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姓谭的名人(姓谭的名人有哪些人)

七月网4870

一、姓谭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谭嗣同(TAN SITONG,1865—1898),清代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三十岁前遍游南北,博览群书。甲午战后,倡新学,著《仁学》,光绪二十三年,在湖南创办时务学堂、《时务报》等,二十四年任四品卿军机章京,变法失败,被捕就义。

姓谭的名人(姓谭的名人有哪些人)

谭献(TAN XIAN,1830—190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清末官吏、词人。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骈文师法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有《复堂类集》、《复堂词》,辑有《箧中词》。谭献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谭莹(TAN YING,1800—1871),清代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兆仁,号玉生。清代官吏、文学家。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教授。长于骈文,好搜辑粤中文献,助友人伍重曜刻《岭南遗书》、《粤雅堂丛书》、《乐志堂集》。谭莹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谭锺麟(TAN ZHONGLIN,1822—1905),清代湖南茶陵人,字文卿。清末官吏。咸丰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监察御史,陕西、浙江巡抚,又总督陕甘、闽浙、两广等省。在地方能兴利除弊,在陕浚郑白渠,教民种桑养蚕纺织;在浙修海塘,重修文澜阁,对戊戌变法则不以为然。谭锺麟画像为齐白石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谭学衡(TAN XUEHENG,1871—1919),清代广东新会人,字奕章。清末海军大臣,工部主事谭国恩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广东水陆师学堂第一期读水师班,毕业后赴英国入海军学校攻读。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二十二年(1906年),与程璧光、林国祥等5人往英国订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并兼监制。三年后率舰回国。三十三年(1917),被任为新设立的海军处副使(未委正职)。

二、历史上姓谭的出过哪些伟人哦

谭峭(860或873——968或976),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学者,从小爱好黄老诸子后长大成为道士。泉州府清源县(今属莆田市华亭)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南岳衡山修炼,炼丹成,又隐居青城山。“其说多本黄老道德之旨,文笔简劲奥质”。谭峭的《化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典美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著作《化书》内涵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可谓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学家。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三、姓谭的名人有哪些

姓谭的名人有:谭献、谭莹、谭锺麟、谭延闿、谭纶。

谭献,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清末官吏、词人。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

谭莹,清代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兆仁,号玉生。清代官吏、文学家。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教授。

谭锺麟,清代湖南茶陵人,字文卿。清末海军大臣,工部主事谭国恩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广东水陆师学堂第一期读水师班,毕业后赴英国入海军学校攻读。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

谭延闿,清代湖南茶陵人,初名宝璐,字组安、祖庵,号畏三,别号慈卫、切翁。

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着有《说物寓武》二十篇军事著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