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灵岩山寺(灵岩山寺求什么最灵)

七月网2140

一、苏州灵岩山寺出家的条件

1、灵岩山寺不准剃度收徒,灵岩山寺庙都是苏州佛教协会派的弟子。

灵岩山寺(灵岩山寺求什么最灵)

2、灵岩山寺基本遵守印光法师为使灵岩山寺确为真正十方,所制定的五条规约。

3、一、住持不论台、贤、济、洞,但以戒行精严,深信净土法门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

4、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后之嫌。

5、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升座,及招外方来听耳。

6、四、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

7、五、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

8、六、为了重振灵岩山十方净土道场,明学法师恪守印祖遗训,将印祖制定的以上五条规约,作为灵岩山寺共住规约的核心,坚决不做经忏、不收徒、不传戒、不办讲经法会,坚持十方丛林制度。

9、灵岩山寺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驰名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胜地。

10、1937年印光法师在灵岩山创建了净土宗道场,将原先的寺庙改名为灵岩山寺,此后在印光法师的主持下灵岩山寺成为了江南一带最有名的净土宗道场。,法师一生收了弟子约10余万人,还被称为“净土宗第十三祖”。

11、印光法师创寺之初就严格要求寺内的僧人不募缘、不做会、不传法、不收徒、不应酬经忏,其目的就是为了寺内的僧人能够专一修佛。

12、后来重修寺规的时候仍然将这个戒律写入寺规首列,并且至今为止仍然严格执行。

二、游灵岩山

1、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息,这便是灵岩山寺。

2、灵岩山,海拔182米,山上多奇石,巨岩突兀,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又有“灵岩秀绝冠江南”的美誉。

3、我喜欢旅游,苏州的很多园林和古镇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可是阴差阳错,唯独木渎灵岩山一次都没去过,不免感觉有点遗憾。

4、年轻的时候,曾有友人说要邀我同游灵岩山,可能这就是一句戏言吧,说的人也许早已不记得这句话了。

5、五十岁的年龄,似乎已经到了不能等待的年龄,那么想去游玩的时候就去吧,毕竟到木渎灵岩山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6、中秋时节,天气也变得凉爽起来,趁着中秋小长假,我和爱人驱车来到了灵岩山。

7、自2013年起,木渎灵岩山风景区就是免票向市民开放的,所以我们无需购票,就直接从苏福路进入了大门。

8、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灵岩山脚下的公园。公园很适合休闲,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应有尽有,风景也异常美丽。

9、我在池塘边,小桥等找了几个适合拍照的位置,摆出几个很自然的pose,拍了几张照片和小视频,就顺着左边的登山老路开始登山。这条山路也就是有名的“乾隆御道”。

10、灵岩山在苏州乃至全国都很有名,再加上是中秋小长假,所以山路上的游客很多,大部分是信众,也有登山爱好者。好在御道旁边又新修了一条山路,游客可以分流而上。

11、灵岩山真的不算高,所以山路也不算陡,我们顺山路拾级而上,两边的树木苍劲挺拔,郁郁葱葱,一点没有秋叶飘零的景象。

12、没走多久,就可以看见一亭子“继庐亭”赫然在前。因灵岩山住持一代名僧印光法师的别号“继庐”而得名。亭上对联: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13、亭中便有游客歇息于此,有的依柱远看,有的坐着喝水,也有的在亭外拍照留影。

14、我们便继续前行,途中又见“迎笑亭”,相传始建于宋代,东坡居士曾在此笑迎释友。

15、途经一片竹林,林中秋风阵阵。我们盘折在上,便是“落红亭”。因为林岩山也有“象山”之称,就有:象山回顾落花红之句,所以这里是观看落日的绝佳之处。

16、我想灵岩山的亭子,一个连着一个,古建筑中,“亭子”的“亭”其实就是“停”。公园的溪流旁,或者爬山途中突然有一个亭子,有亭子的地方,就是让你停下来。

17、亭子虽然是一个建筑空间,却是在提醒和暗示游人:不要再走了,累了,该歇歇了,再说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所以那个“亭”也一定是可以眺望风景的好地方,好像这灵岩山的“继庐亭”,“迎笑亭”,“落红亭”,皆是看风景的绝好去处。

18、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人生又何不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匆匆忙忙,每天打卡上班,赚钱的忙碌中度过,何时才是个尽头?

