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的是谁)

七月网1360

一、余华《兄弟》获俄罗斯文学大奖,他的作品有哪些现实意义

1、想必中国的网友们都知道余华这位文学大作家。就在前段时间余华还参加了《向往的生活》录制,在余华的那一期节目里,很多网友都能看到余华老师的文采。余华也是我们中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家之一,他写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很深的含义。

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的是谁)

2、近日,余华的另一部文学作品《兄弟》成功的获得了俄罗斯的文学大奖,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一枚属于自己的小雕像。对于一名作家来说,这个奖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获得这一奖项,它代表着在文学界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余华能获得这个奖项,也是给中国带来了荣誉。

3、余华是在1960年出生,他是一名浙江人,在早年的时期,余华并没有从事作家这一职业,他而是一名牙科医生。在当时那个时代,牙科医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在每个人眼里都非常的看好。而他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到,当时他作为一名牙科医生也需要向很多修鞋、补鞋的人一样在路边这个摊子将牙科医生所要具备的工具摆在一旁,然后吆喝的让别人来看牙。他也在后来的记者采访当中表示他并不喜欢这个牙科医生职业,因为他觉得非常的枯燥。从中也能看到余华的性格非常率真,因为现如今有很多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喜欢自己所做的职业。

4、余华的这部作品《兄弟》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兄弟》这部作品能看到余华非常犀利的文笔,并且全篇都透露着一种肆意且极端的气息,他生动的描绘了生与死。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文革时期的市场经济以及整体大环境,也让观众们从这部作品当中感受了处于当时环境下的人民苦难。余华的小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华丽词藻,他都是用最真实的词语将一件件人们不愿直视的故事,血淋淋的摊在读者面前。

二、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你对该作品有哪些评价

1、余华的作品我只看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我个人认为其他两部加起来勉强能和《兄弟》比。就不要说单独比了,完全是碾压的存在。

2、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写的是在大时代下小人物的人生和悲凉。这点兄弟都有。兄弟真正强于其他两部的,在于对人性的揭露,人性的改变和人性的不变。这在其他两部,并没有这么露骨,这么直接。

3、我在这只提一点。就是兄弟结局林红的归宿,变成了一个老鸨。当初看时不太懂。网上查阅基本两种观点:一个说这是被长时间性压抑后的性解放;另一个是说林红本人拜金,所以需要比较来钱的生计来维持生活。这两个我都不太信服。第一个性压抑。林红在丈夫死后整整一年深居简出,如果是性解放为什么还要继续压抑一年。另一个是拜金,宋刚死后林红收到了一百多万的礼金,这完全足够维持那个时代富足的生活。显然也不完全是。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两个。

4、我想了几天以后,想出了我自己的理解:

5、一个是时代对人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之前,大家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大。所以当初人们并没有书后面所描写的那么大的贫富差距,那么大的阶级区别。在改革开放以后,书中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笑贫不笑娼”的描写。林红做老鸨,契合了兄弟整个下部的主题,是点睛之笔。

6、一个是人性对人的改变,在大家都不算富裕的时候。人们之间的相处并没有那么市侩,这在李光头之前跑业务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人们还有着对残疾人的同情。而在几年以后,没有回扣就办不成事了。李光头也因为没有带够给回扣的钱而经历初次创业失败。在大家都变得市侩的情况下,林红做老鸨显得并不意外,周围人也没有因此对其冷眼旁观,冷嘲热讽。反倒是其闭门不出的那一年,人们见她都躲着走(这一段绝了)。再结合之前李光头的母亲被宋刚的父亲抱起来那段的描写(当时人们把这当成刘镇的三级片)。这两者的反差无比巨大,一方面是说时代对人的巨大改变,另外一方面,也是人性对人的改变。关于人性这一点我有必要进行一段说明。我个人认为人性本恶。只是囿于社会规则和人情礼节才让人看起来温良恭俭让。在兄弟上部中的人性其实也并不善良,可以参考宋刚遇难的描写。所以我认为,不论上部还是下部,人们的人性并未发生改变,都是自私利己的。只是由于大环境的改变以及社会规则的改变让人们对于人和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7、还有一个就是善恶观念和欲望对人的影响。书中很多“成功人士”的品性并不好。李光头,铜铁匠,林红等等。有很多很少儿不宜的描写,主角都是这些“成功人士”,普通人就没有他们那么强的肾。铜铁匠是林红店里的常客,在他去林红店里的时候,他的精力旺盛,公司打理的非常好。铜铁匠的老婆管着他不让去的时候,他就萎靡不振了。与此类相同的还有刘作家,林红,李光头。他们都有这个特点。李光头欲望非常强,从几岁的时候就练出了手艺活,所以混的最好。刘作家之前没有这方面描写,混的也不咋地。后来李光头阳痿了,没有管理公司的能力了。刘作家接手以后他也开始去林红那花天酒地了。林红也是,性压抑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工人。之后解放了反而做成了刘镇最大的老鸨子。这里面主要说的其实是欲望。这些人物欲望强的时候混的都很好,没欲望的时候混的都不行。另一个就是伦理道德,在意伦理道德的混的都不行,不在意这些的时候混的都很好。可以参考书中的选美大赛。有句俗语叫“穷生奸计,富涨良心”。可是书里面确实越没有公众良俗的人越富,参考书中一众富人,甚至包括丰胸的宋刚。越有普通风气风俗的人越穷,参考卖剪子的。这里面细究下去就有很大文章了,书中点到为止,也是真绝。

8、我认为以上三点是兄弟这本书的主旨。余华用林红的结局这一点就给点明了。真的牛逼,五体投地。

9、我个人认为仅凭林红结局的构思。就是大多数写手努力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三、余华凭借《兄弟》获俄文学奖,怎样评价他的这部作品

1、这个作品很优秀,揭露了人性的真实,反映了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一层不变的友情、爱情等,可以说这部作品很有写实的风格,让人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启发了读者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2、这部作品中描述的两兄弟是异性兄弟两人确实没有血缘关系,但刚开始两个人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但最后却还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反目,一方间接地害死了一方后又陷入到终身后悔的境况,整个故事读起来很有解释主义风采贴近社会现实,揭露了人性中的复杂,所以这样的作品才能够获奖,因为他那所包含的情感是非常复杂多面性的,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好与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剖析各种情感产生的原因,和情感的走向,这样写实风格的作品很受读者的喜欢。

3、这部作品中两个兄弟感情因为一个女人产生质变,其实横隔在他们中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女人,而是社会阶层的不同,各自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人和事有不同的态度,从而也导致了最终命运的不同,这一切其实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会因为一些人或事发生质的改变,但感情发生改变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件事,而是整个人性的复杂多变。

4、这部作品能够获得大奖,也是证明了余华作品的吸引力,以及他的笔力深厚,能够把普通的人物命运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既表现了时代发展进程的不可阻挡,以及普通人在面对人性,面对现实的无奈,该作品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事件的叙述都是能够深入人心,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