山半个字吧,更没动辄说“赵本山要是没有我............”.就这点真还是个正人君子。

4、反观赵本山,现在还认姜昆这个大恩人吗?我看到的只是,赵本山在政协会议上对姜这个“体制中人”的冷嘲热讽。和姜马的师徒之交真的差远了。幸亏还是姜昆和马季在体制负责,哪怕他们还是有点问题,至少基本的三观还算正。要是郭德纲和赵本山,看看他们对徒弟,团队成员的那种作派,那难保“体制”真成了流氓的匪窝了。

5、总结:现在很多人一提到体制,觉得“黑幕重重”,好像进了体制无好人。怎么不公平啦,低效率啦,但比比国企和私有企业就知道,体制与国企的人性化,公开化已经做的很好了。要是私企,功利化程度一定会达到无以复加,看看赵,郭的团队,一定会榨干你骨头里最后一滴油的,更不要说静下心来搞艺术了。要全部私营化和资本化,更麻烦。

二、姜昆曲个人简历年龄

1、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山东省烟台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主持人。2018年9月4日,姜昆为纪念自己从艺四十周年推出曲艺节目《姜昆“说”相声》。2020年9月13日,参与的情感户外类节目《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2021年2月,参加录制中央电视台《新春相声大会》表演相声剧《我要当一线》。

2、姜昆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献上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毕生追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德艺双馨”的内涵,最大范围地传递着正能量。姜昆有一颗探索之心,生活中的姜昆与舞台上、荧屏里一样,也是一付乐呵呵的模样,平易近人,忙忙叨叨,他的状态是,只要醒着就在不断地打量着世界。

三、赵本山简历

1、赵本山,1958年生于铁岭开原县莲花村石嘴沟,庄稼院长大的民间演艺奇才。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卓别林”“中国笑星”等美誉。艺德高尚,成功不忘家乡,先后为灾区、为家乡希望工程修路捐款几十万元。《刘老根》、《刘老根Ⅱ》电视剧中担任导演和主角,把中国影视喜剧向前推进一大步。赵本山现为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形象大使。

2、妻子马丽娟,辽宁省戏校教师,育有一对龙凤双胞胎:赵一楠和赵一涵。前妻葛淑珍,育有一女儿。

3、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我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他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他听旋律,我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我可以说,全中国演盲人戏谁也演不过我。事实上,盲二叔就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我就是演《大观灯》的盲人首先红遍东北的。

4、1986年我到了铁岭剧团,现在我的正式身份还是剧团的演员。最早,我和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二人转《大观灯》,连演200多场。可能太轰动,惹了别的剧团,就有好几百盲人堵在剧场门口砸场子,说要把赵本山眼珠子挖出来。

5、但真正发现我的伯乐还是姜昆。当时他带领中央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当地人说还没铁岭剧团演得好,姜昆就把我们剧团找来,他们坐在体育馆的观众席,看我们给他们演出。刚开始20多位北京艺术家坐在座位上,后来全笑得趴在地上。姜昆向我要了一盘带子,说要带回中央电视台推荐上春节晚会。我没当回事,忙着和姜昆、郭荃葆等人合影,激动得连耳朵都在颤抖。

6、后来,春节晚会真的来找我了。当时邹友开主任、李双江等三人在铁岭的招待所见了我,要我在房间里演一个节目,我说我给你们三张票到体育馆看吧,那里效果好,当然三人拿了票也没看演出,扭头就回北京了。经人点拨,我才知道得罪他们了。不过,邹主任还是把我召到了北京,但我每年都被打道回府。有一年剧团让我带着十瓶茅台酒送礼,我的确不知道往哪儿送,害怕被拒绝,就在梅地亚宾馆一天喝掉一瓶,正好到了第十天我被通知回家。后来我和团长说,十瓶酒全送出去了,人家还是不喜欢我们的节目。

7、更大的笑话是,1988年春节晚会已经定下我参加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而且节目提前录了像,全铁岭的人都知道我上了春节晚会,但后来我的节目却没播,我却一直等到电视里打出“再见”。一年后的国庆晚会,我才第一次在央视亮相,紧接着就是1990年春节晚会的《相亲》。连续三年我都是节目一等奖,1994年我因为家里有事,很晚才到春节晚会剧组报到,导演组嫌我“架子大”,就坚决没让我上,这是我惟一被封杀的一次,但也特别教育了我。