19、所以生活中,我们也要懂得适时停下来,看看路边的风景,走走停停,这才是人生的理想状态。

20、在这路红亭歇会儿吧。爱人怕我爬山累了,便提醒我歇息。

21、站在亭中看风景,东面乃是印光塔院,为印光和尚的埋骨处,据介绍,印光法师为近代佛教泰斗,东南亚印光派创始人。

22、落红亭往西便是西施洞,相传越王勾践与范蠡献西施给吴王夫差于此等候,后人在洞前建屋,洞内镌刻观音像,洞外种有紫竹随风摇曳,又称“观音洞”,香火颇旺。

23、落红亭左折而上约300余步,人称“百步阶”,为乾隆帝登灵岩山时所筑御道的一段,山势陡峻,道旁有一方形砖砌之台为梁代灵岩山开山和尚“智积”的衣钵塔。

24、塔南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面向太湖,故又有乌龟望太湖之说。石背镌有“望佛来”三字,石头上还有脚印呢,据说西施常站在这块石碑上眺望故乡。

25、离开石龟再往上就到了山顶,也就到了灵岩山寺。林岩山寺现存寺院规模宏大,是中国佛教净土道场之一,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但寺院的门票却只要一元。这在国内名刹中实属罕见。

26、灵岩山寺又建在山顶,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寺前松柏参天,门额“灵岩山寺”几个大字为赵朴初题写。

27、进入灵岩山寺大门,我和爱人虔诚的拜过各位佛祖,便来到了山顶花园。

28、灵岩山寺的山顶花园,即为吴王“馆娃宫”遗址,也就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在山上建造的行宫。山顶花园的花草树木,看起来都极具灵性。

29、园内有一方形浣花池,相传西施在此泛舟采莲,如今虽然故人已去,浣花池内依然养着一群乌龟。池西的石墙及山巅围墙,相传为吴王所筑。以石砌成,如今虽然早已毁损,石墙遗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30、还有玩月池是供西施玩月的,吴王井成圆形,也为吴宫遗景,供西施照容,可见当时的吴王友有多么宠爱西施,简直到了独宠的地步。

31、山顶花园的假山之上,还有个长寿亭,据说也是供西施梳妆之用的。

32、如果可以穿越,我真想看看古代的大美女西施究竟有多美,是否真的如人所说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33、如果可以穿越,我想当面问问西施:西施,你到底爱范蠡还是夫差?范蠡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你西施,而夫差,为了你一个美人,把自己的国家都断送了!

34、所以,原先的西施被范蠡的所谓爱国热情所感染和打动,配合了越王勾践和范蠡的美人计,及至到了吴国,夫差对其娇宠无极,当初被范蠡的爱情冲昏头脑的西施才慢慢明白过来:夫差,才是更爱自己的人。

35、所以,我想西施在实施这一套美人计间谍计划的时候,也是非常矛盾和痛苦的。

36、不管西施,夫差及范蠡的传说是真是假,也不去追究西施到底是爱范蠡还是爱夫差,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越国还是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也拔剑自刎了。

37、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早已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湮灭。夫差为西施所建林岩山的馆娃宫遗址依然在百年的风雨清晰可见。历经沧桑的馆娃宫,在晋朝时又成为了司空陆玩的别管。陆玩出生于吴郡显赫的陆家,他的祖父是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的弟弟,后来陆玩捐室为寺,这里又成了有名的灵岩山寺。

38、所以这里曾经历了吴王遗宫,高官私室到佛门丛林的演变过程,也说明了灵岩山寺的历史悠久。

39、千百年后的灵岩钟声依旧,站在灵岩山的最高处,灵岩山寺之西的琴台,鸟瞰木渎镇区,一览无遗,吴中大地不但山清水秀,交通也四通八达,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好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景象。

40、现代化的城市和幽静的山林寺庙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一切又显得那么融洽。

41、下山,我回望灵岩山寺巍峨壮观,灵岩山塔挺拔耸立在蓝天白云下,它一点也不张扬,默默的藏在深山里,却保持着最清醒的最本真的一面。

42、而我,感觉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暂别喧嚣的尘世,尽情放空自己的心灵,也许这就是千年古刹的魅力所在。

三、灵岩山寺求什么很灵 苏州灵岩山寺方丈事件

1、苏州灵岩山寺是我国著名的寺庙之一,春秋五代时期就已经建立。吴王在这里遇见了美人西施,乾隆康熙南下江南时,都在此处居住。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此处挥洒文墨创造出一篇篇优美诗文。灵岩寺堪称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贵不可言。就连寺庙里面的历代主持,同样会受到世人敬仰。

2、当今社会旅游盛行,各地票价纷纷上涨,就连五岳之首泰山,也因为香钱太贵让许多人诟病。但是苏州灵岩山寺至今票价只有一元钱,这还是起源于苏州灵岩山寺主持之争事件。上一任灵岩山主持时明学长老,了解他的人只闻起名就会肃然起敬。如今他已经圆寂,之后有众多的人上山送他最后一程,那天整座灵岩山上人山人海。在明学长老担任主持期间,苏州旅游局打算在山下设立一个公园,开始收门票,只要上山需要买票才可以进入。明学长老知道后同旅游局据理力争,并且在参加政协会议时,利用这机会同首长妹妹展开了一番争论,最终苏州旅游局放弃了收门票这个念头,才有了现在的门票只有一元。佛门之地本来就不能沾染世俗,明学长老为我们争取了一块清净之地,至今灵岩山香火不断。

3、如此钟灵秀气的灵岩山寺求什么比较灵?当地人说去灵岩山寺求姻缘最灵,带着诚心每走三步一扣首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姻缘。其实让我说一个寺庙香火旺盛,整体都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带着诚心求什么什么都会灵的。

关于灵岩山寺,灵岩山寺求什么最灵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