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图片)

七月网1430

一、中草药: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异名】石松(《本草拾遗》),过山龙(《滇南本草》),宽筋藤(《生草药性备要》),火炭葛(《本草求原》),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中药志》),狮子毛草(《中药材手册》),立筋草、舒筋草(《四川中药志》),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重庆草药》),筋骨草(《陕西中药志》),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湖南药物志》),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图片)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厘米,分枝;营养枝多回分叉,密生叶,叶针形,长3~4毫米,先端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厘米,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淡黄褐色,孢子同形。7、8月间孢子成熟。

生于疏林下荫蔽处。分布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南等地。

本植物的孢子(石松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匍匐茎细长而弯曲,黄色或黄绿色,长30~120厘米,径粗1~3毫米。质柔韧,不易折断,折断面近白色,内有黄白色木心,常可见近直角生出的黄白色细根,外皮常脱落。直立茎2歧式分枝。鳞叶常皱而弯曲,密生于茎上,线形或线状钻形,黄绿色或黄色,无毛,略有光泽。叶端渐尖呈芒状,全缘,叶脉不明显。质薄,易碎。气无,味淡。以茎长、黄绿色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湖南、四川亦产。

同属植物玉柏和垂穗石松的全草在浙江、四川等地均称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参见"玉柏"、"铺地蜈蚣"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药理作用】石松水浸剂对由皮下注射枯草浸剂引起发热之家兔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及棒石松碱、棒石松毒,后二者之毒性较石松碱为弱。石松碱适当剂量能升高麻醉猫血压,也有报告3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兔血压骤降;此时对呼吸皆无影响,中毒量可增加动物呼吸振幅而减少频率。对蛙心收缩力有增强作用,对兔心1:50000~400000则减弱收缩力,收缩频率及心电图皆无改变。1:12500~50000对离体大鼠、啄鼠小肠有兴奋作用,兔离体小肠之蠕动亦被增强。对兔、大鼠及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静脉注射30~50毫克/公斤有降温作用。对兔血糖、瞳孔、末梢红细胞数皆无影响。无抗菌及抗疟作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27.58±1.16毫克/公斤,腹腔注射为78毫克/公斤,中毒症状有过度活动,强直性、阵挛性痉挛,麻痹,窒息等;兔之中毒症状相似。给蛙淋巴囊注射50~200毫克/公斤可引起肌肉运动不胁调、麻痹等。棒石松碱之毒性剂量:猫为0.05克/公斤、兔及大鼠为0.1~0.2克/公斤。有人报告石松有利尿、增进尿酸排泄之作用,还能解除小儿之痉挛性尿潴留及便秘等。

【炮制】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切成小段。

①《本草拾遗》:"味苦辛,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选方】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二、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有哪些

1、取伸筋草、透骨草、通经草、牛膝和鸡血藤、红花,一起研成粉末,然后用白酒调成泥状,外敷于膝盖处,上面可以覆盖纱布。每次外敷1小时,每天1次。

2、伸筋草、透骨草、通经草具有除湿消肿、通经活络的功效,牛膝可以强筋骨、通经络,鸡血藤和红花可以活血祛瘀,此方可以改善膝关节引起的关节酸痛。

3、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4、性温;味微苦、辛;归肝、脾、肾经。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禁忌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伸筋草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伸筋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功效,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主治中风后偏瘫及瘫痪侧手足拘挛之因络脉不通所引起者,常伴有局部肿胀、疼痛及便溏、苔腻等临床表现。用量为9——15克。该药物对孕妇及出血过多的病人忌服。

5、而今,正值伸筋草生长旺盛的夏季,在农村山野草丛或是悬崖壁上我们常可以看到这味中草药,当然,很多的朋友对它还是不熟悉的。那么,伸筋草具体有什么样的功效和作用,临床上又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疾病症状的治疗呢?本期文章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味中草药的

三、伸筋草的功效有哪些

1、伸筋草的功效有些争议,一般认为它消肿、治疗风湿骨痛;但是在滇药里,会把它用作下气、消水肿;而部分也会外用作血疯瘙痒的“下血”药来使用。具体以下细说:

2、伸筋草在民间风湿上,属于常用药,《本草拾遗》就是根据民间的方子而记录下来的。因为伸筋草在各地的农村非常常见,所以在代代相传当中,把它用作风湿痛的主药的也很多,而它的主要用法分“酒泡搽关节”及熏蒸泡关节两种。泡酒并不是单方用药,在此压下不提,重点说说熏蒸法。

3、具体操作,就是拿足够的伸筋草(鲜干皆可,以鲜煮为佳),用水煮开,然后拿药桶去熏蒸关节,从冷水蒸到温水之后,就拿来泡关节,一般都以膝盖为主。而在比例上,一般是2斤的伸筋草鲜草,配半桶热水煮开(23L桶);熏蒸的时候,因为不一定就有专业的泡脚桶,所以很多人会使用一个脚盆,然后坐下拿,拿厚床单把下半身围上,让蒸汽慢慢的蒸,直到水温变得可以下脚了,就开始泡,然后擦干净,穿衣服鞋袜。就效果上,我爷爷当年就有用,而我自己及其他身边的人还没到那田地,所以不敢保证。

4、而伸筋草在云南的方子里,跟其他地方的有些不一样,它会用作内用,主治腹腔腹水,消水肿。而这个用法,也是看方子的,不同的症状,是不同的用量和配比的,这个非专业人士不要乱用。

5、而在滇药当中,用来消水肿的方子当中,会加入伸筋草这一味中药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也有一个避忌,在有内出血的症状的人,是不能服用的,因此,就因为它的“消”与“化”,这两个功效会让有内出血的人雪上加霜。

6、伸筋草的草根和枝端,都会有一些类似与“孢子”的粉末,而这些粉末对皮肤病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其间以直接收集这些粉末来使用为上,只是要收集起来,实在是很大的工程,于是在药用的时候,会药用整株,炙烤后磨成粉使用。

7、血疯疮在搔痒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搔破皮,而这种药粉,在搽上去之后,会有那么半天的时间奇痒无比,只要忍住不挠,在过后就开始破脓、结疤,疮也就慢慢的好了,在效果上还可以,缺点就是用上之后会痒5倍以上,忍不住的还是不要用。

8、伸筋草或许还有别的功用,但是目前我知道的,也仅仅只有这三种,用过的,是一、三两种。

关于伸筋草的药用功效与主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