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股神的其他相关
曾经在国内热播的香港电视剧《创世纪》,讲述了出身低微的小伙子叶荣添,凭借独到眼光和果敢作风在楼市和股市中摸爬滚打、历练沉浮,最终成为一代商业大亨的故事。“叶荣添”这个名字从此被人们奉为“股神”。在当下国内的股民圈子里,也有一位自诩为“叶荣添”的“人物”,一度被诸多散户尊称为“民间股神”。
这位真人版的“叶荣添”,2008年3月开始通过网络逐步走入股民们的视线。他在某知名门户网站的博客上,疯狂唱多股市,赚取了1.7亿次的点击率,位列该网站博客总排名的第十四位,一举将郎咸平、潘石屹等财经界名流甩在身后;他在杭州举办个人讲座时,880元的门票在十几分钟之内即告售罄。
与普通股民的盲从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冷静的媒体和行业资深人士,对这位24岁的所谓“股神”的真实身份和从业背景,提出了质疑。这个自我包装的“叶荣添”到底是谁?他从哪儿来?炒股真的很神吗?为什么能够一炮走红?带着这些问题,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逐渐揭开了这个神秘人物的华丽包装下,更加接近真实的面目。
“叶荣添”之所以被称为“股神”,得益于2009年夏天他对大盘的两次“精准预测”。
2009年7月27日,正当大盘慢慢回暖之时,“叶荣添”在博客上公开预言:“大盘下跌会从有色金属开始!”两天之后,大盘果然“神奇”暴跌,有色金属板块处于跌幅榜第一位。很多股民开始注意到这位“神奇的预言家”。9月1日中午休市时,“叶荣添”又跳出来发文:《亮剑精神:正规军将在午后发起反攻》。果然,就在当天“午后”,大盘反弹。两天后,A股甚至出现了百点上扬。看过他预测的散户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这两次对大盘走势的成功预测,让“叶荣添”声名大噪,甚至不少股民尊称其为“叶帅”。当时许多网站的股民论坛上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炒股不识‘叶荣添’,就称英雄也枉然!”之后,还有股民挖出这样的内幕:2009年3月,“叶荣添”就撰文《行情的结束标志是沪市日成交量达到了3000亿》,7月29日沪市成交量超过3000亿元之后,的确迎来了暴跌。从此,散户们开始把“民间股神”的桂冠戴在了“叶荣添”头上。有人问他:“你的预测依据是什么?技术、感觉,还是有机构在支持你?”他只是欲盖弥彰地表示:“各方面因素都有吧,但绝没有任何操纵股价和市场的行为!”
事实并非如此。据记者调查,早在2009年6月,也就是与他第一次成功预测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叶荣添”成立了自己的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名”之后,他曾公开表示:“我用自己的钱去买万科和中国平安。”很难想象他的这些公开表态与其公司的投资策略完全无关。
在两次精准预测了大盘走势之后,“叶荣添”再也没有给出过正确的判断。有人说:“只要‘叶荣添’唱多哪类股票,这类股票保证跌。”他“股神”的形象很快被颠覆了。《国际金融报》评价他是“最新一位被贴上‘黑嘴’标签的争议人士”。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则表示:“‘叶荣添’受欢迎只是市场上满仓的股民需要一个人出来一直唱多,给自己打气。现在刚好有这么一个人出现了,他实际上是股民心理愿望的投射。”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通过调查了解,记者发现,“叶荣添”骗取股民的信任,主要靠“三招”。
第一是夸张表态,自我炒作。去年5月,“叶荣添”公开与财经评论员侯宁对赌大盘,放出大话:“年底大盘到不了4000点,我输给你100万。”这在当时被称为“2009年中国股市第一赌局”。其实,无论侯宁是否回应这个“百万赌局”,“叶荣添”都获取了巨大的广告效应。此外,“叶荣添”还在自己的博客里,不断“口出狂言”:“2009年第一季度大盘不上3000点,就让河莉秀(韩国变性艺人)来为我主刀做变性手术”,“2009年年底不到4000点我就英勇就义”……而且,有媒体发现,“叶荣添”的博客和言论是由网络推手在操作。网上大量针对他的评论都是由业务员来完成,其博客点击率有通过技术手段造假的嫌疑。
第二是成立私募,自我牟利。成立了山东创世纪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后,“叶荣添”放出“豪言”:这家公司的目标是两年内在A股上市。据记者了解,在其公司还没有通过证监会审批时,“叶荣添”已经开始“联系业务”。2009年8月的一次讲座后,他就表示,如果要买自己公司的私募产品,可以进小房间细谈,需付2000元押金,产品100万元一份……
第三是身份造假,自我包装。“叶荣添”曾表示自己是“广东利恒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注册证券分析师与研究员”。而据记者调查,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诱导投资者去做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汇保证金交易,现已被有关部门查封。去年5月,“叶荣添”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出”:“我曾在云南大学金融系读书,大学三年级时,知识就学够了,离开学校到上海的上投摩根做市场研究,然后又做了操盘手,每天手中都有10亿左右的资金。后来,我又去南方基金操盘……”两个礼拜后,“叶荣添”接受同一家媒体采访时,却声称自己“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真名叫付兵,1980年生人。仅仅过了一个月,“叶荣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又公开宣称,自己真名叫胡斌,曾“就读于”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大三肄业后到了当时的云南证券做下单员。而在他公司公开的个人资料上,其出生年月又赫然写着1986年。这些前后矛盾的信息让人迷惑。据记者调查,上投摩根和南方基金都没有过一位叫胡斌的员工供职,而云南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也没有任何与胡斌相符的学生资料。
