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解剖图)

七月网4770

一、克氏螯虾和小龙虾有区别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解剖图)

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克氏螯虾(学名:Palinuridae)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无螯,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是名贵海产品。中国已发现8种,以淡水龙虾产量较大。

二、克原氏螯虾的危害

1、由于长江及其支流的大堤一般都是土堤,在取土筑堤时往往在背水面形成水坑、池塘和低洼地,成为克氏原螯虾生长和繁殖的最佳场所。克氏原螯虾喜欢穴居,打洞速度很快,范围也较大,因此克氏原螯虾对于堤坝的危害比白蚁的危害更大。

2、克氏原螯虾对鱼类尤其是幼鱼也有很大的杀伤力,由于小龙虾繁殖快,所以会争夺大量的鱼类食物,并且还会以幼鱼为食。

3、克氏原螯虾在梯田里泛滥成灾,由于克氏原螯虾在提点上“打洞”直接造成灌溉用水流失及田埂坍塌,影响到了梯田的保护和申遗工作。

4、克氏原螯虾属于入侵物种,数量庞大的克氏原螯虾破坏了当地的原有生态。除了与原来的鱼类、泥鳅等争夺生存空间,小龙虾还会啃食水稻作物,影响后期的粮食产量。

三、克原氏螯虾的介绍

俗称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拉丁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听说日本人用飞机抛洒小龙虾,为的是能更快的把腐尸给侵蚀干净了),随后小龙虾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

关于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解剖图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