8、《刘老根》是我第一次担任导演,这是受张艺谋的影响。我演过他的《幸福时光》,他的朴素、平和、实在很让我感动,对我影响很大。其实,我不习惯影视表演,不过想想有机会还是应该自己导个片子,不麻烦别人,另外,也看看自己的能耐,我想自己用心做,就会做成。其实,我一直有种恐惧,万一有一天我的小品逗谁谁都不乐,我该怎么办?尝试做些新东西,也算是学习。

9、有人问我现在有什么不如意的?我说没有,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活着,别出事”。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我痛苦的童年,我现在没有任何痛苦和不满足,相反,我是个会给家庭带来痛苦的人,像我的妻子,我在外演出,就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我只能给她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他的就很少。

10、赵本山6岁时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2、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李忠堂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那时,赵本山与潘长江在沈阳一起演出的二人转《大观灯》200余场,场场爆满,轰动东三省。

13、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戏曲电视剧《双叩门》、《过了这个村》、《摘幌》等剧,获过许多国家、省级奖励。

14、1983年主演拉场戏《摔三弦》,1984年获优秀奖。

15、1984年拍摄电视戏曲片《摔三弦》,1985年担任男主角,1986年获首届中国戏曲电视剧“鹰像”三等奖。

16、1987年,在姜昆的推荐下“打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更加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一、二等奖。

17、1988年,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双扣门》又获“金三角奖”。

18、1989年参加首届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1990年主演拉场戏《1+1=?》,1991年获表演一等奖、最高探索奖。电视戏曲片《双叩门》,获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主演拉场戏《麻将、豆腐》。

20、1991年获“十佳”演员第一名,节目为三个最佳节目之首。同年拍摄电视剧《过了这一村》,担任男主角,获“飞天”二等奖。

21、199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2、1993年主演小品《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同年拍摄的电视戏曲片《摘幌》担任主演,获“飞天”三等奖。

23、199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4、1995年主演小品《小九老乐》。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同年经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辽宁文艺新星评选委员会审定,被评为“辽宁文艺新星”。

25、1996年获“活力28杯”春节晚会最佳节目一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三鞭子》,荣获小品类二等奖。

26、199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我想有个家》。1998年获“春兰杯”戏剧类一等奖。主演的电视剧《一村之长》,获飞天奖。

27、199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99年主演小品《红高梁模特队》,2000年获“春兰杯”二等奖。主演电视连续剧《一乡之长》,获辽宁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男主角奖。

28、19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9、2000年主演小品《老拜年》2001年获“春兰杯”戏剧类第二名。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钟点工》获一等奖。七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30、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拐》获一等奖。

31、2002年春,电视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放,播放时,收视率空前,许多城市万街空巷。2002年9月5日-10日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首届铁岭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

32、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1年主演小品《拜年》,2001年获“伊利杯”二等奖。

33、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

34、200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主演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获一等奖。拍摄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荣获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故事片奖”、“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德艺双馨”艺术家。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演小品《卖车》获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续集》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主演小品《心病》获一等奖。

35、200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年成立辽宁省民间艺术团,本山艺术学院。

36、2007MTV超级盛典内地最具风格男演员。

37、2007年12月11日19时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在沈阳武警总队医院去世,享年82岁。

38、1991年《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

39、1992年《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

40、1993年《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

41、1994年春节晚会来晚了,没排上。

42、1995年《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

43、1996年《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

44、1997年《红高粱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

45、1998年《拜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46、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47、2000年《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

48、2001年《卖拐》-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49、2002年《卖车》-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50、2003年《心病》-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51、2004年《送水工》-赵本山范伟高秀敏

52、2005年《功夫》-赵本山范伟蔡维力王小虎

53、2006年《说事儿》-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54、2007年《策划》—赵本山宋丹丹牛群

55、2008年《火炬手》—赵本山宋丹丹刘流

56、《家和万事兴之情归龙年》(2000)

57、《家和万事兴之善意的谎言》(2001)

58、《荆轲刺秦王》(1997)(本山·饰演·高渐离)

