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阳过的保定现在怎样了(阳过的保定现在怎样了CK23CC)

七月网1870

一、在保定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保定是个土味儿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20年。她离北京、天津很近,历史上曾经长期担任河北(直隶)省会。似乎在史海沉浮之中,这里的生活的人都习惯于面带微笑,自行其是。

阳过的保定现在怎样了(阳过的保定现在怎样了CK23CC)

2、保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所以有着大量的文物遗存,仅仅是一条裕华路上,就布满了各种文物古迹。在这个城市里,不仅仅儒释道三教和谐相处,穆斯林、基督教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3、保定是一个遍地美食的城市。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味蕾积淀。

4、并非只有耳熟能详的驴肉火烧,西餐、日料、中餐在这里都有着很完美的本土化体现。

5、保定是一个工业城市。中国第1个5年计划,中央直属的项目就有8个落户保定,故称西郊八大厂。而这些厂子新开拓出来的城区便叫做新市区,建议和老城区相区别,前几年又改名为竞秀。

6、随着历史这8个项目所建的厂子也历经了浮浮沉沉。风帆电池、乐凯胶片、天威变压器……都曾经熠熠生辉。

7、而现在最具知名度的就是长城汽车了。

8、保定还是一座大学城,一座文化城,一座创新城。

9、体验一:驴肉火烧真的很香。好多店驴火收钱,其余全免费如粥,小菜等。很亲民兜里钱少买个驴火,便可汤菜皆有吃个整餐,胃暖嘴香,不错!

10、体验三:保定的柿子很甜。柿子真甜啊!还有千年柿王树坐镇满城柿子沟,晒软的小柿子咬一口,甜到心里啦!挂霜后的磨盘大柿子甜倒牙。美食!

11、在保定生活近三十年啦!我很喜欢这个城市。

12、首先,历史文化悠久。明清事情很繁华,今天地西大街,府河市场就是一个力证。

13、第二,名人辈出!到植物园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古英雄出保定,上古时期尧帝故里,燕赵义士荆轲,大将军廉颇,不畏强权的卢植,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数学家祖冲之,戏曲家关汉卿,中医名家大家扁鹊,刘守真,张元素等,可以说是群星璀璨!

14、第三,保定文化丰富多彩。到公园就可以看到,内家拳,外家拳,太极拳,拳拳相报。餐饮文化,更是火爆至极。京剧文化,中医文化进校园,彰显传承不遗余力。

15、第四,保定还是体育冠军之城。史冬鹏、郭晶晶、付佳纯、庞伟、范晔、钱红、牛剑峰、杜鹏宇、陈荣、王克楠、芦璐、阎玉锁、张呈栋、哈斯楠等等!这是古城保定绝对的骄傲与自豪!

16、我是湖北人,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呆在保定,生活了17年了。现在已经在保定娶妻生子,并落户到保定,现在俨然就是一个保定人。

17、这17年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保定生活工作,但我对保定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18、保定人作为北方的代表性城市,这里的人们很热情朴实,也很善良,打比方我在上学的时候回武汉坐公交车的时候,一车的的大学生没有一个给老人让座,而在那个时候在保定但凡公交车遇上老弱病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让座,就这一点让我感觉这座城市充满温暖。之前有一个学者告诉我,保定在战国时期是燕赵的边境,这个地方就是自古以来就是交战的主战场,久而久之这个地区的人的自古就养成了刚烈性格,遇上不对路的人保定人也毫无忌惮地直接开怼。

19、刚来保定的时候,父母一起送我过来读书,那时候的保定还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大部分地方都十分老旧,和我想象的大学环境完全不一样,要不是不愿意复读一年和不愿父母再多承担一年学费,我转脸就走,这几年保定变化很大,街道和建筑都日新月异,现在的保定也整得像一个繁华的都市了,像市政,虽然每年都在修同一条路,但是市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中央设定雄安新区的政策,也着实让保定的未来充满希望,让保定人更有信心。毕竟河北的几次迁省府其中就有一次设在河北保定,后迁至石家庄,这是保定人心里最大的痛,现在好了,随着雄安规划和建设,保定市也会迎来历史以来第三次改变。

