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动比率多少比较合适
流动比率一般在1.5~2.0之间比较好,流动比率越高这就说明日常经营越不需要短期资金的支持,但比率过高表明资金利用效率越低。在实际计算中,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也就是说流动资产的变化和流动负债的变化都会对流动比率的大小造成影响。”
1、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
2、应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而速动比率则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速动资产就是指流动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那部分资产。
3、流动资产合计的计算方式: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即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已贴现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借方合计—坏账准备中应收账款的部分)]+预付款项[=(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借方合计]+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中其他应收款的部分)+存货[=库存商品+原材料+在途物资+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短期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交款+内部应付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流动负债+应付分保账款+保险合同准备金+——一年内的递延收益+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多少比较合适
流动比率在1.5到2.0之间比较合适,速动比率维持在1.0较为正常。通常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亦然。速动比率维持在1.0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
流动比率也称营运资金比率或真实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但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则不应计入。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总额×100%。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亦成立。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速动比率应在1:1以上。
三、流动比率是多少好呢
1、都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一般认为为2左右比较好,表示公司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一般为1左右比较好,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过小,则表示公司偿债能力不强,过大,则表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较多,不利于资金的周转。
2、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
3、流动比率表示企业流动资产中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应大于200%
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5、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公司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债务,以及有多少可以变现偿债的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公司剩余的是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的风险越小。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但是,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是个绝对数,如果公司之间规模相差很大,绝对数相比的意义很有限。而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是个相对数,排除了公司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公司间以及本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6、一般认为,生产型公司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处在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与流动负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但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认识,因其未能从理论上得到证明,还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标准。
关于流动比率多少合适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