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象棋十大经典名局
中国象棋十大经典名局是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征西、带子入朝、大九连环、小征东、火烧连营、炮炸两狼关。

七星聚会被誉为象棋十大江湖残局之首,还是清代起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四大江湖名局之首,清代出版的著名棋谱几乎都刊有此局,只是局名略有差异。
把三个小卒形容为行动缓慢、力量弱小的蚯蚓。由于特定的局势,双车被两外小卒牵制,不得随意活动,黑方得以巧运另一小卒和灵活地变换士象的位置,苦战成和,这是弱子战和强子的一个典型残局。
野马操田也是象棋经典残局之一,亦名“野马躁田”、“大车马”、“管鲍分马”,简称“野马”。野马操田主题是车马斗车卒,因其着法深奥,变化多端,而且一开始就有红方双车单马可以连杀的假象,所以江湖排局艺人都乐于摆设这局棋。
千里独行也是大型的著名古局之一,与“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局齐名,并称为四大江湖排局,它排在江湖四大残局之末,演化的最终招法是一车大战三兵的招法,残局细腻,其变化十分复杂和深奥。
征西是象棋街头十大残局之一,也是江湖上最著名的八大棋局之一,在所有的江湖排局中,着法最深奥,变化最繁复的,可说就是这“征西”局,甚至连素有排局之王的“七星聚会”的难度和变化也远不如此局,它堪称是江湖排局中的王中之王。
这局棋,局势简练,但着法深奥,变化微妙,其对“车兵对车卒”残棋技巧的探讨,堪与“七星聚会”相媲美。从现有资料来看,此局全凭民间艺人世代口传,才不致湮没,并流传下来。到了近代,“带子”局更有了深入的发展和高度的提炼。
十大象棋残局之一的大九连环,是在众多流行的“九连环”江湖排局中,着法最深奥,变化最复杂,影响最广泛,当属本局图势,亦称“大九连环”、俗名“九进中原”。
经民间艺人的不断演变、反复实践、总结提高,从而使这局棋显得着法更为深奥,变化更为复杂,并于晚清年间被分别收于手抄本《蕉竹斋象棋谱》和《湖涯集象棋谱》中,局名改为“小征东”,一直流传至今,允称佳局。
有相当一部分象棋爱好者全然不识局间机要,认为三回合之内便可速胜,此则大谬,若在街头棋摊,便正中摊主下怀了。按现今棋规,这盘棋应该是黑胜,但完全不影响其作为江湖棋局的精妙性、艺术性。
炮炸两狼关,江湖八大排局之一,是常在马路棋摊可以见到的江湖棋局,本局由谁创作,已难考证,亦被收录在《湖涯集》、《江湖排局集成》、《民间象棋排局选》、《江湖残局》等书中。
二、中国象棋大战基本玩法介绍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英文现译作Xiangqi)。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现将“中国象棋”项目名称更改为“象棋”。此外,高材质的象棋也具有收藏价值,如:高档木材、玉石等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为象棋谱写了诗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种文化色彩。
铁门栓(炮——中炮,车、兵但需要用其他子力看守);
大(小)刀剜心(炮——中炮,双车、车兵(兵卡住腰点)——弃车砍中士呈铁门栓局势);
白脸将(帅,其他子力将军——象棋中将帅不能明将的规则);
老兵搜林(车、兵——对方为单车);
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门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
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
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红方)、5(黑方)代表中路。
底二路:河界下第三条横线,进攻将、帅的险要道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
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三、中国有哪些象棋国手哪个最厉害
杨官璘(广东):1956年全国首次象棋个人赛夺得冠军。之后,又夺得1957年、1959年冠军;1962年并列冠军。共四次夺得冠军。1925年生於广东东莞县凤岗镇,六岁善弈,後精研古谱,并在全国切磋棋艺,四十年代即享名广东,五十年代挟技游大江南北,未逢敌手.曾获1956﹑1957﹑1959﹑1962(与胡荣华并列)四届全国冠军.杨棋艺境界甚高,尤以残局功夫炉火纯青著称,善谋兵取胜.排局研究亦为全国一流.其著述甚多,主要有「中国象棋谱」「弈林精华」「弈林新编」「橘中秘新注」等书.是我国象棋界的"一代宗师".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国家级教练员。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1977年代表广东队首次夺得全国象棋团体冠军,1980年、1981年、1982年获全国团体冠军,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符其实的棋坛老元戎。84年开始从事教练员工作,培养后进棋手,出专辑、写棋书,为广东象棋队后继有人奠下了良好的基础。杨官璘人称“魔叔”是因为他那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李义庭(湖北):1958年夺得冠军。193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象棋特级大师,1956年获首届全国赛第四名。1958年获第三届全国冠军,成为杨官璘之后第二位全国象棋冠军。1959年获第一届全运会亚军。1960年获首届全国团体赛铜牌。1961年获六省市象棋赛冠军,1962年获全国季军。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李义庭从台前退到幕后,开始从事教练员工作,甘为人梯铺路。湖北省象棋事业所取得殊荣,李义庭功不可没,在中国象棋史上永远有他的胜绩和光彩。