20、虽然保定被认定为二线城市,但作为一个新保定人,我认为这个有点名不副实,保定的人口近1000万,GDP在整个省排名在第4位,人均GDP更是靠后。人均收入更是低得可怜,所以这个城市排位是怎么产生的?建国后保定的工业的确很繁荣,像保定人之前津津乐道的八大厂全国都很知名,随着市场变化,现在这个工厂全部衰败,已经不复当年风采。这些年也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招商引资的政策,相反,房地产是蒸蒸日上,房价万元起步,对于工薪阶层,就那点微薄的收入,实在没勇气去妄想。希望雄安地区的落地后能辐射保定地域的发展,让保定人收入有大幅的提升,让保定人在保定生活更加幸福。

21、保定对我的亲戚朋友来说,这是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的城市,而我可以在他们面前毫无顾忌地谈论,但是作为一个出生远在湖北的人来说,没有儿时的记忆,没有乡土气息,没有亲人在身旁,没有侬侬乡语,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自己是漂浮在外的游子,感到寂寞孤独,尤其站在窗边向外,看远处的高楼大厦,陌生之感油然而升。

22、在保定生活的感受,就是这里跟自己的家一样。

23、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就是在保定郊县的农村出生、长大的,后来进城——我们这里习惯把进入市区说成“进城”,以前,经人介绍的一对青年男女,如果一起进城买衣服了,那就是订婚了。不过我进城是先上学,毕业后又留在了市里,一直到现在,在保定市里生活了三十年了。

24、为什么说它像自己的家呢?因为保定城不大不小、不土不洋,既简约,又轻奢,让人能像在家里一样,可以舒服、懒散的随处一躺,也能稍微收拾一下,干净利索的对亲朋好友开放。

25、保定一直在跟着社会潮流在走,该有的基本设施基本上都有,所以它比县城要先进得多;但是城市规模又不大,号称古城、大保定,却只是个三线城市,当然也曾经跃居到二线,但保定人只是一笑:那不是真实的保定,我们知道自己什么样。

26、普通人可以平静地在这里生活,商场、超市、影院……但很难看到明星演唱会、大型体育比赛。不过如果你有钱,想过那样的生活,完全可以坐车南下、北上,去大城市消遣几天。

27、我去的大城市比较少,北京、西安、杭州,石家庄也算一个吧,我不喜欢那么多人、那么多车,看着心烦、压抑。说实话,保定市中心,商业街区,在节假日是也是这样人头攒动。所以我觉得,大城市不过是放大了几倍、十几倍的保定市中心而已。想要热闹,你就去逛逛,看看盛世繁华。

28、中国的城市,大同小异,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我常开玩笑说中国的城市,都被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给毁了,他们设计的建筑,永远是方方正正的,能看到一条弧线都感觉很了不起。听说,大学里土建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像《建筑艺术》《艺术欣赏》这样的课程。

29、在保定生活时间长了,还有一个感受:安全,天灾少。我能知道的,就是从上辈人口中听说过的“六三年发大水”。那是我难以想象的!因为保定的水系太少,我们村周围连水沟都没有。后来见到了,都变成是污水沟了。不过经过近几年的环境治理,总算能见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了。所以,我见到河中嬉戏的野鸭,会像看到奇迹一样惊喜。保定的天灾少,除了没有以保定为震中的地震,更没有台风、暴雨、暴雪,有一点儿的话也是在西部的山区发生。就像有段子写的那样:要你们山区有什么用啊?不就是为了给市区挡灾吗?

30、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虽然落后些,但是外人都不争抢着来的地方,病毒也不会被轻易带进来。

31、 1,没有夜生活,一到晚上都关门没交通的乡村式体验。

32、 2,办点事都要找关系的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小城市体验。

33、 3,是人就感觉很屌的极度自我感觉良好的排外的狭隘意识体验。

34、在保定待了16年了,在保定上大学,在保定找工作,在保定安家,也算半个保定人了吧。

35、对保定人的印象实在豁达,从小方面讲,关于买菜,在我们老家到在菜市场买菜很多人都要亲自挑挑捡捡问价格再还价,在保定通过观察只要看到菜的品质不错问价钱后直接大把大把的抓。尤其保定卖大白萝卜,在老家那即使是产收季也是按斤称,在保定直接按个卖[呲牙]

36、老城区的保定土著,最开始我住双胜街离东风公园挺近,好家伙早上那甩鞭的,打陀螺的,倒挂金钩,练气功的武术不得了,保定尚武的风气展现淋漓尽致,英雄豪杰辈出。荆轲、刘备、张飞,赵匡胤,狼牙山五壮士等等都是威武霸气之人。