59、中国观众今天能享受到赵本山小品艺术,据说应该感谢的是姜昆。1987年,姜昆在辽宁铁岭偶然地看到赵本山的一场演出,之后他极力向中国电视台导演推荐赵本山,当时他说,辽宁有一名演员非常不错,他表演节目,现场观众有的笑昏过去、有的笑岔了气,还有的笑得犯了心脏病,他的舞台即兴和现场调动观众情绪都相当出色,相当有魅力,这个人叫赵本山。

60、1990年赵本山一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辽北小品就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每年的春节晚会要是没有辽北小品,观众就觉得这台晚会没有味道,十几年来,赵本山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深深喜爱。

61、赵本山小品缘何能受到观众喜爱?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

62、东北气候寒冷,广袤的松辽平原一进入冬天就是农闲,漫漫长日,"猫冬儿"的人们靠什么过活?弄个火盆土炕上围坐一堆,唱地方戏"二人转",讲故事、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传统的,现代的,逗得大伙儿哈哈一笑,各种情绪、情感就都得到了宣泄。可以说,东北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逼生了属于北方特有的文化,辽北语言充满了生动、鲜活的因子,生命力非常旺盛,特别是地方戏"二人转",男演员就叫"丑",女的叫"旦",三分"旦"七分"丑",丑角在二人转里调解气氛,制造笑料,一串串即兴的说口,非常生活化,加之,东北人性格开朗、率直,说话一步到位,形成东北文化土层里特有的幽默感。

63、黑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赵本山,他对发笑的艺术是如此稔熟,加之他骨子里天生的那种喜剧感觉,形成了赵本山小品独有的艺术魅力--把一切生活中的东西拿过来,经过赵本山的嘴一说出来,就是笑话。

64、应该说,赵本山小品的生命线是语言,他那一口地道的辽北方言,因其特有的语法、语音、语汇而具有一种穿透力,他一张嘴就是一串串的疙瘩话、俏皮话、歇后语、练语,包袱抖得特别响,使观众深深地陶醉,他就这样以北方农民独特的幽默、夸张和滑稽瞬间征服了亿万观众。

65、赵本山小品最大的语言特色首先是丰富、生动的口语,赵本山从"二人转"继承了一份重要的艺术遗产,这便是"说口",他不但能准确掌握传统说口的节奏和韵律,还能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用现代词语以及乡村俚语创造出崭新的说口风格,语言节奏鲜明,十分上口,富有韵味,而且内含一种极富魅力的幽静感,一张嘴便妙语成珠,最没效果的词儿到了他嘴里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应,深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66、其次,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一句话说到观众心坎里,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还有种酸溜溜的感觉,赵本山以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准确地抓住了各种人物的转折关系,也准确地抓住观众心理和情绪,每一句话、每一字都能和观众心理合上拍。

67、赵本山塑造的"蔫哏"系列,是他艺术作品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他疲疲软软、拖拖沓沓,话头里带滑稽,善良里有狡诘,不时甩个疙瘩口,甩个小包袱,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人忍俊不禁的话,小品《相亲》里,当马丫问什么叫"傻样"时,徐老蔫答:"这还不懂,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还有"幸福是什么?遭罪。"徐老蔫对马丫的一系列揶揄调侃,善意的捉弄,是爱到极致时的一种逆向表现,巧妙地烘托出老蔫对马丫的一往情深。

68、再有就是赵本山的语言极具喜剧意识,他在一系列小品中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其年龄、身份、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人公万变不离其"丑",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他一本正经地扮演着一个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形象,其结果却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美。如在《相亲》中赵本山为徐老蔫设计了蹒跚的步履、不时还低下头用脚尖蹭地等等形体语言,这些观众不觉丑,只感到好笑、逗乐,让人感到人物善良的本性和真实。

69、"笑的制作者是可敬的,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拨动了时代的笑神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大规模的笑的时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赵本山的小品艺术非常欣赏,他说:笑也需要一个由头,赵本山小品给人们提供了这个由头,艺术家经过高超的艺术,善良的挑逗,使人们开怀大笑,放松身心,愉悦情感,从农民到教授谁不需要会心地一笑呢。

70、辽北小品在舞台上已经活跃了十几年,十几年里,中国观众在黑土文化酿造的笑声中不知有过多少陶醉,十几年里,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艺术家们却无日不在苦苦求索,不断地创新、超越、提升自己,为观众捧出一个又一个艺术精品。

71、十几年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农民演员赵本山,把乡间的笑声带上了受国人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使辽北小品这一带着原生态的幽默诙谐和泥土芳香的新鲜艺术样式,跻身于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并在瞬间博得全国电视观众的满堂喝彩。

