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鄂尔多斯信息网(鄂尔多斯信息网官网招聘)

七月网1860

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营业执照变更网上怎么申请

1、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营业执照变更网上申请流程如下。

鄂尔多斯信息网(鄂尔多斯信息网官网招聘)

2、点击变更业务,按要求填好变更信息。

3、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身份证号码。

4、按要求填好所有信息提交后等待审核即可。

5、审核通过后到公司所在地工商局办理。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二、鄂尔多斯市政府热线

鄂尔多斯市政府热线0477-12345。

 鄂尔多斯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是市人民政府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依托大数据的发展优势,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是人民政府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接受市民监督的有效途径;是市民咨询问政并向社会提供政务公开信息的服务窗口。 

12345热线电话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开通运行,全市9个旗区也先后开通“旗区长热线”。2008年1月,《鄂尔多斯市市长热线及市长信箱管理系统》投入使用。2021年12月底,完成全市旗区长热线和分散在部门的95条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并入,实现“接诉即办”和“一号对外”。2012年至今对系统平台进

行四次升级改造,目前,已与9个旗区、4个园区管委会、34个市直部门、37个垂直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市内所属院校、78个苏木乡镇(街道)及882个嘎查村(社区)实现了联网,建立起一套完整集受理、转

办、督办、回复、回访为一体的闭环式群众来电办理机制,形成了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负责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 

12345热线共有受理座席42部,先后开通了热线电话“12345”、短信号码:106900678012345、市长信箱:http://www.ordos.gov.cn/、微信公众号:鄂尔多斯12345、创城热线、行风热线、传真:0477-12345、为企业服务专线12345-“1”、重点项目帮办代办专线12345-“5”、政务失信投诉专线12345-

“6”等多渠道受理方式。业务范围从公共服务、政务服务拓展到便民服务领域,形成“三位一体”的服务新格局。2012年5月2日,12345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人工受理制度,3-7个工作日回复办理结果,按照“标准化”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市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是处理12345热线电话的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72名,多年来,12345热线办公室致力于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办事流程、依托先进的办公平台、优质的服务理念和不断的改革创新,使12345热线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鄂尔多斯薛家湾和东胜哪个好

东胜好还是薛家湾好这很难说,只能说各有特色,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东部,总面积2 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44.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93.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1万人,增长1.9%。其中,男性人口12.71万人,女性人口12.6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1万人,农业人口7.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92人,人口出生率为11.4‰,死亡人口592人,人口死亡率为2.3‰。有蒙、汉、满、回等21个民族。平均海拔1 460米,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占总面积的57%;东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43%。——东胜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鄂尔多斯历史悠久,地貌多样,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浓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这里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结合之地,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错之地,是蒙元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地,东胜作为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也是这种文化结合与交融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地区。东胜历史资源富集,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秦直道、秦长城遗迹,拥有考古价值极高的汉、北魏等各时期历史遗址;东胜草原文化厚重深远,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东胜自然地貌多种多样,有世界级保护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泊江海子遗鸥自然保护区。——东胜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东胜地处有中国21世纪能源接续地之称的鄂尔多斯盆地,境内和周边地区资源富集,尤以优质煤炭闻名遐迩,石灰岩、石英沙、建筑粘土、陶瓷粘土等资源储量惊人,开发潜力巨大,东胜农畜产品、林果山珍、中药材久负盛名,发展建材工业和绿色食品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东胜交通发达,109、210国道在此交汇,包东、东苏高速公路贯穿市区,包神铁路、包府公路沿市而过,包西、准东、东乌铁路正在兴建,公铁交通干道与全国公铁路网相连通,市区距包头机场96公里,距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10分钟车程,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48公里,距西安、北京800公里,为晋、陕、宁、蒙四地及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陆路运输要冲。东胜信息集中,网通、电信、移动、联通等几大信息网络覆盖全境,以东胜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讯网络已经形成。——东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整体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东胜按照“城乡统筹,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遵循“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坚持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全力实施了城市发展“拉大、补欠、崛起”三步走战略,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和发展环境。投资近200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区面积从15.6平方公里扩展到67平方公里,累计新建和改建道路20多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0.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从6.8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15平方米增加到30.5平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从1.2万吨增长到5.5万吨,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城市积聚效应明显显现,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达到了93%。按照“生态绿区”的发展要求,东胜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于2000年在自治区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饲,目前,全境森林覆盖率达到28%,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胜地区的软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充分的加强。从2003年起,相继开展了环境建设年、招商引资年、文明建设年、文明建设推进年等主题年活动,组织实施了“城市文明与您同行”等多项活动,市民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城市整体素质明显加强,城市对外开放能、招商引资能力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东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按照“城乡统筹,三化互动”的发展思路,东胜积极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区,以鄂尔多斯市建设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契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入园步伐,建成专题工业园区8处,以绒纺、煤炭、建材、林沙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日益健全,目前,东胜绒纺产业市场份额约占全国的40%,世界的30%,构筑中国绒纺城、打造世界羊绒产业中心的目标基本实现。坚持三产强区,依托城市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构筑全市文化教育、旅游消费、物流配送和商贸金融四个中心,目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50%,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了70%。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2:70:28调整为1:39:60,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批新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全区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事业得到整体推进,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以来,东胜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县域百强名单,该区居25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位次最前,是自治区唯一入围全国县域百强的旗县(区)。2006年末,全区GDP完成187亿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0元。薛家湾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3.5万年前,准旗境内就已有了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手段的古人类活动,其文化面貌与鄂尔多斯“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有相连之处;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旗境为荤粥、土方、鬼方、猃狁、林胡和白狄等部族的驻牧地,这些游牧部落同当时的中原王朝分庭抗争,时有攻伐征讨;战国时期,魏、秦、赵等诸侯势力曾先后进入今准格尔旗地区,自此开始了历史上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文化交融。特产高原杏仁露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仿满洲八旗编制,将鄂尔多斯部落划分为六旗,准格尔旗当时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并在今旗境东南部划出宽25公里,长110公里的地段为“禁留地”,作为皇家牧场。清朝末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推行“移民实边,开放蒙荒”政策以大量搜刮押荒银,致使大片森林、牧场遭到破坏,造成大片土地沙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此准格尔旗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中华民国时期,按照“优待蒙古条例”,内蒙古仍袭清制,准旗建置如前。1948年5月,准格尔旗解放,旗府设于沙圪堵镇。1950年1月,末代王爷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同年,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成立,结束了封建王公在准旗的统治。[编辑本段]所获荣誉薛家湾镇建镇以来,薛家湾先后被命名为准格尔旗小康镇,鄂尔多斯市十强乡镇、科技示范镇,内蒙古文化示范镇、体育示范镇、卫生镇、十佳文明示范城关镇、十佳文明旗县城关镇、八星级文明镇,并被国家建设部、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关于鄂尔多斯信息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