37、文化底蕴确实深厚,我高中母校创始人与古莲花池具有紧密联系,创始人在清朝时曾任莲池书院院长14年之久,历史书上李鸿章直隶总督,金缕玉衣等等,所以中学时代的我就知道保定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神向往之,但来了后觉得除了总督署和莲花池保护的还凑合,其他的历史遗迹保护与发扬真是一塌糊涂,希望未来几年真能建规划好,保护好,发扬好。

38、城建方面,说句不好听的,妥妥的乡村级别,以阳光北大街为例多年前就在缝缝补补,现在依然在缝缝补补,一直在修一直觉得没修好,就纳闷你现在还修什么,沈庄拆迁的话,你得考虑阳光大街复兴路以北段开始拓宽啊这么多年修路一直在持续,总之缝缝补补就那几条路,新建设的道路屈指可数。

39、城市框架问题,近十年没怎么做大,北二环也就从乐凯大街到恒祥大街附近目前还有点规模,北三环估计当时就是为了壮大声势而取了名,骑个自行车从北二环到北三环两分钟有点搞笑。老城区内太拥挤,建筑太密集,越密集越不好整改,在目前发展较好的城市中,老城区基本都是历史底蕴区没办法大修大改,扩大框架建设新城区才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关键。不要说人少,保定弹丸之地的主城区住着125万人可不少,拥挤绝对是在所难免。

40、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从去年开始保定的开拓进取精神,从去年开始不断的有大量真金白银在保定投入让我觉得他逐渐醒了跟过去十多年前一直喊口号不投入有了本质区别,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41、在保定生活挺好的。喝着刘伶醉,吃着驴肉火烧,没有压力的,在这种三四线城市生活挺逍遥的。

42、而且保定交通便利。挨着北京,天津都很近的。想去大城市发展也很方便。许多人都做这种候鸟,在大城市打拼,回保定生活。

43、还有保定的旅游胜地也很多。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既有红色圣地狼牙山,还有华北明珠白洋淀。皇家陵寝清西陵,风景秀丽白石山……

4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保定生活了这么多年,觉的挺好的。

45、生活在保定,是一种慢节奏的享受。

46、在保定市区的三年,晚上的军校广场是去的最多的地方,跳广场舞的、轮滑的、放风筝的……看看音乐喷泉,丝丝凉意,广场边上说不清的麻辣烫车,十几块钱就能吃饱,地下超市物品品种齐全。附近多个学校,河北大学外面的小吃,真的数不胜数。

47、生活在保定,可能环境没有那么优美,设施没有那么完善,但也有独特的地方,美丽的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生态园,植物园等,东西物美价廉,小商品城物品齐全,鸡蛋灌饼,驴肉火烧也是美味的存在。

48、可能对于保定市区的印象,吃会占去更多,留连的可能就是那个鸡蛋灌饼和麻辣烫,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次去不吃饭也要把这个吃饭,可能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回忆。

49、生活在保定,会是一种惬意,没有那么快的节奏,没有那么多喧哗。

50、很不幸,尽管好人是大多数,但是因为个别人的原因,让我不喜欢保定。究其原因,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大街上走,被一位保定的市民碰到了,本来他该对我道歉,但是他狠狠的骂了我一句,让我感觉整个保定都是黑暗,从此与保定绝交。

二、阳过的保定怎样了

1、保定作为全国第一批疫情放开的城市,经过两周左右的疫情洗礼,已经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阳过的保定,人们已经开始走上街头,马路上开始开始堵车,商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虽然大多都是年轻人,但人们已经对新冠认识从谈冠色变到正常对待了,目前保定的烟火气回来了,一切都将恢复正常。

3、阳过的保定,商场出入自由,酒店营业正常,各行各业秩序正常,一切恢复如初,保定已然成为全国第一座恢复正常的城市。一座城,一条心,闯出了一片天地,创造了一个奇迹。保定已经开始邀请大企业,谋划大项目,共振城市经济、文化的复苏与繁荣发展。

4、以上就是关于阳过的保定这座城市的情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保定是几线城市发展潜力怎么样

保定市去年公布的是三线城市,排名还比较靠前,甚至都超过了唐山。这一点对于我一个老保定来说,也没有想明白究竟为什么能排在唐山之前,可能就是沾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光,而保定市优越地理位置,也的确该腾飞了。

保定市一直受省会石家庄的压制,发展的一直不好,城市建设也是艰难前行。好在现在有了雄安新区,离保定市非常近,中心城区只有30公里,石家庄再想压制就有点难了。虽然雄安新区是副省级城市,一旦建起来保定还是一个小城,还是夹在中间,到怎样也比过去的几十年要好。保定的工资平均收入低,跟不停外迁石家庄的省级单位越来越多也有很大关系。一个城市得不到发展,工资能高了才怪。作为保定市人,我从来不掩饰我对石家庄的厌恶,但是请你们知道,我厌恶石家庄的原因不是省会在你们那,是你们对古城无底线的打压。

房价高还是地理位置造成的,也有当初14年的副中心初闻闹的,致使保定房价短短时间翻了一番,涨容易,下来就难了,只能慢慢的来了。目前保定市实行双限政策,希望能够抑制价格回归理性吧!

