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色多瑙河》作者的生平简介
1、约翰·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2、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
3、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4、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
5、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
6、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
7、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
8、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二、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谁
1、《蓝色多瑙河》实际上是一首激励曲,不仅开始激励奥匈帝国的人们与国家,现在也可以激励普通人生,每个人都有失意与低落时期,当我们处于人生低潮时,不要悲观,不要沉沦,要振作起来,对未来充满信心,正是《蓝色多瑙河》所演绎的三个部分。
2、《蓝色多瑙河》,一首闻名世界的百年名曲,当我们欣赏《蓝色多瑙河》时,仿佛徜徉在多瑙河波光粼粼的水波上,清风徐徐,沁人心脾,婉转悠扬的琴声令人陶醉不已,优美的旋律让大家难以忘怀,对它铭记于心!
3、《蓝色多瑙河》真正所包含的意境则令人感动,让人震撼,它谱写的并不是一首简单的纯圆舞曲,而是一个帝国的悲情曲同时又是一首激励曲,它诞生的背景是一场战争,一场改变欧洲史甚至世界史的战争!让我们从它产生的背景去溯源,去寻找它的真正神韵!
4、《蓝色多瑙河》分为三个部分,由序奏、小圆舞曲与尾声组成,在序奏部分,我们开篇听到的是由A大调起调,钢琴发出的颤音,一片低沉的呜鸣声,大家一般理解为是多瑙河水波轻荡,轻柔拍岸,象征黎明曙光,唤醒沉睡大地。
5、实际上斯特劳斯所要表示的是整个国家正处于悲伤之中,全国人民都在悲鸣,在哭泣,所以开篇是呜呜的低沉旋律!中间是五个小圆舞曲,由开始A大调的低沉音突然切换到G大调,整个旋律一下变得轻松、明快,每个部分给人的感觉是爽朗、活泼,层层推进直到最后高潮。
6、呈现出热情奔放、生机盎然的景象。斯特劳斯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强烈的意愿与呼声,是整个乐曲的核心,希望奥匈帝国人们走出悲伤与沮丧,忘掉过去,要振作起来,不要沉溺在悲痛之中,因此用明快欢乐的节奏去激励大家。
7、结尾部分,是在一种热烈气氛中,狂风骤雨般狂欢中结束,斯特劳斯希望大家要奋进,要有斗志,未来有希望,明天更美好!
三、钢琴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谁
1、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作于1866年。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3、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4、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关于本次蓝色多瑙河的作者和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奥地利作曲家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