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日晷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和日晷是什么原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日晷的作用是什么
日晷的功能——日影与时间
日晷包含一根表(晷针)和有刻度的晷面,可分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及垂直式日晷三种.地平式日晷虽较为普遍,但其刻度并非等分;赤道式日晷则因地轴倾斜及地球公转运动,圭盘两面均须有刻度才能使用;垂直式日晷在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
显然,高雄都会公园采用的是地平式日晷,鸡首充当晷针,日晷四周排列许多标志石(大理石材质)充当时间刻度,还可以当椅子休息,真是一举数得.如果约朋友下午两点在都会公园见面,只需坐在两点的标志石上,当鸡首的影子照过来时,朋友就会出现,这也算是蕴涵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意义吧!
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日晷,是光绪23年(1897)在内蒙古(山西托克托城)呼和浩特出土的玉盘日晷.其长宽分别为27.5公分、27.4公分(近方形石块)、厚度3.5公分、外圆直径为23.2至23.6公分、字径约为0.4到0.6公分.仪面上刻有辐射条纹、三个圆周和一至六十九的数字,按顺时钟方向排列,数码以小隶书写.也就是这些辐射条纹是等分圆周(等分刻度为赤道式日晷的优点)为100分,但留空31分的地方向著太阳,两条辐射条纹间的夹角等於我国古代地平径度3.6525度.这种赤道式日晷根据推测是秦末时期所习用的仪器.
日晷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
日晷是古代计时仪器。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作用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意义: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扩展资料:
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地平式、垂直式、赤道式。
由于日晷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因此最早的日晷可能是地平式日晷。但它必须在使用其他计时工具进行精确计时的条件下,根据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划,这显然是不方便的,但如果采用均匀刻划的方法又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
这是地平式日晷重大的缺陷。地平日晷制造容易,安装简便,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测时工具外,常常在城市广场、花园、道路、小区、寺堂、学校、码头和游览点等都可看到它的踪影,显得非常别致和美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晷
什么是日晷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