保定算是一个三线城市,16年某媒体发布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保定被列入了三线城市的行列。

关于保定的发展潜力,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下,保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三个县城。

1,地理位置上看,保定位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中心位置,近年也一直有京津保的说法,今年四月份国家设立的雄安新区也和保定脱不开关系,雄安新区的三个县以前都归属于保定,所以从地理位置上看对保定的发展有很大优势。保定随着津保铁路的建设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半小时交通核心区内,更有立于接收北京的产业转移,整个都市圈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保定距离港口更近,有天津和沧州两大出海口可以利用,发展出口产业更有利。

2,从政策优势来看,保定有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2003年4月,科技部批准保定为“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化基地”;2007年11月,科技部批准保定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2007年11月,科技部批准保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首选保定试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2008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保定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

3,从人才储备上看,保定有十几所高校,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名校都在保定,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所以从这方面看,保定的潜力也很大。

4,保定产业结构也非常合理保定三大产业定位为“一中心二基地三平台”,即:将第一产业初期定位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农副产品初级及深加工集生产、批发的供应基地,之后依托京津保的农业高校智力资源,逐步将保定打造成北方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疏散中心、都市农业中心;将第二产业定位为科技成果中试及转化基地,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现代工业;将第三产业定位为生产与生活服务高端引领示范平台,重点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现代物流产业。

目前制约保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价和环境问题,这对保定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相信保定的明天会更好!

呵呵,关于这个话题保定人没少说。

首先回答提问者,保定如今是二线城市。

保定人知道了自己的城市跃居到了二线,既惊喜又纳闷。惊喜的是,自己的城市升格了,那是好事,纳闷的是,保定在河北省的经济都不是很发达,怎么会成了二线了呢?这一定和政治因素有关,因为雄安新区下属的三个县如安新,容城,雄县都是保定市版图里的,如今定了特区,那保定也就升格了呗。问题是,如今的保定,无论是人们的工资收入还是建筑特色,连个高架桥都没有,怎么和二线城市看齐?或许,先让保定当上二线城市,以后国家再投入?那敢情是好事。

保定人期待的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让名不经传的保定升入二线,那就得像个二线城市的样子。

保定是典型的三线城市,而且怎么排都是3线,有的保定人说保定是二三之间,这就叫没有逼数。

看一下什么叫二线,南京,武汉,重庆这种叫二线,保定配和人家比一下吗?

再看看啥叫三线,石家庄,唐山,邯郸这种叫三线,发现没,人口都倍于保定,我说的是市区人口,而且别把清苑和满城种地的也算成市区人口。保定明显在3线里勉强算个中游。所以就别再说自己二三之间了。

有人说保定挨着北京,天津,肯定有潜力。我真的看不下去这个逻辑。

保定是这两年才挨着北京的吗?有地球那一天就挨着了,新中国都几十年了,改革开放也30多年了,越混越惨,以后就有潜力了?有逻辑的人但凡想一下也知道保定怎么可能有潜力。

另外保定12年左右房价猛涨,但是有一个外地人不知道的数据,保定的房租一直在降。是真的在降,普通的2居,简单装修,在保定的12年左右价格在1300以上起码,如果是老小区起码也在1100左右。

现在各个价位普遍都下降了300左右。

保定的人口,保定的外来人口在减少,因为就业环境很差,以前是保定环境不好,周边县还不错,去年开始制造业可以叫转型,企业啥情况自己想也知道。

保定还是一个很保守,很不包容,死气沉沉的城市。

事实上整个北方未来的形式都不容乐观。

保定市名义上的二线城市,亚洲标准的三线城市,实际上被外界赐名为“大县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没有保护好,文化也不够繁荣,城市建设更是跟不上,规划叫没有规划,尤其是原南市区,真难,公共资源提供不均衡,城市发现不协调,雨污分流建设多年依然是城市内涝,出门看海,然而一切要从雄安横空出世带来了积极变化,不想变也得牵着变,党晓龙书记主导的十四五规划以及调到保定一系列的动作,又让这座沉闷的城市有了生机,相信十四五完毕保定将会有较大变化,十五五将自信的展示:“我叫保定,国家二线城市,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