不难发现,股市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位“股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一个个灰溜溜地消逝。
赵笑云是最早的“民间股神”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他凭借高准确率的荐股,在股民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但2000年,赵笑云力荐股票青山纸业,结果把众多股民死死套牢。“青山事件”后,赵笑云悄然出走英国。随后证监会表示,赵笑云“涉嫌操纵股价”。
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汪建中在2008年前后号称“股坛名嘴”,曾当过中央电视台的股评嘉宾,并通过北京首放向公众发布咨询报告,东方财富网、新浪网、搜狐网、《上海证券报》等多家知名媒体都曾予以刊载。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在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他通过“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段,买卖了38只股票或权证,累计获利超过1.25亿元。汪建中最终因“涉嫌操纵市场”被捕,非法获利的1.25亿元被没收,并加罚1.25亿元。
有财经媒体指出:“许多股民懒得思考,这是滋生‘造神运动’的土壤。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只需要告知我,一只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我不要知道原因’。”可见,“股神”们往往是在股民的期待中应运而生的,是在股民的追捧中“走红”的,而他们的成功也恰恰是牺牲了普通股民的利益。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投资心态?这已是老生常谈。证券评论员苏培科呼吁投资者,不要过分追随所谓的“股神”,“要加强独立的思考能力”。正如巴菲特的告诫:“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二、中国十大民间股神
葛卫东,江湖人称“葛老大”,2000年做期货,数次爆仓,一度轻生。2004年阅读大量巴菲特书籍,使其领悟投资真谛,操盘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如今坐拥150亿资产,荣登胡润财富榜第216名。
王亚伟,曾经的“公募一哥”,率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出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神话。他为人低调,操作极其犀利,被誉为“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操作风格过于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表现令人唏嘘,王亚伟掉下神坛,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携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巅峰。
傅海棠,农民,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货投资,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从5万炒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第一散户”。独创“天道”思想分析市场、把握节奏,不做任何技术分析,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蒋菲,史上“最牛散户”,25岁就通过炒股赚到4亿,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为人低调,所以其财富来源颇具争议,然而,从她对白云山的操作手法中,我们能看出她是一个典型的“浙江派”短线游资,出手及其果断,资产管理非常严格,交易体系自成一派。
赵丹阳,人称“私募教父”,1994年出国,从事投资和贸易,1996年回归国内市场。2007年、2014年两度狙击A股,震惊股票圈。他擅长研究基本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能做出精准的判断,李大霄曾将他的交易逻辑与巴菲特、索罗斯相提并论。
“浓汤野人”林广袤,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被称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场,亏损7亿,此后,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张磊,一级市场“投资狂魔”,是高瓴资本的创建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300亿美元。他投资过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优秀股权管理基金。
裘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办重阳投资,成为掌舵人。无论股票、期货、债券市场,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旗下基金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25%.