·胡荣华(上海):1960年夺得冠军,至1979年实现十连冠。1983、1985、1997、2000年又四次夺魁。共十四次夺得冠军。原籍江苏盐城,1945年生于上海。棋界人称“胡司令”。 8岁开始习棋,少年时代曾师事名手窦国柱、徐大庆。50年代末即参加上海市象棋成年组比赛,战绩良好。1960年初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得个人冠军,时年仅15岁。至1979年共十次蝉联全国冠军,有棋坛“十连霸”之称。1983、1985、1997、2000年又四次夺得全国冠军。80年代曾五次夺得“五羊杯”赛冠军。1988年获第一届象棋“棋王”赛冠军。曾为上海队夺得1960、1979、1986、1991、1994年五届全国团体赛冠军立下战功。1980~1990年间六届“亚洲杯”象棋赛、1990年第一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84年获第一届“七星杯”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1993年获第五、六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1982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88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1982、1991年两次获中国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象棋特级大师。1990年在第1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上获得亚军。胡荣华在中国象棋的历史上是继谢侠逊、杨官麟后出现的代表一个时代的卓越棋手,是20世纪最伟大的棋手。他的成就还体现在他对象棋布局理论体系的发掘和研究,他发掘和创新的飞象局、过宫炮、反宫马等布局在象棋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是中国象棋现代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胡荣华现任亚洲联合会第一付会长、中国象棋协会付主席。
·柳大华(湖北):1980、1981年两次夺得冠军。195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象棋特级大师,1979年获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亚军,1980年获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1981年蝉联该赛事冠军。他1980年从胡荣华手中夺过了全国象棋冠军的桂冠,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1974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1978年获全国第三名,1979年获全国亚军,1980年获全国冠军,1981年蝉联全国冠军,两次获“五羊杯”冠军,1988年获“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是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获得1991年、1993年、1997年三届“银荔杯”冠军。柳大华棋艺全面,擅长蒙目棋,1995年他在北京创下了1对19人的蒙目棋最高纪录,享有“东方电脑”之美誉。
·李来群(河北):1982、1984、1987、1991年四次夺得冠军。1959年出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个人冠军宝座,是解放以来男子象棋冠军第一次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的局面,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89年获“少林可乐杯”冠军,获得象棋棋圣称号。同年的棋王挑战赛成功,又获得棋王称号,1990年棋王赛卫冕成功,蝉联棋王。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获个人亚军。1999年获“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赛亚军。1996年下海经商,创建河北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多次出资赞助河北队参加象甲。2003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李来群参加了5场主场比赛。2004年联赛,李来群列入名单但未参赛
·吕钦(广东):1986、1988、1999、2003、2004年五次夺得冠军。1962年8月10日生于广东惠阳,象棋特级大师,1983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6年、1997年六次获得全国男子个人赛亚军。1985年亚洲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冠军。在1990年、1995年、1997年和2001年获得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00年4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象棋冠军赛中获男子组冠军。8岁开始学棋,在中国象棋界有“羊城少帅”的美称,10次获得“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冠军;4次获得“银荔杯”全国冠军赛冠军。中象国际特级大师,吕钦是继胡荣华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天才型棋手,他是当今象坛取得冠军头衔最多的棋手。他棋风犀利,反映敏锐,有快刀之誉。
