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心术苏洵(心术苏洵原文)

七月网3020

一、心术苏洵原文注音

1、心术固非小可言者,自古至今,豪杰英雄,大丈夫莫不有心事;不闻弦歌者,陋者矣。其间或以当世之变,或以出入之险,不暇徒自哀叹,其于我之忧患者,又奚异哉?

心术苏洵(心术苏洵原文)

2、(Xīn shù gù fēi xiǎo kě yán zhě, zì gǔ zhì jīn, háo jié yīng xióng, dà zhàng fū mò bù yǒu xīn shì; bù wén xián gē zhě, lòu zhě yǐ. Qí jiān huò yǐ dāng shì zhī biàn, huò yǐ chū rù zhī xiǎn, bù xiá tú zìāi tàn, qí yú wǒ zhī yōu huàn zhě, yòu xī yí zāi?)

3、仲尼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小人之过,敢忘言乎?不逮夫三子者远矣!

4、(Zhòngní yuē:“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éi rén móuér bù zhōng hū? Yǔ péng yǒu jiāoér bù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Xiǎo rén zhī guò, gǎn wàng yán hū? Bù dǎi fū sān zǐ zhě yuǎn yǐ!)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见其小人,未必知其轻重之不肖也;见其君子,未必知其轻重之贤也。故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甘若醴,淡如水,虽千万人,吾往矣!

6、(Jūnzǐ wù běn, běn lìér dào shēng. Xiào d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ǔ! Jiàn qí xiǎo rén, wèi bì zhī qīng zhòng zhī bù xiào yě; jiàn qí jūnzǐ, wèi bì zhī qīng zhòng zhī xián yě. Gù jūn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 xiǎo rén zhī jiāo gān ruò lí. Gān ruò lí, dàn rú shuǐ, suī qiān wàn rén, wú wǎng yǐ!)

二、《苏洵 心术》(苏洵)全文翻译鉴赏

1、苏洵心术苏洵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苏洵心术

2、【原文】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1,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2缒兵于蜀中,非刘禅3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4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握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3、【注释】 1烽燧(sui):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2邓艾:(197—264),字士载。又自名范,字士则。三国时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初为司马懿掾属,后为魏镇西将军。 3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4彼:他,指邓艾。

4、【译文】做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加强内心修养。即使是泰山在眼前崩塌也要做到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也目不转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形势的利弊,能够对付敌人。用兵要崇尚正义。如果不合乎正义,即使有利也不要行动。并非一动就有决定胜负的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导致不能应付的局面。只有正义能够激愤士气,士气一旦被正义激起,就可以百战百胜。作战的道理大致是:战争尚未发生之时,要积蓄财力;战争即将发生之时,要养精蓄锐;战争已经打起来时,要培养士气;取得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认真地设置报警的烽火,严格地在边境巡逻放哨,使农民无所顾忌,安心积蓄财力;用丰盛的酒食等物犒赏士兵,让他们充分修整,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取得小的胜利,要使战士更加振作;受到小的挫折,要给战士们激励,以培养士气。使用战士时不要满足他们所有的欲望,要保持他们的斗志。所以战士们总是怀着旺盛的斗志,心中怀有欲望却不能完全实现。怒气未消就有勇气,欲望无止境就将继续追求,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们也不厌恶战争,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余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养心性,即使打过一次胜仗也不能继续作战了。将领要有智谋而严厉,士兵要愚昧。有智谋就不可预测,严厉就不可冒犯,所以战士都不顾自己而听从命令,怎么能不愚昧呢?只有战士愚昧,然后才能和将帅一道舍生忘死。大凡率军打仗,要了解敌方的主帅和将领,然后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魏将邓艾率兵伐蜀,用绳子拴著士兵从山上坠下悬崖峭壁,如果不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即使有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擒获。邓艾本来就轻视刘禅,所以才敢冒险出兵。因此,古代的良将,能用一定的兵力去试探敌人的强弱,同时也用敌人的情况来衡量自己,这样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决断。作为主将的方法是:明白道理然后可以用兵,了解形势然后可以出战,懂得节制然后可以指挥战斗。明白道理就不会屈服,了解形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就不会陷于困境。见了小利不动心,遇上小患不回避。小利小患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然后才能应付大利大患。只有善于锻炼本领又自爱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次忍耐可以抵御百勇,一次冷静可以控制百动。军队自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敌我都是这样。请问:「我方的长处,我拿出来使用它,敌人却不与我较量;我方的短处,我隐藏起来,敌人却非要与我对抗,怎么办呢?」回答道:「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暴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藏起来,使敌人疏忽而陷入圈套。这就是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无所顾忌但有所依靠。战士们无所顾忌,就明白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失败。手握一尺长的木棍,面对着猛虎,敢于大喊而用棍去打;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变了脸色连连后退,这是人之常情。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带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著剑,乌获那样的力士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抱着武器睡觉,小孩也敢弯弓射杀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能够利用各种条件来保全自身,他的力量就无穷了。

5、【评析】《权书》是苏洵的一组策论,共十篇,本文是其中一篇。作为用兵策论,本文强调「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所以标题为「心术」。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

三、(宋)苏洵《心术》

1、为将之道,当先治心[1],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2]鹿兴于左[3]而目不瞬[4],然后可以制[5]利害,可以待敌。

