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高乐广场的广场简介
1、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戴高乐广场位于塞纳河以北,是十二条主要道路的交汇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东南延伸通向协和广场的香榭丽舍大街。左面有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法国军事学院和荣誉军人院等。
2、广场始建于1892年,1899年落成。该广场原名星星广场,191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改名为胜利广场,1941年,在德国统治之下,改名为贝当广场,1944年9月1日,在巴黎解放之后,为纪念夏尔·戴高乐为法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改为现名。2005年,冒着极大的争议,巴黎市政当局对戴高乐广场进行了整修。
二、戴高乐怎么死的
1、并没有官方公开消息说是怎么去世的。
2、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猝然去世,11月12日,四万多人从全国各地涌向科隆贝和这位民族英雄做最后的告别。次日,巴黎市议会决定把凯旋门前的星形广场改名为夏尔·戴高乐广场,以纪念这位法国当代史上的人物。
3、戴高乐生于法国北部诺尔省的里尔,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抗击德国的侵略;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共和国总统。
4、戴高乐被誉为法国的“现代救星”,于1970年去世。在法国处于纳粹德国占领期间,戴高乐在英国领导法国的抵抗运动,后来还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
5、在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力主法国发展核武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投票反对英国进入欧盟,这一系列举措重新使法国恢复了大国地位,捍卫了法国在全世界的荣誉。他在战后一直维护着法国的尊严,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不愧为自由法国的旗手。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尔·戴高乐
三、戴高乐广场的历史沿革
1、法国19世纪的大型纪念碑式建筑。位于巴黎市中轴线香榭丽舍大街的西北端。它是拿破仑一世为纪念1805年12月战败奥地利而下令建造的,初名雄师凯旋门,以荣耀他的军队。由建筑师J.F.T.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动工,到1836年才建成。这座凯旋门是用石材造的,高50米,宽45米,厚22米,是世界凯旋门中最大的。它的形式模仿罗马的凯旋门而简化,只有正中一个券洞。它是拿破仑时期法国帝国式建筑的代表作。它在一个高地上,所以,沿香榭丽舍大街远望过去很雄伟,是巴黎市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中央券洞两侧、前后共有4组大型浮雕,其中最杰出的是F.吕德所创作的《马赛曲》,其余3组是《胜利》、《抵抗》与《和平》。女儿墙上浮雕着一周圈盾牌,镌刻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拿破仑帝政时期重要的胜利战役的名称。次要战役的名称刻在门洞内的墙上。它有电梯和楼梯,可以登到檐口上,站在女儿墙前面眺望。门洞中的地上有一块简洁的石板,是无名英雄碑。
2、19世纪中叶,环大凯旋门一周修建了圆形广场及12条放射状道路。广场得名为星形广场,现改名为戴高乐广场。所以这座凯旋门先后被称为星形广场凯旋门及戴高乐广场凯旋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戴高乐广场和戴高乐广场为什么12条路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