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乳房的基本知识
中医有关乳房的基本知识,乳房是人身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在生活中有很多乳房的知识是值得人们去学习的,特别是中医上所讲的乳房知识,下面是中医有关乳房的基本知识。
(1)“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2)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及冲任两脉有密切联系。
①检查顺序:应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
②检查方法: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腺肿块。
③触摸顺序: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有无血液从乳头溢出。最后触摸腋窝、锁骨下及锁骨上区域。
Ⅰ发现乳房内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位置、形状、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及有无压痛;
Ⅱ肿物是否与皮肤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物附近的皮肤,以确定有元粘连;Ⅲ检查乳房时间选择,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有病变容易发现。
乳房位于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分乳房、乳晕、乳头、乳络等四个部分。《黄帝内经》有“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的记载。清代医籍《疡医大全》在论及乳房的形质结构时指出:“妇人乳有十二穣。”穣,即乳络,或称乳管,现代解剖学分为15~20个乳腺腺叶。两乳正中部位称为膻中,为人体宗气积聚之处。左乳下心尖搏动区,古称“虚里”。按触虚里的搏动状况,可测候心肺之气充盈与否,中医称其为“虚里诊”。
乳房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有“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之说。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及冲任二脉有密切联系。
熟悉乳房的自我检查,对于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望诊经常注意自身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表面有无块状突起或凹陷;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或橘皮样、湿疹样改变等;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
问题一:乳房两侧看起来不完全一样是病吗?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大概有很多女性认真审视自己的胸部都会发现左右两边乳房的确有那么点不对称。就像人的左脸与右脸也无丽做到完美对称一样。辛苦一点,多做做运动会有所改变。值得警惕的是其中一侧乳房的大小突然发生改变。这往往意味着大麻烦。一旦发现,立即就医!
问题二:服用避孕药会增加得乳腺癌的风险?
不必担心。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在对全美近1万名35岁到64岁之间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进行追踪研究后,郑重声明,即使长期服用,避孕药物也不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问题三: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30岁到40岁之间,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是1/250;而在 41岁到50岁之间,概率增长到1/67。不过,随着早期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死亡率较以往已有大幅度下降。
请注意以下乳腺癌的早期症候:乳房中产生新的硬块或者增厚;乳房的大小或者形状变化;皮肤粗糙或者起皱纹;乳房皮肤膨胀、变红或者变暖;乳房有痛点且不随月经周期变化;乳房分泌或分泌物中有血;乳头内陷;一侧乳头发痒、疼痛或者角化。
问题四:乳房常常发现有分泌物?
乳房有分泌物是一类常见问题。大多数哺育过的女性在乳头周围受到挤压时都会产生液体。但当下面的情况发生时,您最好去医院检查:没有受到外界刺激,自发出现分泌物;经常出现分泌物,且只出现在一侧乳头;分泌物中有血。
乳头有血样的分泌物,是比较严重的问题,45%是乳管内乳突瘤,其他原因包括纤维囊肿、乳管扩张或是怀孕末期症状等等,也有15%的可能是乳腺癌。
问题五:亚麻籽对乳房保健也有奇效?
没错。在食品中添加一些亚麻籽粉末能够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研究表明,连续两个月每天食用10克(一汤勺)亚麻籽能够增加血液中乳腺癌抗体,减少乳腺癌促发比率达31%。
问题六:乳腺癌有很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遗传因素已经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乳腺癌,那你本身罹患乳腺癌的机会则约为常人的2~3倍。饮食习惯也是乳腺癌重要诱因之一,好食高脂肪类食物的国家,其乳腺癌致病率也较高,因而从饮食观点建议,不妨多食绿色蔬菜、十字花科植物等含纤维的食品。
二、乳腺增生触诊应该如何做
正确的乳房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最敏感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从坐位开始。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如果病人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妇女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的乳腺癌,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
三、乳房体格检查
乳房检查的体位可采用坐位和仰卧位。
1.望诊:患者坐位,将两侧乳房完全显露。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表面有无突起或凹陷;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或橘皮样、湿疹样改变等;乳房浅表筋脉是否怒张;乳房皮肤如果有凹陷,让患者两臂高举过头,或用手抬高整个乳房,则可使凹陷部分更为明显。
2.触诊:根据需要选择坐位或卧位。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正确的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在乳房上轻柔触摸,且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腺肿块。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触按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按乳晕部,挤压乳头看有无液体从乳窍溢出。最后触按腋窝、锁骨下级锁骨上区域。
①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是,应明确肿块的位置、数目、形状、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②鉴别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块附近的皮肤,以确定有无粘连;
③检查乳房的时间,最后选择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这是乳房生理变化的相对平稳时期,如有病变容易被发现。
④确定一个肿块的性质,还需要结合年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另,可直接到优酷搜索相关视频,有详尽的演示
关于乳房触诊,乳房触诊的方法和顺序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