2、凡兵上[6]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7]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3、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8],严斥堠[9],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10]而优游[11]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12]益厉[13],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14]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15]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4、凡将欲智[16]而严[17],凡士欲[18]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19]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5、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20],非刘禅[21]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22]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23]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6、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24]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25],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26]吾技[27]也,夫然后可以支[28]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7、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29];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30],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31]而暴[32]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33]而堕[34]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8、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

9、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35],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10、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36]而按剑,则乌获[37]不敢逼;冠胄衣甲[38],据兵[39]而寝,则童

11、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40]。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2、——选自《四部丛刊》本《嘉祐集》

13、当将领的道理,首先应当培养智谋胆略,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要脸不改色;麋鹿在前面突然出现,也要眼睛不眨,这样才可以控制战争形势有利与不利的变化,才可以应付敌人。

14、大凡用兵,应当崇尚正义,如果不义,即使于我有好处,也不轻易举动。并不是一动就会造成失败,而是怕将来会弄到手足无措的地步。只有正义才能激怒士卒,当士卒激起义愤时,就可驱使他们百战而不殆。

15、一切战争的道理是:战前要积蓄财力物力,临战时要养精蓄锐,战争打响后要鼓足勇气,胜利后要保持斗志。谨慎地做好警报工作,严密地做好侦察瞭望工作,使得耕种者一心生产,用这样积蓄财力物力;给士兵丰厚的给养,使他们得到休息,用这来养精蓄锐;打了小胜仗不松劲,吃了小败仗更要加强锻炼,用这来提高士气;用人时不要一下子满足他的欲望,用这来保持其斗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怀义愤,心中有欲望而总不满足。义愤不能全部爆发就勇气十足,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继续追求。所以即使统一了天下,而士兵仍不厌战,这就是黄帝经历了七十多次战争后,他的士兵依然斗志不衰的道理。如果不保持斗志,只要打了一次胜仗,这军队就用不得了。

16、凡是作将帅的,必须足智多谋而又威严;当士兵的,应当愚昧一点。足智多谋就使人感到莫测高深,威严就使人感到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就能使士兵都紧跟将帅而听从号令,这样,怎么不要求士兵愚昧一点呢?只有士兵愚昧了,将帅才能够与他们同生共死。

17、凡是军事行动,必须了解敌方的主帅,了解敌方的其他将领,然后可以进行冒险行动。邓艾用绳索挂着士兵翻山越岭,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刘禅的昏庸,那么百万大军就会束手被擒,邓艾本来就是觉得可以轻视他们才冒险行动的。所以,古时候贤明的将帅,既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试探敌人,又能以敌人来检验自己的军队,因此,可以决断自己军队的行止。

18、凡是担任主将的法则是:必须通晓事理后才可以起兵,了解作战形势后才可以打仗,知道节制后才可以指挥军事。通晓事理则理不亏,了解作战形势则能保持不败,知道节制则不会陷入困境。见了小利不发兵,见了小患不避让,因为这些小利小患,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这样然后才能对付大利大患。只有留一手而不轻易施展本领的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一个忍字可以对付各种轻率的勇猛,一个静字可以镇定各种轻举妄动。

19、军队各有长处及短处,无论是敌军或我军都是一样。那么请教:“我军的长处,我拿出来发挥它,但敌军不与我较量;我军的短处;我掩藏起来搁置一边,而敌军却偏要与我较量,怎么办呢?”回答说:“我军的短处,我把它显眼地暴露出来,使敌军疑虑而退却;我军的长处,我暗中藏起保护起来,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

20、善于用兵的,要使士卒既要无所顾恋而又有所依赖。无所顾恋,就知道死不足惜;有所依赖,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会大声喊叫,用棍去击虎;两手空空,遇到一条四脚蛇,也会吓得脸上变色而后退。这是一般人的通常心理。明白这道理的,就可以带兵了。脱掉上衣露出胸臂而手执利剑,则连乌获也不敢逼近;戴着头盔,身穿战甲,却靠着武器睡大觉,那么连小孩也能弯弓射箭把他杀死。所以善于用兵的能利用形势来巩固军队的阵容。能够利用形势来巩固自己的,那么战斗力就会无穷无尽。(丁如明)

21、[1]治心:指锻炼培养军事上的胆略、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

22、[8]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燃火叫“燧”。

23、[9]斥堠:古代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放哨、瞭望。

24、[10]犒:犒赏,旧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将士。

25、[12]挫:挫折,这里指打了败仗。

26、[13]厉:激励。并天下:兼并天下。

27、[14]黄帝: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曾在战争中多次取胜,打败了炎帝、蚩尤,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28、[20]邓艾缒兵于蜀中:邓艾,三国时魏国的将领,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他率兵从一条艰险的山路进攻蜀汉,山高谷深,士兵都用绳子系着放下山去,邓艾自己也用毡布裹着身体,滑下山去。缒,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29、[21]刘禅:三国时蜀后主,小名阿斗,刘备之子,公元223年至263年在位。

30、[35]蜥蜴:一种爬行动物,形似壁虎,俗称“四脚蛇”。

31、[37]乌获: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相传能力举千钧。

32、[38]冠胄衣甲:戴着头盔,穿着铠甲。胄,盔。冠、衣,都用作动词。

33、[40]以形固:指利用各种有利形势来巩固自己。以,凭借,利用。形,各种有利的形式和条件。固,巩固。

关于心术苏洵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