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美女之中,被誉为羞花的是哪一位
1、而貂蝉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是,据后来根据民间文人杜撰,说貂蝉的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由于木芝村原盛产木耳,于是被人称为木耳村,后来由于在村中的一槐树底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才改名叫木芝村,但奇怪的是在貂蝉出生之前三年,村里的桃杏知道貂蝉太过于貌美,就不再开花了,这就是貂蝉有“羞花”之貌的出处。
2、由此可见,一个虚构的人物,能够如此深入人心,可见众口皆碑的力量不可小觑。
3、进一步的说,古人之所以杜撰出这么一个人物,只能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人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美人的赞赏以及描述,向来都是不惜笔墨。
4、所以,将“美人”之美,形容到连“花朵”都自愧不如,也算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吧!
5、从另外方面讲,貂蝉之美,并不仅是长相,而是她具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据民间传说,貂蝉原本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她原本可以过上荣华富贵且安定的生活,但却为了拯救将汉朝挽救于危难之际,才接受王允的安排,潜伏在董卓的身边,并施以连环计,最终让董卓与吕布两人反目成仇,并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6、后来,由于吕布成功的杀了董卓,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吕布的妾,并上演了一幕幕凄美的爱情故事——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又后来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7、或许正是这些经历,才让貂蝉名流千古,尽管她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是她却比绝大多数的历史人物更加可歌可泣。
二、古代四大美女中,被称作“羞花”的是哪一个
1、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2、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4、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
5、王昭君,一个拥有美貌和才华的女子为了两国的和好,自愿报愿意嫁给匈奴的呼韩邪。王昭君到了匈奴领地后,她的行为举止让匈奴的百姓都喜欢她,尊敬她。王昭君极力维护两国的和平共处,使汉匈之间近六十年不再有战争。
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羞花"是指谁
1、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2、“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4、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5、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6、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7、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8、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9、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