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疫苗有哪些
1、索尔克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个主要的问题,它不能保证预防三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完全有效;它所提供的免疫力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儿童必须定期反复接种。
2、当索尔克的疫苗正在数千名儿童身上进行试验的时候,辛辛那提大学的艾伯特·萨宾就认为他可以研制出更好的疫苗。右图:在印度,一位护士在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也可以制成糖丸。
3、索尔克的疫苗是由福尔马林灭活了的病毒制成的,但萨宾是用少量活的病毒制作疫苗。他希望这种疫苗能提供永久的免疫,这种疫苗更好的优点是,它能口服而不需要注射器进行皮下接种。
4、在1957年----1959年期间,萨宾在墨西哥、欧洲一些国家、新加坡和他自己的祖国俄罗斯试验了他的活病毒疫苗。试验是成功的,但这种疫苗直到1961年才在美国试用。左图: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分3次服用,每次隔一个月。在入学之前和从学校毕业时,再加强免疫两次。
5、1962年,萨宾的疫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今他的疫苗基本上取代了索尔克的疫苗。
6、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1933年----1945年度的总统,他因脊髓灰质炎而瘫痪。因此,他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十分热心,鼓励在美国大规模试用索尔克疫苗,当局对索尔克的疫苗非常重视,而未能很快注意到萨宾疫苗的优点。
二、什么是“可吃的疫苗”
以美国植物学家阿恩茨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开发一种“可吃的疫苗”,就是人们可把制造疫苗的植物当作食品的一部分吃下去。这无疑是一种价格更便宜,投药更方便的疫苗。阿恩茨强调,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食用疫苗。食用疫苗无须冷藏等制造和保存疫苗的设备,对发展中国家极为适宜。在试制转基因疫苗时,首先是要确证植物制造的蛋白质可以导致动物的免疫反应。研究小组将编码乙肝病毒蛋白的基因导入烟草,结果这种烟草能制造乙肝病毒疫苗,然后将这种转基因烟草制剂注射入小鼠体内,结果可激发能识别乙肝病毒蛋白的抗体生存。他们拟着手制造“食用疫苗”。人们知道,肠毒素可导致易感染动物腹泻。阿恩茨研究小组便将编码部分肠毒素蛋白质的大肠杆菌基因导入马铃薯体内,结果马铃薯块茎制造出肠毒素蛋白,食用了这种生马铃薯的小鼠,体内便会产生对抗毒素的抗体,包括粘膜抗体,消化系统特别需要这种抗体以防细菌感染。但有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阿恩茨研究组所用的肠毒素蛋白是一种很强的免疫诱导剂,而一般免疫蛋白制成的口服制剂就不一定这么有效,甚至因饮食中蛋白质诱发抗药性或因植物中化学物破坏疫苗蛋白,降低免疫性甚至丧失。另外食用疫苗必须是可口的,但马铃薯必须煮熟才能吃。烧煮会使疫苗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或消除免疫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马铃薯换成可生吃的载体如香蕉。他们将一个外来基因成功地导入香蕉,计划将大肠杆菌的肠毒素基因导入香蕉,制成含有转基因香蕉的婴儿食品罐头。
三、口服苗和疫苗可以一起用吗
1、灭活疫苗一般不干扰其它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应答和增加不良反应。也就是说,灭活疫苗接种在先,再接种其它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通常不需间隔一定时间接种。
2、二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28天以上。但口服活疫苗可在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前后任何时候接种。
3、抗体(免疫球蛋白)与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的影响,因此灭活疫苗可以在输入抗体之前、之后或同时接种。减毒活疫苗受循环抗体的影响,干扰其复制,因此,使用抗体前后,两者必须间隔足够时间(至少2周以上)。
4、①受种儿童在同一天内接种的疫苗不得超过2种。②第二类疫苗不能与第一类疫苗在同一天内接种(注:至少间隔在15天以上)。
以上原则是在保证落实第4条的基础上实施。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口服疫苗和口服疫苗后可以洗澡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