这个问题让保定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因为无论几线,都不是保定说了算。

作为昔日的直隶首府兼首都南大门,保定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有过令人望尘莫及的辉煌。时至今日,“直隶”依然是这个城市随处可见的重要标签。

然而,保定的今天却充满着难以名状的苦痛和酸涩。尤其是1968年河北省省会从保定市迁往石家庄之后,保定就彻底地泯然众人矣了。

很多人说,保定今日的尴尬,根本原因在于河北省省会的“见异思迁”,看看连文化底蕴的石家庄都能发展到今天的模样,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保定市有什么理由不更上一层楼?

所以,“省会”就是生产力,保定市发展得不温不火,根源就在省会光环的得而复失。

应该说,这样的观点很有道理,毕竟在北方经济发展整体不突出的大环境下,城市发展本就是政治先行的,尤其是北京。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各城市群分工协作最终形成大型城市群的情况下,北京周边却出现了令人震惊的“环京贫困带”,而这些贫困带,几乎都位于河北省。

而在河北省内部,省会的虹吸效应同样是显著的。石家庄经济之所以突飞猛进,除了自身产业优势,还和省会这一政治因素带来的虹吸作用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全省在供养石家庄这个省会。而如果保定拥有这一因素,那么经济的一飞冲天当然也指日可待。

但问题是,河北省,是一个环抱京津的省份,这个紧挨两个直辖市的北方省份,在发展过程中从来就有着不可名状的隐痛和苦衷。

简单来说,河北省和其他任何力主发展经济的省份都不一样,“首都护城河”的定位注定了河北省的影响力,必将湮没在京津,尤其是北京的光环之下。这也是很多其他省份的人对河北省会石家庄如此陌生的重要原因。

而如果保定是省会,最多也不过是有着更高的知名度而已。

但现在的问题是,保定似乎永远地失去了省会的标签,所以尽管它依然非常努力,但却始终难逃三线城市甚至更低的尴尬结局。

不过,2018年的保定似乎迎来了转机,但却连保定自己人都嗤之以鼻,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人相信,这个几乎看不到变化的保定市,会在一夜之间成为比肩石家庄的二线城市。

而很多人的疑惑也是很有道理的那就是雄安新区的成立。

但问题是,这个副省级单位不是保定的下属,更不是保定的平级,而是保定的上级。这意味着从此保定市地图上,不仅“失去”了定州,更“失去”了雄安三县。

在“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保定的位置也更加尴尬。因为根据城市地理学观点,城市的发展规模,取决于其经济腹地的大小,保定市的发展高度理论上取决于保定地区的规模,但当前问题是保定市不仅腹地大大缩水,周边还多了一个虹吸源。

要知道无论北京、石家庄还是雄安地位都高于保定,所以保定注定难以扭转被虹吸的尴尬局面。

而夹在北京、石家庄和雄安之间,保定作为共同的经济腹地注定也要被拉扯到“四分五裂”。

所以,北京、石家庄和雄安的未来注定会越来越好,保定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优势,但是在完全崛起之前,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保定的未来并不那么光明,所以潜力也相对尴尬。

也许年年修路不是保定的本意,但却反映了保定的很多问题。

保定应该属于三线城市,看过好多城市划分都是划到了三线,保定市包含下面所属县区,人口千万,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有很多大学,但是说实在城市建设相对比较落后省内的石家庄、唐山,经济水平正在逐步发展

二线城市等级能挣多少钱。一人平均要8000多元以上才可以。而实际3000多就了不抵勒。城市在升级。百姓的生活质量在下降。泪水胡住了双眼。看不清咋回事。

先来个最火的,按房价,这是要紧追一线城市的涨幅了。

要是按照工资水平嘛,看起来是把自己当17、8线小县城了。

按交通......那更得了,狭窄的路好多啊,会车我都怕刮了旁边骑电动车的阿姨!

综上所述,我不知道保定算几线城市,更不知道保定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河北保定市高开区云杉路容大公司(现芳邻房地产公司)梦立方楼盘(现为智慧城)项目自2016年开盘至今一期不交房,二期一个证件也没有,业主们多次维权,容大公司至今是要房不建,要钱不退,把老百姓都坑惨了!让许多业主在外租房无家可归!

关于阳过的保定现在怎样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