72、毋庸置疑,喜剧笑星赵本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国人最多笑声和掌声的小品演员,甚至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的“卓别林”。

73、著名学者、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先生以一个戏剧理论专家的挑剔和独到眼光,将其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赵本山身上。

74、12年前,他曾说过,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12年之后的今天,他说:“赵本山的确是个大艺术家,今天他的表演更加炉火纯青。12年前被我们惊叹的艺术家,12年后成为被全国人民惊叹的艺术家。”

75、最近在铁岭召开了全国第二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会上,余秋雨先生给予赵本山及其小品艺术以极高的评价:好多艺术家都是由民间产生,赵本山是个大艺术家,他在刚刚出名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感觉。我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文化名人,由每一个文化的起点出发,不断地提升、提升,然后他和他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6、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小品剧作家崔凯告诉记者:“1990年第一次赵本山小品艺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大家都没有想到余秋雨先生真能应邀到会,那次是他第一次看到赵本山表演小品,评价很高,当时我建议让赵本山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一下,余秋雨先生连忙说,万万使不得,上戏每年培养出上千名学生,但培养不出来赵本山,赵本山不是需要到戏剧学院进修的问题,相反他应该是戏剧学院教授研究的对象。”

77、余秋雨不是北方人,但他对北方文化的理解却是那么地深刻:赵本山把东北人的苦难变成了笑声,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中国人的苦难太久、太久了,人们是多么地需要笑声啊。这诗一般的语言是余秋雨用来形容东北小品和二人转的。“有些人以为只有外国文化是文化,我们脚下的都不是文化。文化艺术如果达到更高境界,回过头来,是需要这些东西的,立足本土的文化在现代文化研究上是至高的标准,文化的回归趋势,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确认。我脚踩的土地很美,我脚踩的土地也可以给我鲜花,而不需要从荷兰买来。”

78、真正的大作品一定在乱石嶙峋的海滨,而不是大理石修过的海滨;真正的大海一定有好多泥沙,真正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有泥沙。余秋雨认为,赵本山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这是一个远远超出许多理论家思考之外的问题,过去的文艺理论没有哪一章哪一节能解释得了赵本山现象,这个艺术现象将会被以后的理论工作者去研究和总结。

79、余秋雨说,我很早就接受了西方的接受美学,这个观念对我根深蒂固。“被接受”状态就是一个标准,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看待赵本山现象,许多问题就有了答案。中央电视台现在懂了,评判栏目的标准是收视率,这比任何奖项都重要。对于许多演员来说,春节晚会那天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那天晚上的考验是很残酷的,被接受与不被接受都在那天晚上。赵本山现象处于一个非常宏大的接受状态,全国几亿人、长达十余年地需要和喜欢赵本山小品,如果漠视这一点的话,是对审美现实的拒绝,那就很难研究美学和艺术了。人们把那天的情感都放在那儿了,如果你不承认赵本山,就是在说,中国几亿观众那天晚上快乐错了?现在很难找到连续多年受到这么多人欢迎的演员了。赵本山为中国人那么长时间地接受,构成了中国人当代的心理审美史,经受了这种考验,还不是大艺术家的话,什么样才是大艺术家?大艺术家何年何月能产生呢?

80、赵本山的徒弟主要分为5批,除了去世的李正春之外,2008年2月11日(大年初五)到场的徒弟是33人,其中高明娥和孙立荣是两名女徒弟,其余全部是男性,排序如下:

81、第一批(6人):李正春、路遥、张小飞、唐鉴军、王小宝、王小利。(按拜师先后排序)

82、第二批(8人):蔡维利、蔡小楼、王永会、张小光、波比·肯、闫光明、王小虎、王金龙。(按年龄排序)

83、第三批(9人):高明娥(女)、孙立荣(女)、贾小七、老臭、姜海军、程野、燕飞、杨冰、苏小龙。(按年龄排序)

84、第四批(2人):刘小光、小沈阳。(按年龄排序)

85、第五批(9人):张小伟、孙小飞、张凯、历小峰、程红、董三毛、宋小宝、田娃、红孩、小鹏飞。(按年龄排序)

OK,关于姜昆曲个人简历和姜昆曲个人简历年龄属什么生肖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