·赵国荣(黑龙江):1990、1992、1995年三次夺得冠军。1961年出生,哈尔滨人,象棋特级大师,1985年、1987年两次获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亚军,1989年第四届亚洲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1991年获得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1993年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亚军。中国象棋北派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兼收并蓄,融南北棋艺风格于一体,他技术全面,功底扎实,是集大成者。1974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1985年、198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亚军,1995年第一届“广洋杯”象棋大棋圣战冠军,1997年在首届象棋名人战中获得冠军,荣获名人称号,第四届亚洲象棋名手赛冠军,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1999年第19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冠军、“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冠军赛冠军。2002年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象棋个人赛亚军。集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于一身,堪称冠中王。
·许银川(广东):1993、1996、1998、2001年四次夺得冠军。1975年出生,象棋特级大师,广东惠来人。五岁学棋,12岁调如广东棋队。88年会全国少年冠军,1989、1993、1999、2000、2001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1997年第五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亚军,1999年再次参加世界象棋锦标赛,获得男子个人冠军,3次获五羊杯冠军,2002第十三届五羊杯冠军,2001年BGN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他在象棋上表现出的超人的悟性,和取得的惊人成绩,使之成为中国象坛少壮派棋手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佼佼者,由少年姜太公之称。5岁开始学棋,13进入省象棋队。1990年被定为中国象棋大师。1993年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2001年3月,翔龙杯象棋电视快棋赛冠军;2001年4月第12届银荔杯男子组冠军;2001年7月,首届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
·徐天红(江苏):1989年夺得冠军。1960年出生,江苏泰州人。象棋特级大师,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6年、1992年两次获得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亚军,1989年荣登全国男子个人赛冠军宝座,1993年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冠军。他是中国象坛勤奋型棋手的代表,他熟读棋谱,对一些已成定式的布局有独到的见解。1996年5月他在江苏省仪征市创下了1对100人车轮大战的最高纪录。现任江苏棋院副院长,兼象棋教练。
·陶汉明(吉林):1994年夺得冠军。1966年出生,象棋特级大师,1994年荣登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冠军宝座,1999年获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赛第3名。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获得男子个人第3名、2001年第十二届银荔杯赛亚军、2001年BGN世界象棋锦标赛亚军。他是当今中国象坛中唯一的从业余棋手里涌现出来的顶尖人物,他的棋路以奇异见长。他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业余棋手从事象棋运动的热情。现任吉林棋院象棋部主任。1966年生於辽宁省大连市, 1988年以来,作为大连市象棋队主力,为该队名列全国象棋团体赛前十名立下战功. 1989全国象棋年获第五名, 1994年获全国象棋冠军。陶汉明棋风凶悍,擅长运子取势,敢於搏杀,显示北派棋手风格,现任吉林省棋院象棋部教练
·于幼华(浙江):2002年夺得冠军。浙江省定海县人,1961年12月出生。象棋特级大师。1986年获第二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4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5年第7届亚洲城市名手赛亚军。1997年第8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1998年“迈特兴华杯”象棋大师新名人赛亚军。2002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棋风彪悍,人称“拼命三郎”。
·洪智(湖北):2005年夺得冠军。湖北省武汉市人,1980年7月16日出生。象棋特级大师,1991年获湖北省少年冠军,1995年、1996年两次获全国少年赛亚军,199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第15名,获象棋大师称号。1998年参加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获少年组亚军。1991年获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1995年、1996年两获全国象棋少年赛亚军,1998年全国象棋少年赛冠军,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少年组亚军,第十届亚洲象棋名手赛亚军。1996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15名,晋升象棋大师称号,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9名,2002年全国象棋十六强精英赛亚军。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