曹仁超,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1969年开始投资生涯,用5000港元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
元的资产,创造了“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他主张“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徐翔,曾经的“私募一哥”,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17岁带3万入市炒到40亿,曾经管理数百亿元资产“傲视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资神话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统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组建你自己的系统,如果你还有不懂的,建议你可以去盈亏同圆的官网重新开始!
三、股神的中国民间股神
死了都不卖———这是中国散户曾经发出的最强吼声,虽然这种声音随着泡沫的收缩已渐弱,虽然公众还在为“刘芳”的身份争执不休,且没有充分曝光。
他们的身家实力如何?最爱栖身于哪些股瓢?是赚是赔,哪些操作思路值得借鉴?又有哪些异常动向值得关注?
探寻股市财富轨迹,为中国散户群体画像!以近1500家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为基础,以9月28日的收盘价格为参照,耗时半月,本报经济新闻部在全国首次制作了“2007中国最牛散户百强”榜单,今日正式推出。
他们不是企业的大股东,也不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没有享受IPO的溢价,也没有MBO的暗箱操作,他们是将“真金白银”甚至“全部身家”投入二级市场的普通散户。
他们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他们或近在眼前,又或远在天边;踏浪财富,他们以自己的资金、智慧和勇气在残酷的股海中博弈,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他们是中国亿万散户的代表!
如果只是简单地排一份A股富豪榜,那么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无疑要排在第一位。三季报显示其个人持有苏宁电器13415.04万股,按三季报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市值高达92亿元。不过在“2007最牛散户百强”中,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人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散户。
在剔除了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票、身家动辄数十亿的上市公司高管之后,我们仍能发现,牛气冲天的A股市场,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批量制造着亿万富豪。财富数十倍跳跃式的增长随处可见,最为神奇的是万科的个人股东刘元生从400余万元投资变成20多亿元市值,投资增长600余倍,上演了资本市场的超级神话。
刘芳被公众称为“史上最牛散户”。但在本次散户百强榜中,我们新发掘出一大批牛人,他们包括:邹瀚枢、王海波、徐菊仙、舒逸民、宋聿倩、唐建纯等重量级散户,其中部分散户优秀的操盘成绩,也许会让刘芳看了也觉得汗颜。
从三季报看出,刘芳至少持有8只股票,其市值在1.74亿元左右,这样的“成绩”,只相当于本榜中著名散户刘元生市价的1/15。而先后在安琪酵母、漳州发展、天威保变等6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的唐亮,在一年多时间里的获利保守估计在3亿元以上,也远超刘芳的获利水平。而让刘芳引以为傲的对重组题材的发掘,甚至也不如并未进入此次百强榜单的李予成等人。
散户100强名单显示,有近四成“牛人”在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露脸。散户王华强同时进入了ST巨力、博盈投资、闽东电力、西安饮食、东方锆业、*ST宝硕、*ST博信等7家上市公司的10大流通股东之列,大有与持有8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刘芳一决高下之势。早已名声在外的陈万镛、陈世辉父子,三季报显示其进入了博闻科技、*ST汇通、汕电力A、杭萧钢构的10大流通股东之列。此外,肖海东、鱼菊芬、魏学利、孙朋等人,也至少同时持有了3~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种种迹象表明,“最牛散户”群体,除极个别长年专注于某一家上市公司外,其他大多为同时在多家上市公司持股的资本玩家。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这些名字只是一个个符号,在他们身后,也许还隐藏着私募资金的影子。
刘芳、唐亮、邹瀚枢、唐建纯、舒逸民……最牛散户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术业有专攻”:或死盯绩优股,或豪赌重组股,或出击题材股,对所介入的股票精确制导、轻松获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