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七月网3600

一、荆介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荆芥穗在临床上主要有发汗、解表的作用,所以具有祛风功效,主要适用于治疗感冒、风寒还有发热、恶寒,没有汗、头痛、身痛等症状。长于防风,也可以搭配一些辛凉、解表的药,或者清热、解毒的药治疗感冒、风热。在这一类药物当中,感冒药可能会比较常见。

取5-10克荆芥穗,放入杯中,冲入开水,代茶饮即可。

二、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与荆芥的区别

1、1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一般在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后入药,其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之功效,在临床一般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

2、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一般在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后入药,其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之功效,在临床一般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

3、需注意的是,由于其主要通过发汗来解表,所以表虚自汗、阴虚面赤的患者禁用荆芥穗,以免病情更为严重。

4、荆芥穗是荆芥的花穗部分,只是植物的一部分,整体呈圆柱形,长度大约有3-15厘米左右,而荆芥指的是全株植物,地上部分晒干都可入药,所以荆芥穗与荆芥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在药理成分和功效作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5、荆芥穗中的有效成可以通过泡水的方式析出,所以荆芥穗也可以用来泡水喝,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与水温有关,所以荆芥穗泡水时最好使用刚煮沸的水浸泡,所能达到效果会更好一些。

6、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荆芥穗虽然可以泡水喝,但毕竟是一种药材,要是服用不当的话,是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因此荆芥穗在泡水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

7、虽然说荆芥穗的味辛,和很多香料的味道都非常相似,但由于是荆芥的花絮部分,上面会有很多细小的纤维及草籽,要是用来做香料的话,都脱落到食物中,反而会影响食物的食用口感,因此荆芥穗并不建议用来做香料。

8、但荆芥穗味辛,且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作用,虽然不能用来做食物的香料,但是可以用来做香囊的,佩戴在身上能够起到一定防治疾病,驱蚊虫的功效。

三、荆芥与荆穗药用区别是什么

荆芥与荆穗药用区别是什么

荆芥、芥穗功能相似,常相互代用。

荆芥、芥穗功能相似,常相互代用。

1)荆芥是全草,它味辛、微温,药性比较平和,归属肺和肝经。善治风邪症,是发表散风之常用药。它具有发表散风,透疹疗疮又有止痛解痛之功效,适用风寒症或风热表证、麻疹不透、头风头痛、风疹瘙痒以及疮疡初起又挟有表证的人。

2)荆芥穗的药效与荆芥基本相同,只是它的发汗力比荆芥大,药力也较强,也适用于荆芥所治的病症,但如果根据病情需要加强药力的话就用它代替荆芥。

有区别!荆芥:本药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荆芥穗: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sfolia Briq.的干燥花穗。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总结如下:1,、药物名称不一样。2、药物的入药部位不一样。3、功效略有不用

与荆芥的功效相同,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碳可以止血,荆芥穗的发散之力较强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溼,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面板溼疹,瘙痒,并杀蛆虫。

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性状鉴别: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药性说明】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

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发汗解表(苏叶较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风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

行气宽中(苏梗、苏兜较佳):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解鱼蟹毒(苏兜较佳):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

【临床报道】1.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6次可愈。(《中华面板科杂志》1965;(6):391)

2.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性状鉴别: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药性说明】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

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发汗解表(苏叶较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风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

行气宽中(苏梗、苏兜较佳):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解鱼蟹毒(苏兜较佳):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

【临床报道】1.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6次可愈。(《中华面板科杂志》1965;(6):391)

2.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2、《医学启源》:气温,味辛苦。

1、《纲目》:入足厥阴经气分。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3、《本草汇言》:足厥阴、少阳、阳明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能让猫疯狂的植物是假荆芥。家猫吃了这种植物会像山猫甚至狮子一样凶猛,它们会摇头晃脑,四处乱跑,大吼大叫,一般会发疯15分钟,然后会慢慢平静下来,但不出几个小时,它们会再次发作。

猫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假荆芥里含有一种化学物质。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化学物质是如何作用于猫的脑部,但这种物质有可能***猫的味觉器官。研究发现,有1/3的猫对假荆芥没有反应,那些吃了假荆芥就发疯的猫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基因。

奇怪的是,假荆芥对于人类却有镇定作用。因此这种植物也常被用来制作治疗偏头痛的药。

是可以代替的,但需要炒炭后使用

黑荆芥是用武火炒至焦黑色的荆芥,也叫荆芥炭,善入血分,有理血止血之功主治: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关于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